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白蛇》看民族动画电影的商业化改编

2019-11-16沈晓静葛芳妙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电影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白蛇传白蛇动画电影

沈晓静 葛芳妙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近两年国内动画电影市场票房分布失衡,冷热不均。动画电影市场头部位置被《寻梦环游记》等进口动画牢牢把控,《熊出没》系列低幼向动画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主力。由追光动画与华纳兄弟合作的“中国风”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于2019年初上映,为民族动画电影市场“破冰”带来希望。影片上映仅23天,票房突破4亿元,豆瓣评分高达8.0分,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称得上继2015年《大圣归来》以来,民族动画电影中鲜有能激发观众推荐热情的作品。

一、时代感的叙事

借力经典IP打开市场,是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惯用思维。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白蛇:缘起》是对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首——《白蛇传》的一次创造性改编,也是国内首次以《白蛇传》为载体进行的动画电影创作。《白蛇传》从民间的口耳相传到话本小说等书面加工,再到戏剧演绎、影视改编,历经近千年传承与发展,深受民众喜爱,天然拥有深厚的市场影响力。

然而,《白蛇传》作为翻拍率非常高的影视题材,在经过20多次荧屏演绎后,观众已经形成对白蛇故事的经典印象,大多数影视改编在故事情节与主题上基本与原著一致,难以形成更大的市场突破。[1]而《白蛇:缘起》能够突出重围,就在于为旧故事注入新的价值观。影片叙事不仅保留了《白蛇传》熟悉的“韵味”,更能够跳出经典框架,在故事、角色、精神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编,顺应了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

影片开篇宏大叙事,将故事时间轴由宋朝向前推进了500年,引入《捕蛇者说》中中晚唐时期的新背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盛极而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以“冲破藩篱、摆脱传统束缚”为本质的“追求险怪的时代风尚”。[2]由此,影片放大了中晚唐时期极富抗争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大胆地模糊了人妖之间的界限。妖可以修行成为面容姣好的美女,人也可以丑化成面目狰狞的怪物,而宝青坊作为人妖之间的存在,既能“化人为妖”,又能“化妖为人”。在此,人妖不再是传统的肉体上的区隔,而是与内心的善恶相辅相成。镇妖法阵中人与妖的结合,更体现了影片对“人妖有别”的世俗观念与“宿命论”的正派传统的反抗。

“一时欢情,我记了500年。”影片使用倒叙手法,从“缘起”的角度全新叙事,追溯了小白(白素贞前身)与阿宣(许仙前身)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在情节安排上,影片一改以往国产动画在爱情故事表现上的含蓄,将原著中珠钗、油纸伞等经典符号与花海、银杏树林等现代人对唯美爱情的场景想象相结合,大胆而又细腻地刻画并渲染了人妖之间的痴情痴恋,为《白蛇传》中白娘子为何如此痴情于许仙的逻辑空白做了充满现代感的动人注解。

由于故事背景与人物经历差异,影片对传统的白蛇与许仙形象也做了合理化改造。《白蛇传》流传至今,许仙胆小懦弱、优柔寡断,而白蛇温婉贤良、精明能干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但在本片中,许宣不是软弱书生,而是青春活泼的乡野男孩,他不拘世俗、崇尚自由,为爱奋不顾身。他天性怕蛇,但当得知小白是蛇妖时,他不像许仙一样吓得昏死,反而还安慰小白:“人间多的是长了两条腿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样?”小白没有千年修行,而是涉世未深的羞涩少女,她敏感却善良,弱小却坚毅。在面对阴阳两道双双迫害时,她会发出“妖生来就要被赶尽杀绝吗”的呼喊;但当爱人即将形神俱灭时,她强忍悲伤,拼尽全力保下许宣的魂魄。

