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2019-11-16山西传媒学院山西太原030000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氹仔999078

电影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产电影大圣受众

刘 嘉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氹仔 999078)

近年来,国内新媒体发展速度加快,国产电影营销传播环境愈加复杂。从早期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式”单向传播,到2009年衍生的“微博式”互动传播,到2012年兴起的“朋友圈式”闭环传播,再到近期逐步兴起的抖音等“短视频式”洗脑传播,“新媒体”中“新”字的指代被不断重新解读和定义。

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生态,为国产电影的营销传播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一方面,受众获取信息的平台逐步更迭、交融,呈现出 “互动化”“游戏化”“多平台化”等特点,为电影传播提供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而另一方面,新媒体丛生同时形成了“平台爆炸”和“信息爆炸”两种现象,迫使国产电影宣传不能依赖单一渠道和形式,而需要精准锁定目标群体,亮出更多创意玩法,比如病毒式H5、动态海报等,如此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脱颖而出。

基于此,立足电影内容、借势新兴媒体、制造话题事件、深度卷入受众,是革新国产电影宣传方式的必要方向。

一、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传播迎来的新机遇

(一)传播平台融合化

国内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电影传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H5页面等的出现,为电影创造出全新曝光阵地。电影宣传不须再依赖传统单一的渠道,例如传统新闻媒体、电视节目、路演和发布会等。

于2018年6月上映的国产电影《动物世界》,便在宣传策略上融合了多个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利用各个平台的独到优势:在粉丝聚集地微博,《动物世界》主推主演李易峰和周冬雨,推出了艺人专属壁纸等粉丝向内容,借助粉丝群体扩散电影在微博的影响力;在病毒式传播流行的朋友圈,《动物世界》制作了“你的内心究竟是哪种动物”的H5测试,触及朋友圈受众的情感共鸣点,激发受众分享欲,形成熟人圈的闭环传播效果;而在短视频平台抖音,《动物世界》则推出一组颇具病毒感染力的短视频,比如“李易峰土味情话”等,迎合了抖音爆款视频的形式,收获数十万点赞。

可以发现,随着新平台的不断涌现,越来越难见一家平台“独霸”的情形。各平台彼此共存、相互融合,形成多样化的信息传播生态。每一个新兴平台都可能成为电影宣传的突破口,帮助电影宣传方触及潜在目标观众。

(二)传播方式游戏化

在新媒体时代,全民娱乐化。由于有强大的互动、视效等数字技术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游戏元素被运用到传播过程中,电影宣传也不例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游戏化(gamification)并不等于制作一款游戏。而是将游戏元素引入非游戏领域,吸引用户对象更主动、快乐地投入其中。很多国产电影会在映前宣传期,将游戏元素渗透在新媒体宣传的方方面面,与电影相关话题相互关联,为受众带来更高的互动感、沉浸感以及趣味感。

将游戏元素发挥最明显的是各电影的H5宣传,电影《老炮儿》在营销期间传播的问答H5便如此。这支H5以电影中经典的“北京腔”为主题,由用户来猜不同的词是什么意思,比如“胡同串子”。在利用游戏“竞技性”,激发用户主动转发“晒成绩”的同时,掺入电影元素,将电影信息和游戏趣味性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另一个刷屏式案例,是电影《后来的我们》制作的相片海报H5:由用户上传自己的照片,生成一张专属定制版电影海报。这个H5利用了游戏中常见的“场景沉浸感”,运用较为经典怀旧的音乐、画面和文案等,将观众拉回“旧回忆”。而且,“生成专属海报”的玩法,也极大发挥了新媒体可创造的互动性,将固定的电影信息巧妙转化为个人定制图片,大大刺激了用户分享欲,提高电影曝光度。此外,现在流行的微博转发抽奖、签到、排名等也是游戏元素的体现。

总之,新媒体为电影宣传创造了更多“玩法”,也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得原本单向、被动式传播,升级为互动、主动式传播,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

(三)传授界限模糊化

新媒体发展衍变的最显著影响,是改变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

传播主体和客体的身份不再绝对化,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参与性被极大调动和提高。由此,电影宣传出现了时下流行的“病毒式营销”方式,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受众的创造和参与,由“大众传播”过渡为“人际传播”,深度卷入受众。于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是一部现象级国产动画电影,在零明星、低排片的情况下,依托粉丝口口宣传、二次创作,突破同档期《小时代4》《栀子花开》等商业片重围,斩获9.65亿人民币票房成为影市黑马。《大圣归来》带来的现象级全网民宣传效应,也赋予了一个老词全新含义——“自来水”,即“自愿水军”,指自发为《大圣归来》做宣传的普通观众。接下来,笔者将用《大圣归来》的“自来水效应”阐释电影宣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转换。

传播客体变主体,粉丝自发组织宣传。《大圣归来》上映期间,最瞩目的并不是电影官方的宣传物料,而是粉丝在新媒体上形成的口碑效应。影迷纷纷在微博、朋友圈,以及二次元网站哔哩哔哩进行宣传。粉丝在微博自发建立“水帘洞大圣自来水公司”账号进行抽奖送票活动,在QQ成立粉丝群,更将宣传阵地转到比较封闭和私密的微信朋友圈,甚至一度出现“霸屏朋友圈”的现象,许多观众正是因为看到朋友在SNS平台推荐才前去观影。

