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刍议

2019-11-07李全忠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课程资源开发

李全忠

内容摘要: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广大农村地区,开发好语文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发掘源远流长、深厚丰富的人文积淀。二、发掘文化传统、文化名人等人文资源。三、利用社会实践资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四、充分发掘农村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的陶情冶性作用。

关键词:农村地区 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课堂、学校等有限的教学资源中去,应该在坚守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基础上,将语文学习延伸到无限广阔、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感悟、熏陶、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语文学习中去认识、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包括现实生活与历史生活)紧密结合,充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论述表明,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毋庸置疑。那么,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效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呢?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如何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开发丰富多样的生活中蕴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这将对促进我国教育发达与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地区的教育均衡化、协调化、一体化发展,促进当前新课改向全面、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方面尽管已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发达城市与落后农村地区,经济方面的差距并未显著缩小,教育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东西、城乡的二元对立格局依然难以打破。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本文中特指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欠发达的贫困的边、远、穷、老、山区和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的不发达、环境的偏远闭塞,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占人口较大比重、幅员广大的教育落后地区,势必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这些地区广大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当前大力实施的精准扶贫攻坚战,虽成效巨大,但仍然任重而道远,教育的精准扶贫,更需要这些地区的广大一线教师,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我们知道,这些落后、偏远、闭塞的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设备、手段比较落后,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自然科学学科,这特别需要借助外部因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去解决;但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我们一线教师应尽可能开发这些地区的人文资源,自然地理景观资源,以培养这些地区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其语文水平。

那么这些地区有哪些人文资源、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以促进语文课程的实施,并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开发无限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一.发掘源远流长、深厚丰富的人文积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有着源远流长深厚的人文积淀。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团结奋进,相互扶持,扶危救困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善恶分明的质朴情感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加以开发,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较为贫苦的生活,使他们得到了锻炼,他们或多或少具备了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激发他们“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志趣,确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力量,克服条件差的困难,用博闻强识、刻苦努力去弥补教学媒体、教学条件的不足。

二.发掘文化传统、文化名人等人文资源

悠久的文化传统,大多出身农村的文化名人,是这些地区可贵的人文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輝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过数以千计的文化名人和多种文化、文学流派。从古代的孔夫子到现代的鲁迅,这些文化名人大多出身于农村,留下无数名人文化遗址,现在大多数成了文化旅游胜地。比如山东曲阜有孔庙,湖南汨罗有屈原祠,四川成都有杜甫草堂,而浙江简直就是一部近代文学史。这些文化名人遗事遗址,都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营养。这些地区的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人文优势,让学生在游览考察的进程中得到滋养。登泰山领略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的体验;游汨罗去缅怀屈原,受其“忽奔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的献身君国的教育,学习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登岳阳楼去体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进行引导,让学生既从现实中得到求知的满足,又能从发展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积累。

三.利用社会实践资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学生,虽然生活、受教育的条件较发达地区要差,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关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生活条件的艰苦,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地区,学生往往要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参加一些生产劳动,特别是农忙时期,劳动便成了他们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在劳动中,他们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切身的体会,对历史上“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贫富悬殊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的认识会更深刻,对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的美德以及对他们的感情会更贴近,也会激发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提醒他们认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危机,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时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这能寓教于劳动之中。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中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其目的不是显而易见吗?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课程资源开发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