这样的人物设定对经典传说价值观做了现代化重塑。一方面,弱化“妻强于夫”的主角关系,强化“男女”平等的理想追求。影片从对以“白娘子”为代表的封建女性独自追求爱情的悲剧性演绎,转化为对许白二人共同面对困难并共同成长的伟大爱情的浪漫歌颂。另一方面,弱化对“人性恶”的过分解读,强化对“人妖”平等的价值升华。与传统《白蛇传》经典中单方面揭露人心险恶不同的是,《白蛇:缘起》对人性与妖性做了不偏不倚的挖掘,人非全善,妖非全恶。捕蛇村的人们最后愿意去破坏法阵,救赎妖怪,体现了人与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时代光辉。

二、民族性的画风

作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民族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在视觉设计上坚守民族性的创作思想,整体画风奠基于极富东方风韵的作画风格,从色彩、布景、人物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浓烈的中国风质感。同时,影片兼顾国际化与大众化的审美需求,将受市场欢迎的优秀元素内化为己用,在好莱坞的奇观风格与现代二次元画风中寻求一种平衡,使电影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和谐共存。

色彩运用上,影片将中国传统“写意”美术风格融会贯通,以“白、青、黑、赤、黄”为主色调,通过色彩的浓淡与明暗对比,自然而然地塑造时空环境与人物形象的变化,使观众在体验影片的色彩节奏中形成有效的情感共鸣。影片片头、中部与结尾均以中国风的水墨丹青画为灵感,通过黑白、丹青的调和,奠定了不同的情感基调。片头用黑白混沌渲染小白走火入魔时内心的纠结,而丹色桃花的点缀暗示小白为情所困的情感挣扎,为影片叙事埋下伏笔。中部青山绿水间,一叶乌舟徐徐荡漾,白衣女子与青衣少年泛舟江上,宛若一张铺陈开的恬淡素朴的水墨丹青长卷,奠定了本片“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重要感情基调。片尾,江南烟雨中,西湖断桥上,许白二人500年后再续前缘,画风变得清丽明亮,所有的相思、痛苦最终化作重逢的甜蜜与期待。

场景布局上,三峡秋景、桂林山水、永州城郭、西湖断桥等享誉中外的国家名片依次浮现,不仅体现了当代民族动画的文化自信,更饱含制作团队追求极致中国风的良苦用心。据导演黄家康介绍,不管是山水景致还是城市建筑的设计,都要经过前期大量符合历史的文化考究与贴合实际的实地考察,为“中国风”打下良好基础。[3]此外,传统文化元素与好莱坞“大场面”表现方式的有机融合也让人眼前一亮。蛇道大决战的场景设计堪称一场极富中国特色的人妖斗法。阴阳化鹤与半人半蛇的对决,配合符箓、咒语、法阵、法术等传统符号,通过对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等传统文化的艺术加工,将民间传说的丰富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为观众带来独具东方审美的视觉体验。影片还创新运用民族动画中“折纸动画”的传统技法,结合好莱坞式“正反两派”决斗的大场面表现形式,营造出纸人兵团的宏大气势,给观众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能一窥中华文化的奇幻与瑰丽。

影片在人物造型上的创新同样可圈可点,平衡了古典审美与现代审美需求。少女小白被网友一致认为是“史上最美白蛇”。一方面契合了“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中国古典审美,另一方面迎合了现代年轻人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纯女神的审美幻想,使“亦仙亦妖”的白蛇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双面狐妖的造型设计无疑成为影片最吸睛的一大创新。一面是美艳蚀骨,风情万种;一面是千年狐妖,奸猾凶狠,承袭了古典传说中狐妖的媚惑但又险恶的经典形象。同时,其萝莉脸、大长腿的体态特征,既抓住了现代二次元对“可爱”“反差萌”的审美旨趣,又敢于突破经典,不断丰富传奇中的狐妖形象。而片中的搞笑担当——肚兜几乎承包了本片的所有笑点。肚兜的造型设计一方面借鉴了好莱坞动画中幽默诙谐的动物形象,利用丰富而夸张的面部表情与无伤害化的身体变形,制造喜剧效果;[4]另一方面,迎合了当前萌宠文化、丧文化等文化消费趋势,生动塑造肚兜失去尾巴后耳朵耷拉着的可爱、可怜而又可笑的复杂形象,给人以温暖与情感共鸣。

