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初探

2019-10-21范奂垒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范奂垒

摘 要:翻转课堂为推动高中课堂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翻转”和学情未充分“掌控”的无效“翻转”现象。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建构教与学的流程,将传统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过程进行翻转。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当前信息技术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重技术训练而忽视素养培养,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此,笔者就目前在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探讨。

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彻底“翻转”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实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的“翻转”。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教学形式由 “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学会释权,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探究。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很多老师还是不放心学生的自学行为,“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观念促使老师把学生学习方向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教学范围内,希望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结果尽管课堂形式改了,但教学实质依然是老一套。

二、翻转结果:新的学情没有得到充分“掌控”

在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老师为学生的课前自学只提供了一段微视频,没有其他任何辅助材料,学生对教材掌握情况也只是基于这段视频的观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回答毫无方向性。另外,在课堂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仍然抓住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不放,害怕学生的质疑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了解,也只是走过场式地问一下,教师对新学情的了解不能准确触及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掌控”不了新学情,结果自然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1]

三、结合校情研究探索

因此,笔者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例,在调查我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班级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时间达一学期。从而探究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适用情况。最终笔者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图形图像的加工》生成典型案例,得出相应结论。

在最后调查阶段,对实行传统课堂的学生制定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动机较高,有70%左右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是感兴趣的。这说明信息化时代,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認为学习信息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但学生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满意率却不高,在授课方式方面有39.7%的同学表示不太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有 56.1%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表示不认同。这是因为目前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是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主。有 49.7%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比较匮乏。[2]

另,针对实行了翻转课堂的班级,制定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得出以下分析:

1.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态度

有 72.9%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兴趣,有 14.9%学生认为一般,只有12.2%的学生感觉不满意。经过访谈了解到这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够高,学习时感到压力,从而对此模式不太满意。因此,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及时地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学生学习压力。

2.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看法

学生反映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比较丰富,有68%同学对学习资源表示很满意。翻转课堂教师提供给学生非常丰富的资源,供不同需求的学生使用,学生可以根据任务挑选对自己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要注重提供资源的丰富和多元,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3.学习效果

有28%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有 35%同学认为自己通过翻转课堂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此看来,翻转课堂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帮助的。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时,应该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信息技术主要为人们生活和学习服务的,因此学习信息技术,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3]

结语

根据以上研究可发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确有其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者技术背景差距大、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全体学习者需求等问题;其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而在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树立翻转理念、突出生命“在场”的意识,并做到如下几点:

情境化。我们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训练时更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游戏活动、竞猜活动等。在情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全身心投入,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达到提升技术素养的目的。

独立性。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创作、解决问题的时间。只有当学生能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系统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纵深化。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教师需树立大信息技术教学观,引导学生向学习内容的纵深处探究。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师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问题的解决,如果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王芳.翻转课堂,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2013,(6):20-21.

[2]李树培,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3):9.

[3]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3-6.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