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园林造园艺术的相互借鉴与影响

2019-11-22董勇强

绿色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相互影响艺术

董勇强

摘要: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各具特色,阐述了18世纪以来,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分析了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对西方园林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变化,以及20世纪西方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在中国的风行,提出了现代园林应从造园和生态两方面着手,融会中西、古今园林的优点,向着科学、艺术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西园林;艺术;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071-02

1引言

自古以来园林艺术与建筑一起,书写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世界各国璀璨的园林艺术大体可分为三大体系:即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和伊斯兰园林。各国的园林各有特点,但从风格上看,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古典园林和西方以法國为代表的规则式古典园林,非偏重于前者,即侧重于后者。而中西园林的相互影响,自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发展推动,到如今欧洲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留下的烙印,随着文化的强弱势而形成了造园艺术的流行和相互影响。

2中西园林艺术的特点

2.1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式的山水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然的布局,以表现自然意趣为目标,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它注重自然美,崇尚意境,其精妙之处在于其师法自然而又不是简单的模仿,形成了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物境、情境、意境。

2.2西方古典园林建园以几何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崇尚修饰。追求对称划一

园林从整体布局到造园构成要素都以比例、规则、和谐等形式美来体现,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是极为明确的,给人视觉上一种端重、安定的美。

3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对欧洲的影响

17世纪下半叶起,通过到过中国的商人和传教士,中国的造园艺术被比较系统地介绍到欧洲。18世纪,中国历史文化渐渐被西方社会所了解,其造园艺术正处于成熟期,风格特征明显,细节精致,传人西方后,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实际的影响。英国18世纪著名造园家钱伯斯的名著《东方庭院》于1772年出版,把中国园林介绍到英国,他和其他一批赞美中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造园家,掀起一股模仿中国园林的“中国风”,以至于人们把18世纪的英国园林称为中英式园林。中国园林如绘画般的布局和诗一般的意境,吸引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人,英国人首先脱离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而兴起了自然风致园。这一时期其主要变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抛弃了严格的轴线

欧洲古典园林受当时法国园林的主导,以十分严谨的轴线、对称的几何图案、严格的树木修剪为特征。而在18世纪初,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盛行,连皇家园林也已受到山水文人园林的影响,整体布局完全依从自然山水画的疏密有致。这传达给欧洲人以一种全新的造园理念,他们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实施这种理念,形成了自然写意式的园林:大草坪、土丘、错落的树丛、凉亭等。英国自然式园林的一代宗师布朗反对规则对称式古典主义园林格局的拘谨和呆板,提倡自由、浪漫、舒朗、婉逸的风格,经他改造的17世纪遗存的规则式园林有150多个。

3.2园林风格更接近于自然

18世纪中叶,完全成熟的英国流派从大地的起伏中获得了它的曲线,自然风致园汲取了中国文人园林的精神——本于自然,但是,显然自然风致园从尺度上来看更接近于自然。中国文人园林提取了自然山水的要素,并在造园过程中使之精致化、浓缩化,将万顷山水搬入城市甚至宅院之中把玩于股掌之间。而自然风致园则完全营造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且尺度较大,更显大气与简洁,和英格兰、苏格兰乡村原野的风景一致,符合欧洲人的审美要求。

3.3花卉植物的运用糅合了诗画情趣

自然风致园完全照搬了绘画中的山水,诗画情趣较浓,就连树木的运用,也一改欧洲古典园林中的模纹花坛及排列整齐的修剪成几何形的树木,代之以丛植、孤植的自然散生植物布置,姿态万千,且不多修整,野趣极浓,连花卉也是丛生状种植,告别了整齐划一的单调感。

4欧洲古典造园风格在中国的风行

我国现代在造园工程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行西方的造园形式,但一味的拿来主义只是将欧洲古典园林中的轴线、广场风格片面地运用到城市建设之中,形成了一批千城一面的广场和风行一时的大草坪。

