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0-21刘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失语症有效率中风

刘琳

【摘 要】目的:对中风失语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20例中风失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患者。两组患者采取的是基础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拜阿司匹林和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有31例患者显效,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4例患者无效,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共有26例患者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临床中治疗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平均是(172.43±7.88)分;对照组的评分是(160.23±7.37)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中风失语症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临床中有效率高。

【关键词】

针灸;中风失语症;临床效果

根据研究显示,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和人口老龄化,饮食生活习惯变化有紧密联系,中风失语是主要表现,中风失语患者的生活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使用安全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非常重要[1]。中风后,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手足瘫痪、无法行走、无法言语。在中医角度来看,该疾病是因为火气瘀滞于五脏,导致了脏器的功能失调。现代西医认为,失语是因为病灶直接或间接对大脑半球语言中枢产生了影响,导致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根据研究显示,针灸头部穴位,能够让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对患者的中枢神经进行刺激,直接或间接的让患者的语言功能得到恢复。此次本院就120例中风失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的120例中风失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共有68例男性患者和5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是30岁,最大是76岁,平均(61.32±7.33)岁。全部患者都满足中风失语的诊断依据[2]。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针120m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西药治疗:桂哌齐特针320mg静脉注射,1次/d。针灸处方:百会、神庭、廉泉、焦氏头针言语区,且头针留针6h;配穴:对于有肢体障碍患者配肩髃、肩髎、外关、曲池、合谷、风市、环跳、阳陵泉、悬钟、足三里、昆仑,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配哑门、完骨、风池,对于有构音障碍者配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的语言功能良好,能够正常的沟通;有效:患者意愿表达较好,偶尔有理解障碍;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或更加严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说明本次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后,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手足瘫痪,无法行走,无法言语。在中医角度来看,该疾病是因为火气瘀滞于五脏,导致了脏器的功能失调[3]。现代西医认为,失语是因为病灶直接或间接对大脑半球语言中枢产生了影响,导致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根据研究显示,针灸头部穴位,能够让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对患者的中枢神经进行刺激,直接或间接的讓患者的语言功能得到恢复。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百会、神庭、廉泉、焦氏头针言语区作为主药的穴位,有些患者的血液功能得到了恢复,语言中枢缺损损伤情况得到了改善,能够促进相关的神经细胞的恢复。对舌体部位进行刺激,具有逆向刺激的效果,让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如果有构音障患者,可以针刺玉液放血,该穴位在舌下系带附近,通过针刺可以让患者的舌部痉挛症状得到改善,让患者的舌部结构和功能逐渐的恢复,针刺放血还能够促进血流变化,让患者的恢复速度提升。

此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有31例患者显效,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4例患者无效,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共有26例患者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临床中治疗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平均是(172.43±7.88)分;对照组的评分是(160.23±7.37)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结合运动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让患者的语言功能得到恢复。总而言之,针灸对中风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金輝,易满,姜迎萍,等.针灸联合中药组方对中风失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11):2401-2403,2407.

[2] 吴宏,许光,曾科学,等.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07):1323-1326.

[3] 周益凡,姜迎萍.近五年中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4,32(06):79-82.

[4] 张小罗,李秀彬,王位,等.眼针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9):1036-1039.

[5] 唐梁英.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272-273.

[6] 周益凡, 姜迎萍.近五年中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新疆中医药, 2014, 32(06):79-82.

猜你喜欢

失语症有效率中风
失语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很有效率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高压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失语症中的应用效果
失语症
My Father
中风后偏瘫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