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人民教育家于漪学习

2019-11-06本刊评论员

人民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于漪教育家信仰

本刊评论员

从教68年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获得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共和国的最高荣誉。

在于漪身上,集中体现了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优秀品格,充满着人民教师的精神光辉,是新时代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

向于漪学什么呢?

学习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的信仰自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民教师应该立什么样的志?于漪自从教那天起,就把“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把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一切为民族”作为自己铸造师魂的基因。她常说,自己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她的教育信仰来自少年时代的苦难经历,来自学校老师的爱国教育,更来自她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深热爱。她由对中华古典文学的迷恋,走进博大的中华文化世界,为身为中华民族一员而骄傲自豪,从而产生把一切都奉献给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给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奉献给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信仰乃人生之魂,大爱大德大情怀铸就伟大师魂。崇高的信仰,促使于漪攀登上教育的“珠穆朗玛”,永葆生命的活力。

学习她生命不息、进步不止的奋斗精神。对于漪来说,奋斗是人生哲学,是生命第一姿态。做教师,她勇过教材关、口语关、学生关,把每一堂课都视为探究专业奥秘、洞悉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必由之路;直面困境,勇破难题,把最差的班、最乱的年级带成上海市的先进集体。做校长,她以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扭转了学校的精神气质,让学校成为育人的神圣殿堂。退休后,她依然坚守在教改第一线,培养青年教师,践行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铮铮誓言。终其一生,于漪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顺境不自傲,受挫更刚强,奋斗奋斗再奋斗,从而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人民教育家。

学习她敏于回应时代挑战的独立思考精神。没有对实践的深度关怀,没有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观察,没有对矛盾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于漪提出的教育就是要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观点,“教文育人”观、“人文说”、“三个制高点”办教育,树立当代中国教育自信等思想、理论,无一不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无一不是着力破解时代教育实践难题,无一不体现出独立思考的勇气。于漪有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她不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大象无形”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臻于化境,而且善于学习世界先进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提炼出系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更进一步,她还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的“全面育人观”,为当代中国“生长”出一部活生生的“教育学”。她以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与博大鲜活的教育思想,为后来者树立起中国教师的思想丰碑。

学习她“一身正气”的伟大人格。于漪一直秉持做老师、教学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当校长她爱憎分明,常说:“学校的事业要浩浩荡荡,就要团结起一切力量”“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矛盾基本上是以我为中心的,学校里各种各样不和谐的声音都是‘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是非常必要的”。于漪这样说,也这样做。在教师培养方面,她也格外强调“精气神”。她说,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里需要有定力,“我们要培养顶天立地的人,首先自己应该努力成为大写的人。‘大是什么意思?张开双手,拥抱世界,心中不能只有自己”。是的,正是因为“无我”的品格成就了大写的于漪,成就了共和国的“大先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要向于漪学习的远不止这些。让我们常常走进于漪吧,“亲其道,信其言”,努力做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好老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于漪教育家信仰
信仰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颜回之乐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漫画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琴童》顾问阵容
阅读教育家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