4.1广场、草坪受到追捧

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公园,大多为皇家、私家拥有,进入游憩的人数相对少,因此活动空间较狭小,况且小中见大是其重要的造园风格。而欧洲的广场、草坪使人的空间活动范围较大,适合容纳公共游憩活动的人流量要求。但是国情不同,人的活动习惯不同,欧洲的气候和人们对阳光的热爱造就了宽敞的广场,而中国人则喜好在树荫的庇护下活动、休憩,大面积裸露在烈日下的广场、草坪使人望而却步,造成了用地的浪费。

4.2轴线、模纹花坛等元素使用频繁

中国古典建筑群也有轴线,但作为景观轴线,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不多见的,而景观轴线的使用给景观增加了力度感和秩序感,相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风花雪月,景观轴线更体现恢弘、庄严的氛围。而模纹花坛的使用则使园林更具图案美,对看惯了自然山水园林的国人来说带来了审美的新鲜感。

5现代园林应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之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西园林在不断碰撞中,中西风景园林的融合,要求风景园林既要了解西方,更要熟悉掌握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本质。但就现代开放性的园林来说,突破了古典园林的使用局限,应使景观艺术从地方性的层次和宅前屋后的设计上升成为现代综合规划的概念。面对城市化的快速进程,景观设计师们都在考虑一个新的理念“生态”,其实从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环境急剧恶化,奥姆斯特德开创了现代城市公园先——纽约“中央公园”,这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一起形成了现代园林概念。现代园林应从造园和生态两方面着手,融会中西、古今园林的优点。

5.1从生态角度出发。维护地域原初生态

美国现代的一些国家公园均是以维护该地区内原生态为宗旨建立起来的,如黄石国家公园就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公园内的地质地貌及植被在保护措施上并未采取大规模的建设性保护方法,而是尽量保持其自然状态的水、火、土、木的演替,并通过一定的游览路线组织和管理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尽少地造成对自然的影响,他们运用了架高的栈道、平台等方法来解决。

欧洲景观设计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先围护地块让其自然恢复植被,经过若干年根据恢复情况来进行地块的规划设计及植物群落配置。这些基于原生态的景观设计为越来越多的项目所采纳,表现了人类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态度,使景观设计更科学、合理。

所以,现代公园的建设并非只是在设计概念中提出“生态”两字,在设计、建设中表面性地运用一些生态元素、理念,而是应该在設计建设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侵扰,保持景观的原生态,置设计建设于无形,就象建筑的“修旧如旧”。

5.2以人为本,营建城市公园

以人为本并非忽略其他生物,而是以人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为本,以人所需的生态环境为本。比如奥姆斯特德的中央公园就是在被严重污染的都市中为人营建一个令人适宜的、自然的生态环境,在浑浊的空气中建立一个人工的绿肺来为人类的生存服务。这一如中国古典园林在城市的建筑群中模拟自然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元素,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一体一一物境、情境、意境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5.3传承中国古典造园精髓,营造丰富的游憩空间

丰富的空间营造是中国古典造园的特色,运用传统的借景、漏景等方式进行空间渗透,运用景墙、照壁、洞门等虚实结合的小品进行空间分隔。传统的造园方式将虚实、空间摆布得令人叫绝,而在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中,使用这些手法和要素无疑会令游憩活动更富情趣,上海松江的方塔园就是古为今用的佳作。现代园林在空间营造、山石建构、水景布置、植物配置、铺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既要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西方园林的情调,在限定的空间里把亭台楼榭、假山池水、花草树木巧妙地结合起来,别致大方,东西文化巧妙相融,才是堪称一流的现代园林。

另外,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材料是十分环保而艺术的,铺地的青砖、瓦片不但能组合优美的图案,更是透水地坪的上选材料;石驳岸功能性、艺术欣赏性俱全;竹、木、砖、瓦为材料的园林建筑就地取材,既体现了节约,且含蓄而寓意深远;还有石凳、漏窗、龙墙等元素,均可以在现代节约型、生态型园林中合理提炼运用。

6结语

中西园林各具其文化艺术魅力,在现代园林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取其精华,合理地为我所用,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发挥,使现代园林向更科学、艺术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相互影响艺术
纸的艺术
目标激励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探究
地价与房价的相互影响关系
再论中国琵琶的起源及发展
试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