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激励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2017-02-05郭志洪

黑河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相互影响心理健康

郭志洪

[摘要]教师对激励目标的选择单一,会引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质下降,情绪紧张、烦恼、苦闷,并由此引起一系列身心疾病。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目标水平要求过高、目标指向外部、竞争的目标结构不合理,这些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在运用目标激励策略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有长远的眼光,用积极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要充分发挥目标激励策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完善评价体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了解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优化合作目标结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目标激励;心理健康;项目目标;相互影响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一定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当然,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恰当运用目标激励策略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下面就教学中目标激励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略述己见。

一、单一选择的项目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

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功能。因此,选择什么项目作为努力的目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一些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项目目标时,眼睛仅盯着智育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变成单纯对文化课考试或学习成绩的追求。为了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暂停了体育、美术、音乐、品德与社会、劳动等课程教学。对项目目标的这种单一选择,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导致学生体质下降。身心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身心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些学校停上体育课,取消课外活动和“两操”,加之一些教师采用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挤占学生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导致学生睡眠不足,身心得不到调节。选择单一的教育目标已经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二,造成学生情绪紧张、烦恼、苦闷,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身心疾病。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考试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意义, “初考”常常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目标水平过高与学生心理健康

个人设置的目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成就动机的水平。成就动机水平高,目标水平就高;成就动机水平低,目标水平也低。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水平与学生的成绩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正比例关系,即成就动机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期待值就越大,越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水平,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知识结构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以适合于他们各自起点的目标水平。目前,应试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流,教师把升学的压力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常常为了追求高水平的目标而置大多数中、低水平学生于不顾,为学生设置高水平的目标要求他们达到。目标过高,连续失败会引起学生的挫败感,导致学生的抱负水平和成就动机降低,重复失败也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能作出恰当的评估。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训很多。很多教师眼里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身上的点滴进步视而不见。给他们设置高水平的目标,这种高期望一旦落空,学生就会认为自己脑子笨,学不会,从而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目标指向与学生心理健康

学习动机可以根据目标指向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是被外部条件激发而来的学习动机。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有的学生之所以认真学习或表现好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或是实现家长的愿望,或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大红花(或小红旗)等等。内部动机的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外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且强制性过于激烈时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感情绪。内部动机是由学生的需要、兴趣、愿望等因素引起的,如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往往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动机。小学低年级学生渴望上学,是因为他们向往身背书包、胸前系着红领巾、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课后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的生活。总之,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指向外部,容易引起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上的被动依赖和功利主义倾向,自卑、胆怯及师生对立(人际障碍)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掌握学生外部动机的适当强度,而且要尽量创造条件,使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目标竞争与学生心理健康

竞争情境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影响很大。由于竞争突出了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因而获胜者容易由于成功而夸大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种不切合实际的高估自己的观念;而竞争失败者则相反,降低自我评价,产生一种潜在的习得性无助感。这种不合实际的夸大的自我评价和否定的自我评价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时,在竞争的情况下,同学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对抗的消极关系,每个人都唯恐其他同学超过自己,因而导致同学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怀疑,有时甚至互相欺骗。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人际交往困难,个体社会化过程受阻,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我国的中小学校普遍设置了竞争目标结构:按成绩排名次,按能力分班分组,进行各类考试和竞赛,尤其是高考,更具竞争性,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从一踏进学校大门开始就被紧张的竞争气氛压得喘不过气来。教育上的这种竞争已经对我国儿童产生了影响。有研究指出,我国6~9岁儿童竞争策略的发展早于且优于合作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合作行为提高的速度很慢,而竞争行为提高的趋势却十分明显。

五、目标激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如果教师不能恰当运用目标激励策略,就会引起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仅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有长远的眼光,用积极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

第一,改变评价体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很多教师评价小学生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学习成绩的好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高,会使学生骄傲自满;评价过低,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确立多方面的项目目标,扩大对学生的评价范围,从单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追求扩展到自身特长、集体义务、人际交往等多方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第二,充分了解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充分赏识学生。例如,班上有个男生,语文成绩不好,但他爱好体育、画画,而且画得很好,在参加区级画画比赛时获得了第一名。我常与他促膝谈心,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发奋学习,提高语文成绩。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从原来的45分提高到75分,其他学科的成绩也进步了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逻辑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的作业设置,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第四,优化合作目标结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尽管竞争是人的自然本性之一,并且竞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但频繁的竞赛、考试、排名次容易造成学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以及出现不正确的自我评价,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合作目标结构,引导学生养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关于目标结构对6~9岁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心理科学,1991.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相互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