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罗生特精神在加强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2019-10-21杨勇民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价值

杨勇民

摘 要:罗生特精神在加强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中具有宝贵的价值。罗生特精神能够引领理想信念,培养感恩意识,激励勤奋学习,示范敬业奉献,砥砺艰苦奋斗,启发全面发展。

关键词:罗生特精神 医学生 职业道德 价值

当代医学生要成长成才,需要学习继承前人创造的医学文化知识,也需要学习继承前人创造的精神境界。有一个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由于我们宣传工作忽视的原因,一度有些被人们遗忘,但是我们回顾起他,就会被他那传奇的人生所吸引,为那荡气回肠的精神境界所折服。罗生特短暂的生命1/5的时间在中国,陈毅元帅称他为“活着的白求恩”。罗生特精神对于我们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至今依然具有珍贵的价值。

一、理想信念的引领

一个人有了理想的翅膀,才会飞翔而使生活富有意义,理想化作了坚定的信念,才会有顽强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罗生特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不单是因为他医术出众,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不管身处何种困苦的境地,都一直在为正义、为人民、为美好的生活、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惜生命地去奋斗。还在奥地利时,他就像他母亲一样乐于助人,同情病人。在集中营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面临死亡的囚犯们。罗生特来到中国上海后,靠着高超的医术有了丰厚的收入而过上了优越的生活,但是他参加了波兰进步记者汉斯·希伯负责的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希望到新四军中去工作。他除了救治新四军、八路军伤病员,还设身处地地去医治患病的普通百姓,他用自己高超的医术一次次地使病人转危为安。他用中国革命理论武装自己,这从他以后在解放区的讲话、文章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信仰的是中国革命的纲领和理论,他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1942年,罗生特提出入党,经陈毅和钱俊瑞介绍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当代医学生主流是好的,总体上是想成长为为人民去除病痛的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但是总有少数医学生,意志消沉,学习无力,纵情玩乐,自私任性,金钱至上,破坏学校纪律,甚至违反国家法律。这些医学生的不良表现,都是因为心中失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罗生特这个举目无亲、身患重病的外国人,他在中国忘我工作、告诉了一个医学生应该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

问题。

二、感恩意识的培养

感恩是一个人应该必须具有的宝贵的良心,它是一个人对自己得到的恩惠和关爱的认可和感激并给以的回报。有了感恩,家庭伦理秩序才得以维系,有了家庭伦理秩序的维系,才有社会的团结融洽,由此扩展开来,才有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没有感恩之心是对一个人有没有道德的最基本拷问,感恩是一种最基本品德。感恩是一种人生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罗生特同中国人民一起打击日寇,也是他对中国救命之恩的回报。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身为犹太人的罗生特被关进了集中营将近一年。在集中营,他深受摧残折磨,差点丧命。他双臂冻伤,肋骨被踢断,牙齿被打掉,肾脏受伤。在犹太人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中国的上海向他们敞开了生存的通道,罗生特和他的弟弟约瑟夫就是“远东大逃亡”的三万犹太人中的两个。参加新四军、八路军,以其出众的医术为他们服务,是对新四军、八路军极大的援助。我们知道,就是他治疗了罗荣桓的肾病。

由于“90后”医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很少,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感到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得一切理所当然,因而自私任性是他们普遍的性格特点。他们对待父母不懂得疼爱,对待同学不懂得关心,对待学校和老师不懂得感恩。罗生特很好地给他们上了一堂如何感恩的课。

三、勤奋学习的激励

医学直接关系人的康病安危,因此它需要医学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地学习,勤奋刻苦地钻研。罗生特从小就天资聪慧,学习突出,他至今还被沃勒斯多夫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们所崇拜,他的图片被挂在沃勒斯多夫中学走廊的墙上。1921年,罗生特被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医学系录取。1928年,经过勤奋攻读,他以优异成绩被授予泌尿科、妇科综合医学博士学位。以后他到犹太教协会医院等医院行医,1934年罗生特被授予泌尿科助理医师,后来他和妹妹施苔菲在维也纳开办诊所。他医术精湛,经常免费为困难病人治病。拉道夫医院给罗生特的证书这样评价:“他是有特殊的才能和知识,尤其是有人道的,十分敬业的特点。”罗生特治病都是精心研究,医治了很多难病。来中国后,有些病人的寿衣已经做好,坟墓已经挖好,罗生特还是把他们从坟墓里拉了回来。他为山东省的女参议员彭葆仁成功地完成了在济南、青岛等大医院都难做的乳腺癌切除手术。消息传出,四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请罗生特治病。

