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2019-10-21赵夕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依从性常规用药

赵夕凤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11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用药、饮食、运动遵医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引入,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缩短其血糖控制达标时间。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其康复效果存在密切关联[1],而患者依从性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这一状况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需加强适宜护理方法的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常规组(54例)和干预组(58例)。常规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63.1±3.7)岁。干预组男27例,女31例;年龄(62.9±3.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1)多样化健康宣教。依据糖尿病患者的文化程度、糖尿病严重程度等信息,制定多样化健康宣教方案。具体宣教方法为:问答式宣教:以快问快答形式,评估糖尿病患者对正常血糖值范围、运动预防方法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未及时答出或回答不完善的问题,纳入后续健康宣教内容,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状况。典型案例式宣教:结合既往糖尿病护理经验,选择经典糖尿病管理案例,通过介绍典型病例经按时用药、调控饮食、规范运动后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经验,提高其遵医行为。2)遵医行为效果评估。通过与糖尿病患者的频繁沟通、交流,了解糖尿病患者在用药、饮食、运动方面的遵医行为状况。对于表现出依从性低下,甚至是不依从的患者,纳入重点干预范畴。而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则可将糖尿病基础健康知识宣教作为后续护理重点。3)针对性干预。对于依从性不足的糖尿病患者,经沟通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其依从性不足的原因,针对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本组26例患者因不重視规范用药、调节饮食、规律运动重要性而表现出依从性低下,对此,邀请依从性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为其现身说法,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进而改善其遵医行为。本组12例患者因自制力不强、自律性不足而出现不依从行为,对此,向患者强调遵医嘱用药、控制饮食及规律运动对纠正血糖代谢紊乱的意义,帮助患者理解遵医行为与病情康复之间的关联,进而提高其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的遵医行为状况;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常规组用药83.33%、饮食81.48%、运动遵医率75.93%,均偏低。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3.33%,较干预组低。见表2。

2.3 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生活质量

常规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8.96±1.75)d较长,生活质量(64.23±5.17)分偏低。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康复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既往糖尿病管理经验证实,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运动及饮食方面的遵医行为整体欠佳[3]。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为:糖尿病患者对遵医行为重要性认知不足,加之护理人员未采用适宜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进而影响其遵医行为状况[4]。

护理干预是一种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标的方法,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流程为: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选择适宜的健康宣教方法,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现状,找出依从性低下的患者,并参照患者依从性不足的原因,实施针对性宣教[4]。

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优势为:1)提高遵医行为。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多依据自我总结经验开展健康宣教,单一的健康宣教措施,难以确保糖尿病患者能够按照正确的用药规范、饮食控制方法及运动预防方案调整自身生活状况[5]。而相比之下,护理干预方法则可在运用多样化健康教育纠正糖尿病患者错误认知的基础上,经评估依从性、分析依从性不足原因及针对性干预流程,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6]。本研究显示,干预组用药98.28%、饮食94.83%、运动遵医率91.38%,均高于常规组(P<0.05)。2)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护理干预可缩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的原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异常主要与糖代谢机制紊乱有关,引入护理干预方法后,这一方法对患者用药、饮食及运动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纠正其糖代谢紊乱状态,因此,接受护理干预的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较短,为(6.79±1.69)d。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效果的改善可减轻其痛苦,由此可认为,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依从性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护理干预进行纠正,以提高其遵医行为,并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文科.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1):170-171.

[2] 赵璐.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152-153.

[3] 刘慧莉.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304-320.

[4] 郭洪霞,常志杰,赵丽军,等.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9):53-54.

[5] 赵新凤.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8(21):2752-2753.

[6] 常小霞.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6(06):1017-1018.

猜你喜欢

依从性常规用药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常规之外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破常规 获巧解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