APP下载

浅谈“站在课程的高度教语文”

2019-12-06李幸明

关键词:课程目标核心素养

李幸明

摘要:当下的语文课堂,“教课文”现象屡见不鲜。要真正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必须站在课程的高度,明确课程目标,辨清不同文体背后的课程内容,实体而教。在此基础上,努力挖掘、整合文本可能带给学生素养发展的价值,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努力把这种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策略,最终落实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上。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85-1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语文而非教课文”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课文”现象仍是屡见不鲜。我认为只有明确语文课程目标,把握语文课程内容,站在课程的高度来开展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将语文课上成“教语文”。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识体而教,体现文体的基本特征和阅读要求

不同文体的课文在语文课程中的目标定位是不一样的,因此,识体而教,辨清不同文体背后的课程内容,是站在课程高度教语文的前提。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的文章就应该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因此,阅读方法取决于文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能依文体来选择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适切的阅读方法。如四年级上册的《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文,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司马光、童第周学习勤奋,然后要求学生分组来演一演司马光怎样勤奋学习的,最后还让学生说一说从司马光、童第周身上学到了什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就是忽略了说理文文体的基本特征和阅读要求,完全是在“教课文”。而另外一位老师在教《说勤奋》这篇课文时,则是“识体而教”。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举了哪几个例子?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然后引导学生来探究作者是如何来说理的。通过文中所举的例子来弄清事与理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举例子要做到“事与理的一致性”。然后进一步探讨事例与事例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说理文举例子要注意不重复,有代表性。通过讨论、比较,学生逐步发现说理文对于如何选择事例,如何说明道理等写作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而这,才是说理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二、依文而教,善于发现潜藏的语文核心知识

王荣生教授认为,面对一个文本,仅仅发现学生阅读中的疑难之处还不够,还要善于发现关键点背后潜藏的语文核心知识,特别是阅读方法等程序性知识。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语文核心知识”正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应当敏锐发现,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细读文本后发现,课文用了大量的关联词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如课文在介绍樟树的可贵之处时就用上了“而、而且、即使……仍然……、只要……就……”等关联词。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体会了樟树香气可贵的特点后,然后去掉关联词引导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体会关联词的表达效果,最后还让学生选用关联词来介绍宋庆龄。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关联词表情达意的作用,还进行了关联词的语用训练。

三、主线贯穿,围绕语文核心能力整合教学内容

一篇教材中的诸多教学点(教学内容)往往散落在文本的各个地方,好多老师教学中常用的策略是“随文教点”,频繁地转换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由于没有深入研读教材,就犯了这样的毛病,引导学生一会儿学修辞(文中多处出现排比、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一会儿学习写法(群体场面描写及对黄晓文的个体描写),一堂课看似热闹非凡,实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效果很差。如果能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考虑这堂课的课程目标,然后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增强。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就是以体会“战士们的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体现在哪里”为主线来贯穿教学,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更好地写出了战士们的舍生忘死的英雄行为。这样教学,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关注了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四、顺应学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实践形态

虽然不少教师关注了本体性知识的教学,但实际的教学往往还是停留在了解、理解的层面。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延展实践的环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设计一条符合言语習得规律的最佳路径。如我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找出介绍“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体会三棵松树的“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些句子并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将松树的“奇”写出来的。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归出了“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运用修辞”的方法。然后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在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松树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并选择其中一种松树,运用“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运用修辞”的方法写出松树之奇。经过实践运用,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只有站在课程的高度教语文,才能实现从“教会知识”到“发展素养”的转换。因此,教师应努力挖掘、整合文本可能带给学生素养发展的价值,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努力把这种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策略,最终落实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上。

[参考文献]

[1]薛法根等.文本分类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0).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4).

[3]吴中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8).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浅议以能力为重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