罗生特勤奋学习的精神为当代医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当代医学生应当克服在学校没有目标、懒散好玩,沉迷于谈情说爱、贪图享受等毛病,以将来成为良医的标准激励自己,学习钻研业务知识,不辜负国家的培养。

四、敬业奉献的楷模

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因此需要有悬壶济世的大爱胸怀。一个医生尤其需要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挽救生命。部队为了罗生特的安全,让他到离前线较远的诊所、医院。他坚决不同意,要求到前线抢救伤员。他说:“将士上战场,白衣战士上前方,这样才能打胜仗。”[1]为了给伤员全部做完手术,他不休息,来不及吃饭又去查房看望伤员。罗生特医术高超的消息传出后,乡亲们也不顾路途遥远,扶老携幼把病人送来找他诊治。罗生特来者不拒,早起晚睡给人诊治,顾不上休息。他说:“医生不能坐在家里等病人,应當主动去找病人、发现病人。”[2]他治好了西辛庄房东的准备埋掉的患病不省人事的儿子张月芹。罗生特还为很多妇女治病治伤和接生,是“妇女病人的救命菩萨”。他为陈毅和张茜的儿子陈昊苏接生,他救治正准备后事的桑庄村难产的朱身英,使其母子平安。

罗生特从医的生涯,就是在救死扶伤岗位上真诚至性的敬业奉献的示范。当代医学生面临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中国医疗卫生大发展的好机遇,要练就精湛的医术,修成高尚的医德,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有所作为。

五、艰苦奋斗的砥砺

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异常落后艰苦,罗生特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迎接了各种困难。1943年,为了给罗荣桓治病当他来到山东省沂蒙山区后,艰苦程度是他难以想象的,吃的是硬得难咬的高粱、瓜干煎饼和难以下咽的地瓜窝窝头,住的是低矮的草房,由于农村把人和牲畜的粪便做肥料,弄得蚊虫乱飞咬人。部队给它配备了马,但他用马驮医疗用品和伤员,自己和八路军战士一样步行。有一次他得病发烧,就让别人把他放进井水里降温,然后再去给一个孩子看病。他组织医护人员就地取材,用竹片制造镊子,用牛油、羊油配置成土凡士林,用牛皮纸涂上胶代替胶布,用树枝、高粱秆等做夹板。他建议举办华中卫生学校、山东军区卫生学校,为我军培养了可贵的医疗卫生人员。沂蒙山区人以最原始、最淳朴的方式接纳了罗生特,罗生特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快乐,他消瘦了,但是眼睛更亮了。

当代医学生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多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根本过不了艰苦的日子,经受不了困难挫折。很多人并不珍惜美好生活,有的甚至挥霍浪费,浪费——毁坏劳动成果,这是一个人道德腐坏的开始。我们知道,中国梦的实现靠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罗生特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当代医学生要不断地砥砺自己。

六、全面发展的启发

罗生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多才多艺。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罗生特自幼喜爱音乐,他嗓音洪亮,喜欢唱歌。在新四军中,他为《反法西斯进行曲》谱曲。这首歌曲活泼明快,富有战斗力,大家都很喜欢。他很喜欢油画,比较欣赏西班牙画家戈耶和荷兰画家伦布朗的油画。罗生特富有政治热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他年轻时就参与反对纳粹的活动。他还会写诗、文章,《我们是中国青年》就是他的作品,诗中充满了中国青年与法西斯敌人战斗到底的激情。他在《郁积的仇恨》《山东印象记》等文章中,告诉了世人纳粹德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和消极抗战,看准了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真正抗战并必将胜利的趋势。罗生特采访了陈毅、罗荣桓等很多人,都留下了手记,打算出书但没有实现。

很多医学生在中小学是单纯啃书本长大,进入大学后玩电脑和手机成为他们唯一的兴趣。医疗卫生人员尤其需要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医疗卫生是一项独特的工作,救死扶伤特别需要人文关怀和情感。看罗生特治病的故事,我们仿佛就看到是罗生特的医术、灵性和人文情感在給人治病。当代医学生需要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黄瑶,张惠新.一个大写的人——罗生特在中国.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43,58.

猜你喜欢

医学生职业道德价值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