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9-10-21李春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阻塞性通气呼吸衰竭

李春影

【摘 要】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每组患者为4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时候分别落实常规治疗方案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以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心肺状况和血气状况进行比较,本研究的无创正压通气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临床治疗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病症,这种病情在临床表现的比较严重,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是存在气流受限,而且为完全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会随着病情发展,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情况[1-2]。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特别是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所以基于此,本文作者主要选择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每组患者分别为45例。本研究常规治疗组当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为(72.5±11.4)岁;本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当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73.4±10.8)岁。两组患者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合并呼吸衰竭,诊断符合病情的诊断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首先落实常规治疗,为患者进行治疗时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并且为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做好解经平喘等相关的基础干预,还要有效的选择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纠正患者的酸碱紊乱状况。对本文的常规治疗组在治疗的时候主要选择采用呼吸兴奋剂进行干预,为患者根据微量泵将呼吸兴奋剂对患者进行持续泵入,泵入时间维持在8~12h。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本文的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在治疗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案进行治疗,为患者根据呼吸机的实际情况进行无创正压通气,选择连接鼻或鼻面罩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对于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备用频率,并将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3~8L/min,初始呼气正压值设置为:2~3cmH2O,呼气正压值设置为6~8cmH2O。需要促进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可维持超过90%的水平之上。治疗的过程中,初始呼气正压值需要维持在2~7cmH2O,呼气正压值需维持在12~22cmH2O。为患者进行通气次数大约为3次,通气时间为每次间隔8h,持续为患者治疗1周。在接受通气治疗以后3d,为患者落实血气分析,并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干预后的心肺状况和患者干预后的血气状况进行评价并作比较,心肺状况主要观察患者的FEV1% Pred、FEV1/FVC等相关指标;血气状况主要观察患者的PaO2、PH、PaCO2、SO2等相关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本次研究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患者的心肺状况,本研究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FEV1% Pred、FEV1/FVC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本研究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分别为(35.2±16.5)%和(40.5±14.3),而常规治疗组分别为(51.7±20.6)%和(55.4±14.3),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无创正压治疗组为(18.2±3.4)d,常规治疗组为(33.6±6.3)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血气状况,本研究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

3 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主要是气流受限,治疗的关键是对患者进行机体通气,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改善[3]。临床常选择药物治疗方法和机械通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目的就是促进患者机体氧和效率的提升,帮助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状况的改善,使患者的呼吸疲劳得以缓解。采用有创的通气方案对于这种疾病治疗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脱机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关性肺炎,加重患者的危险性[4-5]。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无創正压通气方案对于患者治疗的效果,从结果中可以证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意义。这种治疗方案上机操作也比较简单,可以间歇使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综上所述,临床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郑权,唐菊梅,黄勤,等.舒利迭与无创通气联用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5,09(01):36-38,41.

[2] 金巍,徐靖华,刘建光,等.舒利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6):5085-5087,5144.

[3] 姜俊广,王海波,陈树伟,等.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6,22(01):167-170.

[4] 万小兵,陈宇洁,陆海英,等.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09):96-98.

[5] 耿慧琴.舒利迭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08):91-94.

猜你喜欢

阻塞性通气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