三、成人向的定位

在细分市场的大背景下,目标受众的定位直接关系到电影的市场竞争形势与市场接受度,是电影能否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一步。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产动画电影,《白蛇:缘起》的突破性在于从走“合家欢”的受众路线彻底转变为“成人向”的市场定位。这样的市场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一方面,国产成人向动画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受国内受众的欢迎度与认可度较高。例如,2017年上映的《大护法》票房不到9000万元,而豆瓣口碑却达到7.8分。另一方面,“合家欢”的受众路线发展受挫。“合家欢”动画电影需要针对儿童与成人受众审美趣味的结合点进行创作。[5]例如,《猫与桃花源》尽管制作精良,但票房与口碑双双失利。在此背景下,《白蛇:缘起》对成人受众不同层次的文化心理需求逐个突破,为影片成功打开成人受众市场做好了铺垫。

“情爱”突围,符合成人的审美需求。长期以来,受低幼化定式思维影响,国产动画电影一直规避对情爱素材的正面书写,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动画电影中的展现往往是压抑而片面的。例如,《大鱼海棠》中,椿对鲲的爱情之所以不为许多成人受众所理解,正是因为影片将爱情刻画得过于纯洁与隐晦。相比之下,《白蛇:缘起》中许白之间的爱情则来得更加自然与流畅。从许宣被小白的美貌吸引,展开了一见钟情的爱情,到小白被许宣的灵魂打动,完成了水乳交融的成人礼。影片不避讳因为冲动而爱上一个人的爱情,更加不避讳因为心动而交付身体的爱情,因为这些都是爱情本来的模样,更加符合受众的实际体验。

致敬经典,迎合成人的情感需求。动画,对于儿童而言,在于追寻单纯奇幻的童话世界;对于成人而言,更多在于找寻记忆里的美好。一方面,《白蛇:缘起》是对流传千年的民间记忆——《白蛇传》经典传说的致敬。在尊重《白蛇传》本体的基础上,影片对“前世报恩”的母题发挥充分想象,为前世故事与后世故事之间的自然联系增添合理性,天然会使成年受众产生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另一方面,《白蛇:缘起》是对20世纪90年代《新白娘子传奇》与《青蛇》等经典改编作品的致敬。例如,影片开头致敬《青蛇》中小青与小白在池中相拥的镜头,结尾致敬《新白娘子传奇》中许白二人的断桥相遇,通过熟悉的画面与音乐,勾起成年受众儿时的美好记忆。

反映现实,呼应成人的内心独白。影片宏观上构建了人、妖以及封建统治阶层三方阵营的矛盾与联系,揭露人性的复杂多变与成人社会的生存法则,通过隐喻性的台词、冲突性的情节等方式强化影片的现实主义美学。“人间多的是长了两条腿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样?”这是影片对人性弊端的讽刺,也将人的肤浅、善变、多疑与自私暴露无遗。因为“多的是些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小白动人脸庞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愁容;也是因为“人生无常,苦多乐少,多记住些美好的时候就好”,许宣身上才有一股独有的勇敢与豁达。影片之价值也正是在于,揭示了成人社会的诸多无奈与心酸,又以唯美奇幻的观影体验疏解成人受众紧张压抑的情绪,也为身陷困顿的人们提供了一张积极面对生活的良方。

四、结 语

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2016年《大鱼海棠》的观影热潮昙花一现,到近两年国产非子供向动画电影的普遍式微,使“国漫崛起”从振奋人心的信号,正在变成遥不可及的孤例。借经典IP打开市场,用全新的故事、角色与精神吸引了更多观众,《白蛇:缘起》的最大价值在于探索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商业化改编模式。作为一部质量上乘的商业片,它对经典的成功改编必将为孱弱的民族动画电影市场提供良方、注入信心,民族动画的真正崛起才有希望,而许多古老的民间传说也将重获新生。

猜你喜欢

白蛇传白蛇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可怕的“小白蛇”
动画电影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由妖到人:从两性视角看白蛇形象的演变
严歌苓《白蛇》中的女性情感分析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