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分娩中应用价值体会

2019-10-21赵海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栓塞出血量胎盘

赵海燕

【摘 要】目的:体会介入治疗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分娩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晚期产婦28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两组产妇均采取剖宫产术分娩,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止血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明显优势,经计算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分娩中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

介入治疗;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剖宫产;应用价值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临床针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主要采取剖宫产手术,但由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极易导致产妇发生出血事件,因此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加强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分娩中的介入治疗研究,减少产妇出血量,对确保产妇生命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本次本院将介入治疗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分娩中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28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晚期产妇,将其依照奇偶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0±2.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5±2.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均采取剖宫产术分娩,在术中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止血措施,待胎儿肩部娩出后,根据术中产妇出血及胎盘植入等情况,给予产妇局部缝合及宫腔填塞等止血措施,必要时则采取血管结扎及子宫切除等;给予观察组产妇(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取平卧位及行硬膜外麻醉。在产妇腹部行5cm左右手术切口,对皮下组织和肌肉进行钝性分离,将子宫切开取出胎儿后,对产妇胎盘位置及胎盘植入子宫肌层的情况进行检查,确定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首先对产妇双侧骼内动脉进行穿刺,对双侧骼内动脉注入适量的栓塞剂直至双侧骼内动脉完全栓塞,并切除发生植入的胎盘,最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处理。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妇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记录对比。新生儿Apgar评分的总分值为1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新生儿肺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记录显示,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较少,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记录显示,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其中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率仅为14.3%(2/14)例,产妇出现的产后切口感染1例,产妇未发生发热、出血、弥散性血管性凝血及肾功能损害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1%;对照组产妇子宫切除率为57.1%(8/14)例,产妇出现的产后出血1例,产后发热1例,弥散性血管性凝血1例,切口感染2例,肾功能损害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42.9%,经计算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000、4.7619,P<0.05)。

2.3 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对比

记录显示,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数据相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2。

3 讨论

前置胎盘是产妇常见的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附着在宫颈口,导致子宫下段肌层薄弱,从而降低肌纤维弹性及子宫收缩力,极易导致产妇出现胎盘剥离面渗血及胎盘粘连等现象,因此增加了产妇分娩的风险[1];而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更增加了对产妇及胎儿健康的威胁,胎盘植入主要是由于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极易导致产妇发生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及感染等危险症状,不仅增加了剖宫产分娩的风险,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以往临床针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在剖宫产分娩中主要采取注射缩宫素、子宫按摩、局部缝合、宫腔填塞及盆腔血管结扎等止血措施,但止血效果并不理想,一旦止血失败,则必须采取子宫切除,因此使产妇丧失了生育能力。相关研究表明,针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分娩中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其止血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风险[2]。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止血迅速、安全性高及止血效果佳等优点,通过对产妇双侧骼内动脉内注入栓塞剂,使双侧骼内动脉完全栓塞,并在手术中将发生植入的胎盘切除,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3]。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分娩中应用价值较高,对减少产妇出血量及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坤琼,杨红兵,熊莎莎.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23-24.

[2] 朱晓童,孔祥,郑英.介入治疗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分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02):240-243.

[3] 杨亚培,毛丽丽.介入治疗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5):110-111.

猜你喜欢

栓塞出血量胎盘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动脉瘤栓塞手术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
谈“手剥胎盘”莫色变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胎盘大补靠谱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