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26例分析

2019-10-21冉季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栓塞妇科血栓

冉季红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妇科手术后26例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疾病患病率与发病时间、年龄、及疾病类型因素有关,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疾病患者血脂水平高于无栓塞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多发于恶性肿瘤患者,与年龄、疾病类型及发病时间、血脂水平有关。因此,手术前后要给予针对性干预,及时诊断、治疗,降低疾病发生率。

【关键词】

妇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因

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不断发生变化,临床妇科手术率逐年上升,且常伴有术后并发症,尤其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回流障碍性疾病,因血液在静脉内凝结不正常,导致血管完全性、不完全性堵塞,主要包括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1]。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症状尚不明显,仅伴有轻微疼痛、肿胀等症状,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疾病逐渐变化,易导致肺栓塞,病发后常表现为休克、抽搐、极度焦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要提高诊断率,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本次研究对本院妇科手术后26例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病因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妇科手术后26例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6.35±5.14)岁。全部患者中7例宫颈癌,6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外孕,7例卵巢癌,以其中12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时间妇科手术后17例未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塞症的患者,将其作为参照组。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6.22±5.08)岁。其中8例宫外孕,9例子宫肌瘤,5例子宫脱垂。比较两组年龄、疾病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疾病类型、基础疾病、年龄、发病时间和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和未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血脂指标情况相关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血脂指标情况,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相关性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与年龄、疾病类型、发病时间有关,数据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方式无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血脂对比

对照组各项血脂指标均低于研究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在临床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据数据研究显示,妇科手术后,因女性盆腔解剖结构处于特殊性位置,易引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状,并多发于患者下肢[2]。女性身体结构中生殖器官、膀胱、静脉血管等分布相对复杂,但又彼此连通,致使盆腔组织周围出现血流缓慢等情况。再加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受到壓迫,阻碍下肢静脉循环。

本次研究对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病因分析得知,诱发疾病的主要与疾病类型、年龄、发病时间等因素相关。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机体内不同器官均一定程度上产生退形性改变等症状,血管弹性明显下降,且血液黏稠度逐渐增高,因此,老年人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病率相比于青年人群高。据相关研究显示,运动量减少、体质量增加也会导致疾病病发率上升,基于此情况,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加强适量运动,具备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可对高黏稠血液起到改善效果[3]。同时,恶性肿瘤也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患者体内所具有的单核巨噬细胞得以激活,使其抗凝因子得到释放,导致体积长时间在高凝状态下[4]。且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时间相对较长、难度大,病变切除范围广,加大对血管壁的损伤。此外,本次研究还显示,术后时间长短也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手术后15d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发期,分析其原因与患者术后的快速应激反应相关,由此表明,减少手术时间,有助于减少血管损伤,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血脂指标对比方面而言,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良性肿瘤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均比对照组高,此结果表明,高血脂也是引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因此,在采取降血脂类药物时要以他汀类药物为主,避免脂质沉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风险[5]。总而言之,针对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及时诊断,治疗,并根据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多发于恶性肿瘤患者,与年龄、疾病类型及发病时间、血脂水平有关。因此,手术前后要给予针对性干预,及时诊断、治疗,降低疾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吴月丽.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10):115.

[2] 辛宇.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53.

[3] 杨凡,何彩莲,吴解清,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6,23(11):1656-1659.

[4] 王黎明.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6):81-82.

[5] 邵丽英.妇产科术后5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8):54-56.

猜你喜欢

栓塞妇科血栓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动脉瘤栓塞手术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