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CT在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应用

2019-10-21林春云高玉强孙之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锥形盆腔误差

林春云 高玉强 孙之鹏

【摘 要】目的:分析CBCT在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4例接受调强放疗的盆腔肿瘤患者,以CBCT完成放疗首次摆位。结果:首次摆位不同方向的误差分析结果显示:Y轴(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小,为(1.2±0.4)mm,且44例患者在该方向上均无>5mm摆位误差形成。结论:CBCT用于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可控制摆位误差,实现精准放疗。

【关键词】

CBCT;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近年来,放疗技术应用经验的增多使得精准放疗逐渐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治疗的主要要求。在精准放疗的要求下,调强放疗逐渐在盆腔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得到普及。为了减少放疗对盆腔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需做好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控制[1]。目前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确保盆腔肿瘤患者临床靶区外放边界的准确性[2]。为了分析CBCT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44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调强放疗治疗的44例盆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首次摆位均采用CBCT完成。其中,宫颈癌21例,结直肠癌16例,其他盆腔肿瘤7例。

1.2 方法

于CBCT引导下,完成盆腔肿瘤患者的首次摆位:1)仪器。体部定位复位架;瓦里安Clinac iX型号直线加速器;32排螺旋CT模拟机;锥形束CT(含机载OBI系统)等。2)模拟定位。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指导患者取适宜体位(16例结直肠癌患者取俯卧位,28例宫颈癌及其他肿瘤患者取仰卧位)。以热塑体膜固定于盆腔肿瘤患者体表,待热塑体膜冷却、硬化后,取盆腔肿瘤患者体表平坦且呼吸幅度小的位置做标记。参照热塑体膜于体部定位复位架上以CT模拟机完成复位,以三维标记线标记。选用CT模拟机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依据患者肿瘤类型确定。如本组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CT增强扫描范围均为腰3至肛门口下部10cm处。扫描图像传输至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3)靶区勾画及摆位准备。由放疗医师利用治疗计划系统中的图形资料,勾画放疗靶区,并由物理师完成调强放疗治疗方案的设计。参照盆腔肿瘤患者模拟定位体位,开展复位操作。复位合格标准:治疗床三维激光灯的“+”标记与热塑体膜表面的标记完全重合。经检查无误后,行CBCT扫描。4)图像处理。以锥形束CT扫描,参数设计:扫描模式:半扇形;扫描范围:182°~178°范围;层厚(重建):2.5mm;像素矩阵:512×512。分别经盆腔肿瘤患者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行CBCT扫描。本组44例患者的CBCT扫描时间为48~71s,平均扫描时间(59.2±3.8)s。系统自动配准完成后,人工检查各层配准效果,如检出不满意层,手动微调校准,直至两者匹配完全满意为止。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处理盆腔肿瘤患者的数据。

2 结果

经CBCT扫描分析,44例盆腔肿瘤患者首次摆位各方向的摆位误差状况为:Y轴方向摆位误差最小,为(1.2±0.4)mm,而Z轴方向摆位误差最大,为(4.7±2.4)mm。见表1。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盆腔肿瘤以宫颈癌、结直肠癌为主。相对于部位肿瘤而言,这类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治疗的难度体现为:在摆位过程中,可能因患者的呼吸作用形成较大的摆位误差,进而影响放疗治疗的安全性。

与常规放疗方法相比,调强放疗主要参照患者肿瘤靶区的解剖关系、靶区三维形状、要害器官之间的关系,减少照射野内的正常组织或器官面积,确保照射剂量充分集中于患者肿瘤病灶处。这种放疗技术的出现有效改善了传统放疗治疗的副作用,但由于受到盆腔肿瘤特殊性的影响,控制摆位误差仍然是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临床主要借助影像学技术的扫描作用,减少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可用于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影像学技术类型较多,如CBCT、兆伏级EPID等[3]。相对于EPID而言,CBCT在盆腔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优势为:1)减少摆位误差。CBCT可减少盆腔肿瘤患者摆位误差的原因为:实施调强放疗前,可利用CT获取的肿瘤大小、形态等信息,与经计划系统重建的病灶三维影像进行自动匹配,精确发现肿瘤中心位置及其他位置信息的三维误差参数[4],以此为依据,重新进行调整,进而为精准调强放疗提供支持。本研究显示:首次摆位中,本组44例患者X轴、Y轴及Z轴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1.6)mm、(1.2±0.4)mm、(4.7±2.7)mm。上述数据充分验证了CBCT在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中的应用优势。其中,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与盆腔肿瘤的呼吸变化有关。2)图像匹配功能较强。CBCT支持自动匹配及手动匹配两种模式[5]。为了提高匹配效率,减少误差,当医师获得常规检查获得的图像资料及计划系统重建的三维图像后,可利用CBCT的自动匹配功能减少工作量,并通过逐层对比,确定匹配不当的部分,再次进行手动匹配。3)减少调强放疗的副作用。将CBCT与治疗床配合,盆腔肿瘤患者摆位的旋转误差、线性误差均可得到良好控制,提高计划CT体位与治疗体位之间的匹配性水平。对于盆腔肿瘤患者而言,CBCT的引入可在促进精准放疗目的实现的同时,减少盆腔肿瘤周围组织、器官受到的损伤。此外,与EPID相比,CBCT在控制肿瘤患者放疗摆位的肉眼引发偏差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6]。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精准放疗,可于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引入CBCT,以促进盆腔肿瘤患者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沈恩龙,时飞跃,陈飞,等.CBCT在盆腔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4):142-143.

[2] 李楠,南永剛.盆腔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24):20-21.

[3] 刘利彬.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EPID测量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之间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2016:2.

[4] 马翔,茅冬俊,姚家红,等.CBCT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28(04):114-115.

[5] 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对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外放PTV边界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8,42(07):708-709.

[6] 廖希一. 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D].福建医科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锥形盆腔误差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The true courage真正的勇气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吗?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盆腔积液怎么办
精确与误差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压力表非线性误差分析与调整
叩拜顶级胸衣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