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和不管的平衡

2019-10-21宋福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宋福琴

摘 要:孩子出现问题行为,不是因为缺少爱,缺少管,现在社会几乎没有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爱和管。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打着爱的旗号的管,夺走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严管下期望与结果的反差,告诉你在南辕北辙。科学的爱,才能找到管于不管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爱的管教 南辕北辙 科学的爱

四十岁的时候,我选择再一次做母亲这个角色。集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妈妈”“老师”于一身。感觉压力倍增。虽然当过一回妈妈了,可是觉得自己不是很称职,老大虽然三观很正,可是一些生活习惯很糟,学习能力很差。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开始我的学习之旅。尹建莉老师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樊登老师推荐的《正面管教》《不管教的勇气》纷纷进入我的视野。内心真是汗颜,但更多的应该是内化和感悟。由于对老大太多的期望和管束,在她小的时候还好,高中阶段出现严重叛逆,所以我现在深深反省的就是找到管与不管之间的平衡。

一、打着爱的旗号的管,夺走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爱”其实是一个很难的字眼,包含很深的智慧。打着爱的旗号的管教,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十几年前,刚刚当上妈妈,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孩子的。于是,事无巨细的为她想着方方面面,衣服鞋帽的事我为你准备好,吃穿我来做主,房间我来收拾,于是,孩子大点的时候,觉得该她自己动手做事的时候,发现她什么也不会,即使你怎么唠叨,怎么督促,怎么生气都无济于事。仔细想想,孩子错过了自己尝试、试错,自我成长的机会,你现在再来要求她,她当然不会做。这次,我不在事无巨细地为二宝准备一切,而是给她时间,给她机会,可以把事情做得慢一些,可以将东西做得烂一些,让她在自己的一次次尝试中慢慢学习,慢慢成长。这样的尝试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尝试,喜欢试错,相信在这一次次的过失之后,一定是自我的成长。

把这样的想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以往的经验中,对于字词的掌握,同学们一定要写个五遍十遍的,才能记住,特别是记忆力差的同学,写错的词语,重复个十遍二十遍是必须的。于是,抄写词语是一定会留的作业。可是,收效甚微,不会的同学不会的词语越来越多,无论你怎么跟他着急,他依然不会。而现在,我会告诉他们,今天把这课的生词练会,看你的能力,看谁记住的最多、最好。把主动权交给了他们,我发现那些原来错词一堆的同学,写上的越来越多。脸上显现出更多的喜悦和自信。原来,他们更喜欢主动学习。现在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学习的奴隶。让自己的爱更有质量,是我现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严管下期望与结果的反差,告诉你在南辕北辙

那不管教是否就意味着,做个自由的妈妈、自由的老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需要做得更多的是认可和唤起。我刚开始工作时,满腔热忱,是一个非常 “负责任”的老师。我不接纳学生的错误,甚至不允许他们犯错,我害怕自己不是一名好老师。但现实是:错误时常围绕着我,我成了一个焦虑的老师。当学生犯了错,我总是大声呵斥、批评、甚至恐吓,以为这样他们一定会怕,然后就会改正。

记得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男孩子,由于其家长忙于做生意,只管他吃饱穿暖,在学习上却对他放任不管,而他又是一个生性贪玩、活泼好动的孩子,才二年级他就时常有不交作业的情况。对此我很担心,常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问他、批评他,想让其他同学也知道一个学生是不可以不交作业的。我还严厉地威胁他:“下次再不交作业我就把你交到教导处!告诉你,三次进教导处你就等着被开除吧!”我的恐吓还是吓到他了,每次我拖他去教导处时,他都哭着向我求饶说不敢了,下次一定改,可事实并没像他保证的那样,没过几天他又没交作业。我又故技重施,慢慢地,他好像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我说要带他去教导处时,他居然不再反抗,去就去吧。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黔驴技穷了,不知所措。此时,害怕的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自己了!

期望与现实的碰撞,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师。我爱我的学生,他们好像并没有感受到;我认真负责地教授我的学生,可我無法掌控学生的成绩,我认真教她却不认真学,我根本无法在这个问题上负责任。南辕北辙的我,收到当头一棒,告诉我该醒醒了。让孩子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我只是一味要求,一味严管,不在乎孩子内心的感受,不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去做。不去唤醒孩子内心的渴望。孩子们分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当然就负不起当负的责任。

三、科学的爱,找到管与不管的平衡

爱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无条件地接纳。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的爱是有条件的。比如,家长就爱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而我以前最爱说:“再不做作业就不要来上学了!” “你们这样,我不当你们的班主任了。”在潜意识中让孩子觉得只要表现好,认真学习,父母和老师才爱自己。第二,爱里面的责任。我们爱孩子,爱学生,常常忽视对孩子自己本应尽的责任的培养。很多时候孩子们会认为,学习或做作业是为父母或老师做的,他们成绩好是为了让父母和老师高兴。

后来,我把人和行为分开来,犯了错要接受犯错的后果和代价,但并不是我不爱你这个人。孩子知道并感受到你无条件地爱他这个人后,再管教他就容易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老师、家长给孩子的管教是对的,而他们却不能接受。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在犯了错误被惩罚完后,我都会主动和他们和好,孩子们犯了错误被惩罚后,我会主动跟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不是老师恨你们才处罚你,这是你自己行为的后果,老师这样做是想帮你。

按照生命成长规律照看如花草般的学生,无条件地爱他们。有时浇水,有时施肥,有时修枝剪叶。允许他犯错,鼓励他去经历苦难,我把孩子成长的责任还给他们,我的担子轻省多了。现在我越来越享受我的工作。我知道精神上的富足比金钱的富足更重要,有能力、有智慧去爱我的学生是我一生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