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中创作中的温情现实主义例谈

2019-10-21张维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例谈现实主义小说

张维维

摘 要:所谓的“温情”也是就小说的写作目的与情感基调来说的,不以批判社会,反映尖锐矛盾为目的,回归正常生活的一份宁静,情感上驱除一味的冷峻,展现应有的温暖。

关键词:小说 创作 现实主义 例谈

一、注重文学的娱乐性

徐訏是比较注重文学的娱乐性的,但是他所讲的娱乐并不是指文学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而是指一种调剂身心与精神的作用,是指精神的享受。所以文学不应只是批判社会,摇旗呐喊,即使是艰苦的岁月,特殊的年代,生活也尽是笼罩在硝烟之下,人们也拥有着自己的感情与意念,也有着相对来说平静、安详的生活,这些不应为文学的创作所忽视,文学不只是变革社会和揭发黑暗的代言,也是滋养幸福与阳光的地方。徐訏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样一种理想,呈现了一种温情现实主义在我们眼前。写于1945年的小说《春》就诉说了这样一种温暖。故事发生在一个因为战争而退到后方的报社编辑部与一个乡村小卖部之间的故事。战争时期的人们为战争所累是在所难免的,小卖部从战前的大店面变成了现在的小店面,儿子去当兵,女儿也因此不能读书,但这没有影响后方的人们获得生活得欢乐与宁静,编辑部的人员没有落跑的狼藉,乡村小店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平添了几分生意,生活一片生机盎然,从头至尾都不见战场的硝烟,虽然我们从小店阿姨女儿的话语中得知她有一位在战场的哥哥,并且随着情节的发展得知她的哥哥已经战死沙场,但哀伤的思绪并没有浸泡后方家人的心,在这里,痛失亲人的伤痛被徐訏淡化,男女爱情的萌芽却呼之欲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成为了爱情的红娘,如小说题目一样,他们从相爱到结婚,到处都是春的气息,不管是获得爱情的杨先生和董小姐,还是周围的田野乡间,仿佛都在沐浴春光,战时的不悦在此时完全被隐蔽了。杨先生酒后去寻佳人的时候,连美好的月光都无法吸引他的目光,他的心里只有急促地数着脚步: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十七,十八,十七,十八,十七,十八,……一百十七,一百十八,一百十七,一百十八……数到一百十八,他抬头是那可爱的小屋。”

这里是作者的妙笔,反复无数个十七,十八,并不是杨先生酒后糊涂,而是董小姐今年正好年芳十七,快到十八,数字是情人间无尽的思念。脚步也是走向幸福与欢乐的脚步。他们的婚礼也伴随着春天的脚步:

“是春天,月光在绿茵上显得是流动的,微风来时,起了深浅的漪涟,踏着泥路,酒后的大家都很兴奋。新郎新娘走在灯笼行列的中间,她今天穿着新作的棕色的旗袍。衣料就是杨送去的,非常合身。皮鞋也是杨送的,月光灯下还闪着光。”行走中的婚礼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虽然是黑夜,却也不是寻不到一丝光亮。生活得羁绊并不能挡住人们前行的脚步。这里所建构的世界不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作家最善于营造的血和泪的人生,同样的反映真实的人生,徐訏笔下有泪水也有欢笑。有人性的自私、卑微和愚昧,也有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他的笔下充满着小职员、农民、学生、逃难的人们、因爱生恨的杀人犯、甚至是赌徒,但无论他们在堕落的深渊里怎样挣扎,灵魂的褶皱里始终却掩藏着人性的光辉。写于1932年的短篇小说《本质》是一篇很特殊的作品。这是徐訏创作伊始的一篇作品,小说以浓厚的哲理气息为氛围探讨了生活中最为现实的问题——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小说中大名鼎鼎的史教授的千金史小姐爱上了并不对自己感兴趣的樱桃红脸男子——殷湲,他认为爱情的本质不外乎物质的欲望,于是对爱情并不热心,史小姐每日为了他心力憔悴,伤痛处总是伏在父亲的臂膀里哭泣,这深深刺痛了一位父亲的心,史教授于是费尽周折,利用自己的威望帮助殷湲实现作家的梦想,以拉近与其的距离,最后竟然在宴席上用激将法迫使殷湲答应与史小姐的婚事。在整个的过程中史教授始终运用自己的声望与权利在为女儿谋利,但徐訏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位让人厌恶、谋取私利的小人,相反,读者看到的只是一位深爱着自己孩子的父亲以及他对女儿无尽的爱。是这样的情景迫使这位父亲做出无奈的行动:

“然而史小姐回家以后,常常是沉默,哭倒,哭倒在父亲的手臂中,于是电风扇旁,藤椅上,野鴨绒靠垫上,啤酒汽水瓶的旁边,她又开始一阵一阵地哭起来,她父亲又是一阵一阵地安慰她,劝她,……这样,一直到天变了色,她父亲叫听差打电话,到学校,到衙门,到银行,到朋友的地方去告病假,或者是去毁约。”

在这篇小说中徐訏所要表现的是一位面对女儿的痛楚与泪水而满心伤痛和无奈的父亲,一位善良的但有着些许私心的老者,这不禁让我们在跟随小说思考人生这里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一丝心酸与亲情的温暖。

二、平缓化的处理

徐訏的现实主义小说还把故事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冲突做了平缓化的处理,情节发展中很少有晴天霹雳般的突发事件,而多是水到渠成的流线式发展,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情致,正如林语堂在形容中国人时所说的那样如果雨点打在头上时你不躲开,你会发现这些雨点是很美丽的,少了几分理念上对于时代的评论或者抱怨,多了几分生存的宁静。有人曾这样评论徐訏:“与五四运动早期知识分子强烈的破坏情绪不同,徐訏以一种健康宁静的态度、博大的心胸、超脱的情怀来写中国,中国便在他的笔下变得可爱起来。”也许这是对徐訏温情现实主义小说最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汪守德.苦涩而温情的现实主义写作——重读陈怀国的中篇小说《农家军歌》[J].神剑, 2015(6):110-113.

[2]周景雷.温暖的现实主义——关于范小青近期的短篇小说[J]. 南方文坛, 2008(2):84-87.

[3]李镜如.张贤亮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4):7-16.

猜你喜欢

例谈现实主义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