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逻辑框图巧解历史选择题
——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为例

2019-11-06陕西马东博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5期
关键词:框图题干示意图

陕西 马东博

近年来,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加大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因而,解题的突破口应是厘清选择题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而言,是指把题干情景和设问要求看作条件,题肢(四个选项)看作结论,利用逻辑思维,推理题干主旨、设问要求和题肢三者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简单而言,选择题就是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正确选项可以体现题干与选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其他三个选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之间属于非逻辑关系。因而在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思维,从图1 中可看出,在判断题干与选项之间正确与错误的逻辑关系时,其判断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充分利用题干中所体现的时空,进而关联该时空下对应的阶段特征,据此建立逻辑关系;②抓住题干历史情境中的关键词句,准确概括题干主旨,进而与四个选项进行关联比对,建立逻辑关系。要熟练掌握以上方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精选近五年高考真题,依据图1 所示逻辑思维导图,通过绘制逻辑框图的方式反复训练,熟能生巧。具体而言,在历史选择题解题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引导学生构建逻辑框图,进而提升选择题的正确率:

一、利用主干知识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

历史选择题的功能之一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二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发展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此类型试题时,应紧紧围绕题干所体现的时空,帮助学生快速回忆所学知识,归纳、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如:

例1.(2019·全国卷Ⅱ·32)公元前5 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从能力要求而言,此题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的能力。试题以古希腊哲人探讨的主题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对公元前5 世纪以前和以后哲人探讨主题的不同进行辨析,理解苏格拉底等哲人对古希腊哲学的贡献。

依据题干情景、时空、设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

据图2,可以直观看出,公元前5 世纪前、后,古希腊哲人探讨主题的不同——公元前5 世纪以前突显宇宙本原,公元前5 世纪以后突显人文精神。据此,比较四个选项与题干设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直接得到正确答案为C 项。

充分利用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再通过逻辑思维导图加以展示,可大大降低试题的难度。但这一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围绕主干知识进行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所以,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从知识生成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时空观念的重视与强化;②核心历史概念的解读与拓展;③历史事实之间的关联与逻辑;④重要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与梳理。

二、利用题干历史情景关键词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干呈现的主要方式是创设历史情境,考查学生对史料中有效信息的全面、准确、合理解读,对阅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此类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历史情境中关键词句的提炼,通过关键词句,概括题干主旨,在明确设问指向的基础上,与四个选项建立逻辑关系,确定正确答案。

例2.(2019·全国卷Ⅱ·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本题考查学生在全面解读题干材料的基础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要求学生提炼出题干主旨信息,结合时代特征,建立知识逻辑关系,进而解释秦国能完成大批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

根据题意,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

此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以果究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题干中“秦国能够完成”,此处的核心关键词为“能”,通过逻辑结构示意图可更加直观地体现。如果能准确提炼题干中这一关键信息,依据逻辑关系,再结合时代特征,则可直接推导出答案为D 项。

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是历史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解读史料的关键在于读懂“有效信息”,这一过程的逻辑思维含量很高,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特别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和创设的原因。因而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处理史料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学会思考,学会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重视对史料解读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处理史料的基本路径和思路,如例2 中所采用的方法——充分利用题干历史情景关键词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

三、利用简易图示表达题干所体现的历史现象

因为历史试题情境创设的素材和形式多样,所以有些试题中史料冗长且逻辑关系复杂,有些试题中多个历史现象夹杂且线索繁杂,更有多项数据并列且部分项目相互交叉、重叠的情况。对于此类试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自己熟悉的图示,将复杂的信息简化,题干信息越简单明了,正确率就越高。例如:

例4.(2019·全国卷Ⅱ·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所学阶段特征,对明清时期大商人资本快速增长的现象进行合理解读。题干中信息繁杂,有时间、数量的变化,要认识这些变化中的关系和实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坐标轴的方式呈现题干现象。例如,把题干所体现的历史现象(大商人的资本),用简易坐标轴(横轴为朝代,纵轴为资本额)构建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4:

图4

通过图4 可以直观看出,设问语中“这”的表现为从明朝到清中期大商人的资本迅速增长。再结合设问语中的“清代中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C 项符合题意。明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且实行闭关锁国,所以B 项错误。材料强调商人的资本增长,不能推出商人的地位发生改变,因而A 项不符合题意。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是在明中期后,并非从清中期开始,故D 项错误。

总之,针对当下的高考要求,一线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学科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让学科素养融进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不断发掘。要实现这一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逻辑框图的运用是培养逻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日常的试卷讲评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利用自己熟悉的逻辑框图表达题干信息的主旨,进而提升一轮复习的效度。

猜你喜欢

框图题干示意图
数字算式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算法框图的补全
基于图表法构建《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知识网络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三定两标”作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