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对预测慢性肾病肾性贫血的价值

2019-10-21苏含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临床指标

苏含

【摘 要】目的:关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对于预测慢性肾病肾性贫血的价值探究。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肾病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研究对象的甲状激素状况进行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甲状腺旁腺激素为(67.22±15.72)pmol/L,对照组为(21.32±11.28)pmol/L,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观察组角度进行分析,CKD分期为1期和2期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旁腺激素为(56.25±12.418)pmol/L,明显比3期、4期、5期患者更低,而且分期为5期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病肾性贫血患者会存在有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状况,主要表现为病情越严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越高,因此可以将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作为临床对于慢性肾病肾性贫血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临床指标

慢性肾病肾性贫血在临床上主要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针对性治疗,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进展,严重的状况下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2]。现如今临床证实患者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会参与到患者的慢性肾病肾性贫血的发展当中[3]。最近几年,随着对于病情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甲状旁腺激素和肾性贫血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为有效提升对患者诊断的价值,预测患者病情的相关状况,降低临床的死亡率,本文作者主要分析甲状旁腺激素检验结果和慢性肾病肾性贫血病情发展的关联,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本文选择82例慢性肾病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2例来本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同样为4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5.2±11.4)岁。对于本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为患者采用CKD进行分期,82例患者当中,1期和2期患者35例,3期患者20例,4期患者15例,5期患者12例。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研究对象排除存在器质性病变,排除血液透析时间不超过6月,本文排除存在中途退出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入院以后均进行静脉采血,血液采集标本大约为2mL,需在半小时之内送检。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放置在离心机当中,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离心10min取出,并且去上清液,检验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电化学发光仪进行检验,对于血液当中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值进行评估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值的检验状况,对于本文观察组患者,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值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于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值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注: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甲状腺旁腺激素为(67.22±15.72)pmol/L,对照组为(21.32±11.28)pmol/L,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統计学意义。从观察组角度进行分析,CKD分期为1期和2期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旁腺激素为(56.25±12.418)pmol/L,而3期患者为(92.54±23.54)pmol/L、4期患者为(302.52±142.36)pmol/L、5期患者(356.82±159.27)pmol/L,1期和2期患者明显比3期、4期和5期患者水平更低,而且分期为5期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慢性肾病肾性贫血是慢性肾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现如今临床对于这种病情,通常选择血液透析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基本上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但也有相关文献认为,慢性肾性贫血患者在治疗时需要积极进行早期干预,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病情的死亡率[4]。针对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对于慢性肾病肾性贫血患者在预测方面的价值,分析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对于该病症的意义。

国内有研究认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能够导致患者红细胞活性大大降低,这样会对于红细胞造血能力产生一定的阻碍。同时因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增高,使患者红细胞通透性相对升高,两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通过临床研究可以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能够导致肾性贫血患者的病情严重化,而且是一个主要的因素[5]。这种状况基本上能够证实上述研究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会直接参与到肾性贫血患者病情的发展当中。通过本研究的调查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从观察组患者内部进行分析,病情分期越高,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也就越高,相互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本上说明患者的慢性肾病肾性贫血越严重,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也就越高。还有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慢性肾病之间的关联较为密切。

综上所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患者会存在有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状况,主要表现为病情越严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越高,因此可以将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作为临床对于慢性肾病肾性贫血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方芳.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对预测慢性肾病肾性贫血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5,(02):127.

[2] 吴红梅,杨雀飞,何彪.甲状旁腺激素早期预测非终末期慢性肾病贫血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05):665-668.

[3] 赵长军,骆磊,刘永风,等.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与慢性肾病肾性贫血的关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0):90.

[4] 侯小静,张玉峡,张国胜,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改变与激素疗效关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72-73.

[5] 李玉柳,王华.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保护素改变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09):653-656.

猜你喜欢

临床指标
清化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指标及胃部症状的价值
高尿酸血症对IgA肾病的影响研究
肠内营养支持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
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结石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VAS评分的影响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分析
不同剂量甲强龙用于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变化的研究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