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9-10-21兰俊美单瑞琴

关键词:创业创新大学生

兰俊美 单瑞琴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得到普遍关注,而关于特定专业大学生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进行了简要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培养意义,提出关于高校层面培养财经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习近平總书记重视人才,大力倡导创新、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潮推动着创新性经济社会的转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其能力的培养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关注。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对比其他专业,更靠近经济型社会,更应当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担负起更大的责任。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突出领导者,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一、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与其他专业相比,除了同样缺乏创业初始启动资金之外,财经类专业也有明显的缺点:学生往往学多不学精,更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操,缺少创业实践锻炼平台,更多地停留在创新创业课堂、创业知识分享、创新创业大赛等客观片面且大多为虚拟场景的层面。大部分学生都眼高手低,只是熟知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真正的创业战场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二、培养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存在能力的欠缺,但他们在创新创业方面仍具有压倒性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与还处于学习金融经济知识阶段的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他们已经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距离真正成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只缺乏一些辅助培养。基于社会角度而言,相比于培养其他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疑更具效率,可以有效减少社会成本的损失,加快培养人才速度并使之快速投入社会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易培养,更应当被重视,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探寻方法与途径,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教育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的目标。

三、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分析

(一)创新创业意识的深度培养

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融合,组建共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的教师团队,建设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创造学生“想创业、懂创新”的新风尚,营造全面创新创业的氛围;最终实现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目的,转变他们的创业观念或增强其创业意愿,为创新创业构建充足的思想准备。

(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化提升

高校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学生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该类专业以往的创新创业情况、当今的创新创业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课程、专题课程、创新创业知识分享讲座、创新创业竞赛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结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三)创新创业实践的系统完善

学生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高度创新创业意识之后,学校应当提供完备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速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积极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思想能相互碰撞、融合,迸发出全新的灵感,不同思维的合作促使学生思维多元化转变,在小组讨论中,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二是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全新创业实践模拟平台,除常规的宣讲会、创新创业大赛、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提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或提供虚拟资金让学生操作,为大学生提供“真实”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三是高校与企业积极合作,实现直接接轨,搭建人才输出通道。

四、结论与启示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是创业主体中的重中之重,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化培养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财经类高校应当从大学生意识入手,优化提升学生能力,积极构建实践平台,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国家也可以做出政策倾斜,优先培养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社会效率,最终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12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3]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4卷传统语文教学研究: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256.

[4]邵明明.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综述.

[5]刘芸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财经类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导论,2019,(02).

[6]褚治广,史伟.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7]吴晗,刘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商论,2019,(03).

[8]马丽霞,孙睿,胡杨峰.“互联网+”背景下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J].经贸实践,2017,(02).

猜你喜欢

创业创新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