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学家彭世芳

2019-12-03路仕忠

苏州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博物教科书

路仕忠

清代苏州城里有“彭宋潘韩”四大望族,居首的彭家素有世代科第和积善世家的美誉,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了。在清代后期,彭氏家道逐渐中落,但亦有不少才人涌现出来,彭世芳就是其中的一位。

出身望族 求学东瀛

彭世芳(1884-1940),字景贤,号型百。祖父彭森,府庠生,曾官任句容县教谕,为人乐善好施,他把资助彭氏亲族中无力婚丧嫁娶视为分内事,至于年底募捐米布分送贫户,更是习以为常,把“少收几粒,多收几年”的谚语挂在嘴边,希冀造福儿孙。咸丰元年(1851),彭森等人创设苏州儒寡会,“仅由私人捐款以恤已故庠生之妻室”,即专门救助儒生家庭的寡妇。不久后又兼办民寡会,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一般家庭的寡妇。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儒寡会与民寡会均停办。1860年,彭森在战乱中积忧病故。1864年,战事稍平后,福保康保兄弟二人运送父亲灵柩归葬祖坟。1867年,彭康保与哥嫂分家,另立炉灶,把家从草安衖迁到了濂溪坊。

受家族德善之风的影响,彭世芳的父亲彭康保(1840-1914,字颂阿,号寿斋)与伯父彭福保(1830-1876,字阳生,号复斋)也十分热心善举,并立志兴复其父彭森创设的儒寡会及民寡会,他们设法筹措款项,救助儒寡、儒孤六百余口,但因经费有限,复兴民寡会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光绪二十三年(1897),地方士绅周铁英集资常款,再加上彭康保劝募资金,终于使民寡会恢复运营。彭世芳称接办儒寡会和兴复民寡会分别是其父生平“最得意之事”和“第二得意之事”。彭康保妻子张氏“温恭淑慎、性情和平”,两人共育有五女二子。康保41岁时长子世煌出生,46岁时次子世芳出生,乡邻们都称赞这是他积善行德的结果。

等世煌、世芳到了读书的年纪,父亲便让他开蒙入学,读写识字,学习应试的八股文章,把科举作为进身的唯一阶梯。光绪三十年(1904),彭世芳考取了功名,成为一名秀才。此时的中国,正值救亡图存之际,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出国留学,学习他国的长处才能挽救国家危亡。时任江苏巡抚端方对留学活动极为重视,同年,他下令选拔苏、宁各属学生124人,由各地方资助经费前往日本学习速成师范,毕业后回各地充当教习,经过选拔,彭世芳入列。一个没离过家的孩子要出远门,母亲自然不放心,虽然想法劝阻,但深知读书有用,最终还是让儿子东行游学。等到出发的日子,雨雾纷飞,彭康保冒雨前去盘门送行,不料彭世芳等40余人去向巡抚辞行后,从胥门出发了,致使父子道路相左,无缘相别。

是年8月,彭世芳一行到达日本,他先进入日本京都蚕业讲习所研习蚕桑科技知识。京都蚕业讲习所是1899年6月日本农商务部创办的一所官立蚕业学校,该校于1902年增设了养蚕讲习科,修业年限为本科2年,1905年本科改为3年。在日本求学的第二年,母亲病重,硬撑着最后一口气等着彭世芳回国,待世芳从日本赶回的第二天就去世了。1907年,彭世芳从蚕业讲习所本科毕业。同年3月又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攻读博物学,当时的博物学主要包括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及生理学的内容。之所以选择博物学,是因为他们试图通过对博物学中生存竞争的进化论理念的研究,进而探寻强国强种的救国理念。通过四年的勤恳学习,彭世芳顺利毕业且对植物学颇有研究。宣统三年(1911)归国后,经学部对游学毕业生的考核,彭世芳列格致科最优等,获格致科进士衔。同届获得此衔的只有三人,其他两位是日后成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的丁文江和章鸿钊。至此,彭世芳的求学生涯算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订教材 执教北师

在得到进士功名后,彭世芳应中华书局邀请,参加新式教科书的编订工作。编印教科书虽能赚钱,但成本大,再加上晚清时期,教科书市场一直被商务印书馆垄断。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中华书局的编写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新制的教科书中删除了大量封建内容,增加了科学民主知识。中华书局编纂出版的这套“中华教科书”开始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前,出版却刚好在辛亥革命成功之际,内容又迎合了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其他出版机构由于缺乏预见性,书中还有大量的封建内容,所以中华教科书迅速占据了整个教科书市场,销量大涨,这也为日后中华书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中华民国成立后,格致科改称理科,但内容未变,仍旧包括动、植、矿物、理化、生物等项。彭世芳、顾树森编写的《中华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于1912年12月出版。此外,彭世芳还编著了《中华中学植物教科书》,1913年9月第1版发行,至1918年已出13版。1916年7月,他和吴家煦编著中学师范适用的《新制植物学教本》发行,至1919年共刊印11版,畅销程度可见一斑。除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在1923年还出版了由彭世芳编辑,龚礼贤、杜就田校订的《实用教科书植物学》,分为普通植物示教、植物通说、植物之利用三大部分,既介绍了常见的植物、植物的一般知识,还突出了植物应用的研究,影响也颇大。

