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2019-11-12王晓东赵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手外伤

王晓东 赵璇

【摘 要】目的:分析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效果。方法:筛选在2016年4月27日~2019年1月22日期间来我院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带蒂组,每组有患者43例。带蒂组使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医治,观察组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医治。分析观察组与带蒂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带蒂组,并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带蒂组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修复术

【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在手外科属于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此病症大多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此方式能修复病人缺损位置的皮瓣,进而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正常[1]。为探讨此治疗方式具体的效果,现做如下分析比较。

1 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臨床资料 筛选在2016年4月27日~2019年1月22日期间来我院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带蒂组,每组有患者43例。观察组女性有21例,男性有22例,年龄在21~58岁,平均(34.27±7.83)岁。带蒂组女性有23例,男性有20例,年龄在21~58岁,平均(34.31±7.81)岁。对比带蒂组和观察组临床资料P> 0.05,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1.2 治疗方法 带蒂组的患者实施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医治。首先进行常规的臂丛麻醉处理,并查看患者的皮肤情况以及软组织的活力,然后将皮肤表层的坏死组织清除掉,保留没有被污染的皮肤组织,用过氧化氢和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冲洗创口,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果有肌腱、关节囊或者骨骼损伤的应马上实施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骨外露的现象,则将患者外侧指骨的残端用骨锉将其锉平,在治疗时随时检查组织内是否有骨片存在,如果有骨片应立即清除掉。如果出现清除不掉的大骨片,则使用克氏针将其进行固定[2]。然后根据病人皮肤组织具体的受损程度进行设计合适的皮瓣,切开患者缺损位置的皮肤组织,掀起相对应的皮瓣,并根据所选皮瓣的形状修剪患者的皮下组织,同时也要留有一定的蒂部组织,缝合腹部皮瓣蒂部。手术中采用医用胶带将病人外伤位置进行固定,以固定皮瓣,预防重叠现象和蒂部扭转现象发生。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抗感染操作以及对症治疗等。

观察组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医治。伤口处理的方法同带蒂组,在实施手术前给病人进行常规的臂丛麻醉处理,确定皮瓣穿支的具体位置,以调整皮瓣的边缘;术后用止血纱布对患者的上臂位置进行止血操作,术后给予常规的微循环改善治疗以及抗感染操作,密切观察皮瓣成活和血运的情况。

1.3 判断指标 分析观察组与带蒂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治疗效率分为显效和有效以及无效。并发症的情况有:皮瓣感染、皮瓣异常肿胀以及皮瓣边缘出现坏死现象。

1.4 统计学的方式 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处理,组间检测用值,计量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计算后P<0.05,则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 比较结果

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有41例,出现并发症的有1例。而使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医治的带蒂组治疗有效的有35例,出现并发症的有6例。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高于带蒂组81.40%,并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3%低于带蒂组13.95%,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见表1。

3 讨论

对于手部出现外伤并且存在组织缺损现象的患者,如果组织缺损比较小,则可选择常规的植皮方式进行医治。如果病人组织缺损比较严重,则应选择皮瓣修复术方式治疗。临床上对于手部因外伤造成的组织缺损现象首选皮瓣修复术进行医治,此治疗方式包括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两种[3]。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在治疗此类患者时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因其手术方式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导致取得的预后效果不佳,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延长患者的预后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后续医治的难度,对患者整体的肢体功能和恢复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穿支皮瓣修复术则弥补了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一些缺点。在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修复时,可以将有皮神经的皮瓣和相应的受区进行吻合,此方式能促进患者手部的感觉功能恢复速度[4]。此治疗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并且患者预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皮下瘢痕的数量也比较少,增加了患者恢复后手部的美观性。通过数据显示,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比使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要好,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表明穿支皮瓣修复术对于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病症具有重要价值。

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柳权哲,孙鸿斌,蔡淑玉,等.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手外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4):297-299.

闫开显,常张锋,郭文杰,et al.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61):75-76.

邱健钊,王永胜,陈家昇.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4):128-129.

王海龙.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67):75.

猜你喜欢

手外伤
无痛病房建立对减轻骨科手外伤患者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手外伤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教育
健康管理对促进断指再植患者出院后康复的作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手外伤患者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