传播主体变客体,官方利用二次创作。一般的电影宣传模式是官方投放物料(海报、预告片、解读等),粉丝进行转发。然而,在《大圣归来》上映期间,出现大量粉丝自制的混剪视频、手绘海报、电影解读,官方成为传播客体,转发这些粉丝创作。其中最知名的当属一支名为“燃起来!同步率爆表!当《西游记之大圣归来》MV遇到戴荃老师原创歌曲《悟空》”的混剪,截至目前播放率已超356万,传播度远高过《大圣归来》自己发出的预告片等官方物料。

需要指出的是,口碑效应的前提仍然是电影内容本身的质量。新媒体扮演的角色是“放大器”,放大每一个或褒或贬的声音。新媒体背景下的国产电影宣传需要利用好这个工具,亮出优点、避开缺点,触发粉丝情感共鸣,才可能在社交平台引爆病毒式宣传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一)平台爆炸,受众越发分散

机遇丛生的同时,挑战也伴随而来。新媒体时代,电影宣传面临的一大难点是受众分散的注意力和聚集地。如今,互联网发展出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新媒体平台,以兴趣喜好、年龄层、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因素,区分出各个“小众文化部落”,比如以二次元文化为主的哔哩哔哩网站,以00后用户为主的QQ空间、以知识青年为主的知乎、以文艺青年为主的豆瓣,等等。人们更趋向于在自己熟知和偏好的平台获取资讯、交流分享。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强语境”“高封闭”的小众圈子。如此对电影宣传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目标受众难觅”和“对话门槛提高”。

目标受众难觅。比如,曾入围柏林电影节、获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的《大世界》虽然在业界广受认可和肯定,摘奖无数,但由于找不到宣传突破的平台,始终无法“出圈”。这部电影主打的标签是“成人动画”和“黑色幽默”,这两个特质其实都属于典型的小众口味,因此找到这群目标受众成为关键点和难点。然而片方的宣传依然停留在新闻媒体、微博等大众平台,没有去深挖触碰目标受众的小众圈,因此始终找不到“引爆点”,最终以200万票房惨淡下映。

对话门槛提高。小众圈子往往会形成自己的语言交流系统和互动模式,比如二次元圈的 “23333”(表示大笑)、“大大”(表示意见领袖)、“高能预警”(弹幕用语)等。一部电影若想有效地打入某个平台,必须熟悉其话语方式才能被接受,这便对电影宣传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挑战。例如,上文提到的电影《动物世界》,便做到了在不一样的平台说不一样的话。同一个视频物料,发在不同的平台也会配以风格迥异的标题和文案,以求融入语境为受众所消化。

(二)信息爆炸,内容难以脱颖

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急剧增加的信息量。其中,尤以娱乐信息的数量和密度为著。打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目之所及无不是明星、电视剧、电影等文化娱乐信息。人们也更为珍视自己有限的注意力:不够新奇,不入法眼。如此环境下,一部电影若想突破信息重围,获取受众的关注,必须在内容上有巧妙的创新,否则就会沉寂在新媒体信息的海洋中。

提取电影亮点,浓缩传播信息。信息爆炸对于电影宣传提出的首要要求,便是浓缩电影宣传的信息点。片方需要找到影片中最核心的亮点并将之打出,而不能再像传统的新闻通稿一样面面俱到。比如,《动物世界》打出的亮点是特效和李易峰,《大圣归来》打出的亮点是西游情怀和英雄情结,《后来的我们》则是北漂和爱情中的遗憾。一个有吸引力的亮点,才能让观众在信息海中发现和记住这部影片。

立足传统营销,开拓全新玩法。虽然笔者全文侧重论述了新媒体带来的宣传机遇与挑战,但这并非是说片方可以丢弃传统营销渠道。传统的宣传方式比如院线下方物料、全国路演、全网通稿等,为电影宣传布下基础的营销矩阵;在此基础上,片方还须在新渠道、新平台中,开拓出不一样的玩法,用新意抓取观众的注意力。比如,《大圣归来》在上映期发起的同人画创作挑战,就是一次互动式电影营销路径的成功尝试。

三、结 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电影营销传播。立足于融合化、游戏化、互动化的新媒体环境中,国产电影要“求稳”加“取巧”才能制胜:基于电影内容,以有互动、有趣味、有情感的方式,深度卷入目标受众,一步步由小众圈子扩散至大众媒体。需要指出的是,一部电影的核心还是其本身的内容:内容为王,宣传为臣。新媒体时代,国内电影人不仅要下功夫在内容创作上,也要理解时代大语境,比如飞速衍变的传播环境,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确保电影产业生态的持续性和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国产电影大圣受众
9.99万元起售,捷途大圣正式上市
大圣归位
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IP的商业探索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呼唤更多国产电影狼性突围
魔性的大圣,人性的皮猴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
用心感动受众
从《大圣归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道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