民国成立后,新的教育制度还将心理学作为师范类学校的教学内容,此时由于国内缺乏相应的心理学教科书,新的教科书编订还是以翻译国外心理学教材为主。1912年11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彭世芳、戴克敦编写,姚汉章、陆费逵校阅的《中华心理学教科书》,书目顺序依据日本教育学家大濑甚太郎、高岛平三郎所著《心理学教科书》,内容采自日本心理学家元良勇次郎、高岛平三郎等人的著作,并参考作者在日本学习大濑甚太郎教授的讲义结合而成。教材出版发行后,大受欢迎,至1918年前后共印刷七版。

除了编订教科书,彭世芳在1912年还担任吴县县立第一中学的博物教员并当选为苏州教育会副会长,一起执教博物学科的教员有王朝阳(字旭轮)、陈纶(字榖丞)、吴传湘(字帙书)、王采南等人。

为了充实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设立高等师范学校,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从日本留学归国的教育学家陈宝泉出任校长。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后,聘请了很多留洋回国的人员担任教职,如王烈(字霖之)、王祖训(字仰先)、王桐龄(字峄山)、陶履恭(字孟和)、邓萃英(字芝园)、彭世芳(字型百)、陈英才(字子云)、陈映璜(字仲骧)、毛邦伟(字子龙)、钱玄同(名夏)、马裕藻(字幼渔)、朱希祖(字逖先)、马叙伦(字夷初)等人。彭世芳担任学校博物部教务主任。

起初,北京高师“校内青草满地,荒芜没人”,陈宝泉校长与彭世芳等人一起“辟草莱,斩荆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填聘教员、添招学生,改建房屋,把北京高师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学毕业生张作人在《回忆北京高师生活片断》中记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教他们遗传学的第一堂课:

我是学地质的,来教你们遗传学,不是来教你们知识。学知识容易,你们自己看书就可以;我是来教你们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知识,学到一就是一,学到二就是二,学到一百就是一百,在一百以外的问题怎么办?要有办法对付它。我就是要教你们,新的问题来了你怎么办?你又怎么不断去发现新问题?

北京高师这种重视预习,反对注入式教育教学方法给学子们很大的启发,彭世芳还与其他博物学教师一起带头考察、采集生物标本并进行开创性的生物学研究工作,为我国生物科学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些贡献,北京高师期间他获得了有功绩于学问、事业的五等嘉禾奖章。

视学教育 立身博物

1917年11月,彭世芳署理教育部视学,视察各地学务,一起共事的还有钱学森的父亲钱家治等人。1918年2月6日,教育部视学黎惠中、彭世芳视察京师各中学,表彰公立四中及私立正志中学。1918年2月26日,教育部派钱家治、彭世芳、林锡光、洪彦远等人考察日本教育制度,四人均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此行对日本教育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把“欧战之后日本的教育改革”列为第一问题,为酝酿中的新学制提供参考。1919年,彭世芳、洪彦远参加南满教育会发起的南满教育品展览会,并撰写了《参观南满教育品展览会报告书》。1923年,教育部颁布新学制,理科改称自然,彭世芳参与了中学《自然》学科课程标准的起草和审核工作,并编写、校阅了相关教科书。1925年,参与修订《地方学事通则》、《小学教员检定规程》等文件章程。

中华民国成立后,全国出现了不少以“博物”为名专门从事博物学研究的机构团体,主要有中华博物研究会、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学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学会,三者分别办有《博物学杂志》(1914年)、《博物学会杂志》(1918年)和《博物杂志》(1919年)。1915年,彭世芳在《博物学杂志》发表《高等植物与下等植物之判定法》,1919年在《博物杂志》发表《北京栽培植物俗名之研究》,1927年在《博物学杂志》发表《北京野生植物名录》,1928年在《博物学杂志》刊发《小五台山及百花山采集植物记》,这些中国近代早期发表的植物学研究,为中国植物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彭世芳更多以“博物学”教授或“植物学”专家的身份出现。

为了更好地发展博物教育,彭世芳、王烈、陈映煌等人编纂了百科辞书《博物词典》,于1921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包括中等教育博物教材内容,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矿物学科名词,解释详明,并附有中西对照表,供中等教育学校师生使用。彭世芳还与北京高师教授合力编写《理化词典》,理化名词、术语、原理等,与《博物词典》相辅而成。

1922年,中华博物学会和《博物学杂志》对生物学名词的统一审查做了有益的尝试,在1922年第1卷第4期和1923年第2卷第1期,用了56页的篇幅,公布讨论审查通过了1226个植物学术语和560个植物科目名称。1917年,中华博物学会大会上决定审查植物学中文名词,吴元涤起草审查草案,主席吴家煦(和士),审查员黄以仁(子彦)、吴续祖(艺州)、彭树滋(敏伯)、黄以增(松林)、王寿彭(海筹)、任玉墀(琯亭)、吴元涤(子修)和孙英选。对于每种植物学名词,均分6栏,即英文、德文、拉丁文、旧中文译名、新决定中译名和备注,彭世芳作为教育部专家代表参加审查。

1928年,彭世芳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实验观察植物形态学》、《实验观察植物组织学》。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彭世芳编著的《自然分类普通植物检索表》,此书根据日本斋天宫太郎、稻叶彦六所著编译,共收植物600余种,供高中理科学生解剖植物、识别种类时检查名称之用。

1927年2月,国民党北伐光复松江,7月4日,江学珠女士被任命为松江女中校长,彭世芳为松江中学校长。1928年,旧松属慈善董事会将贡院十七亩地基赠与松江中学作为校基,在彭世芳的苦心经营下,松江二中逐渐扩建,始具规模。

伉俪情深 子贤女秀

彭世芳妻子吴映玉粗通文墨,勤俭贤能,性格刚直,夫妻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彭世芳与吴映玉先育有一女,名为萃英;后又生出一对双胞胎,皆为女孩,但不幸先后夭折。

在北京高师就职后,彭世芳从苏州老家接吴映玉和萃英北上,一家再次团聚。1914年,四女出生,时天降大雪,故名雪珍。彭世芳对萃英慈爱有加,经常带着她去西郊三贝子花园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对萃英的各种好奇询问,不厌其烦耐心解答。北平生活期间,彭世芳在多所学校任教,又兼做其他职业,家庭经济非常富足。十几间房的四合院中,厨子、奶妈、黄包车夫等仆人一应俱全。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彭世芳的烦恼来自于彭氏家族的压力和现实中冷峻无情的舆论,因为他一直没有为彭家添上男丁。彭世芳甚至曾无奈地对妻子说:“你要是再生女孩,我怕是要娶姨太太了……”

1920年11月,吴映玉再度临盆,所幸的是,产下一子。彭世芳很开心,给孩子取名麟之,乳名阿麟,谱名荣滋。阿麟满月的时候,院子里摆满了客人贺喜的礼物和帐幔,院子当中拉着电线,挂了电灯泡,照得夜晚如同白昼,还请了五个唱苏州滩簧的艺人,在院子里吹吹打打,说说唱唱,还用砖砌了两个很大的炉灶,离三尺远就把人烤得暖烘烘的,热闹非凡。阿麟出生后不久,家道开始中落,彭世芳虽改任教育部视学并兼任农业大学教授,但仍入不敷出,开支紧张,家中佣人多半遣散。

彭世芳的三个孩子,年龄相隔都是六岁。三人中姐姐萃英最漂亮,高高的个头,眼睛有一层淡淡的黑晕,嫁给了留美工程师李充国,李充国是美国罗威尔南家罗里大学学士、硕士,重庆大学教授,后来出任民国辽北省建设厅长、四平市长。解放后,萃英在北京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雪珍随父回苏后,先是转到苏州振华女中小学部读书,然后又到松江女中就读。在松江女中读书的时候,雪珍已然崭露头角,在上海《中学生》杂志举办的作文大赛中,她的文章《我是燕子》获得第二名。三个月后,《中学生》再度举行命题作文竞赛,她的《学校生活日记一则》一文在匿名投票得到的票数最多,松江女中校长赠给她一柄题有“为校争光”四字丝织团扇,以示鼓励。雪珍工作后成为一名新闻记者,改名子冈,与浦熙修、杨刚一并被称为《大公报》“三剑客”,丈夫徐盈亦供职于《大公报》。抗战期间,经胡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大后方采访,发表大量通讯,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解放战争时期,任《大公报》驻北平记者。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天津《进步日报》和《人民日报》记者。1954年后任《旅行家》杂志主编、中国新闻社的名誉理事。子徐城北,我国著名戏曲评论家。

阿麟是家里最小也是唯一的男孩儿,备受家人疼爱。在姐姐的影响下,在中学毕业后改名彭华,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战争初期,作为八路军军代表从延安来北平参加“军调处”。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任驻瑞士大使馆外交官,1955年,任满回国。

猜你喜欢

博物教科书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批判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博物馆奇妙页
Beijing Diabolo Museum
藏起来的教科书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