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张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张妍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将比较教学法合理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意义与原则两方面分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重点讨论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一、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语文课程从比较性的角度分析可归类于比较文学,其主要研究以及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比较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寻最佳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是比较教学法的核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的比较教学法有着开放性、多元性、探究性的特点,开放性是指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手段具有系统开放性,多元性与开放性是指对每一篇文章都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地解析。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如下:第一,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对比较教学法的原理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师可以结合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水平将比较教学法与多元化教育融合到一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1]

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的主要原则

1.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比较教学高效应用的基础,主要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选用的比较性文章是相似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关联,若是将没有任何可比性的文章形式化地整理到一起进行比较,会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2.深刻性原则

深刻性原则是指用来进行比较阅读的文章一定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能选用一些过于肤浅,流于表面的文章作为比较素材。深刻性原则的核心是学生要学会抓住同类事物的联系,并且也能够快速且精确地找出其区别,进而得出理性的分析结果。

3.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明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课上的应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此类教学方法的教学要点,而是要学会应用比较教学法来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综合能力制定与之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而增强学习的能力与成绩。

4.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整个语文阅读比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地位,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2]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进一步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比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1.创设阅读情景,以同一题材的不同文章为主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学生引入的某一特定情景,在情景中运用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条理清晰地分析文章,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取同一题材的文章作为比较素材,带领学生领略不同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七年级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描写不同的季节景色,教师可以选取两篇以“秋”为主的文章《秋天》与《天净沙 秋思》,应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并体会文章情感。学生们通过比较阅读可以看出诗人马致远是以顿挫有致的方法描写秋天的黄昏景物,并以寓情于景的手段充分体现出异乡游子的秋思之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解析诗句,使学生能够明白其意思进一步创设出黄昏时的情景,在情景中继续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而作家何其芳所写的诗文主要以优美的语句描写了缤纷多彩的农家秋景,字里行间都散发出一种舒适、和谐的气息,教师带领学生赏析诗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绘制出美丽的秋景图,在秋景中深入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3]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在比较教学法学习到阅读的技巧,教师也可以选取美国作家狄金森的《秋景》加入比较素材,使学生可以找出同类文章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体会到每一位作者对秋天不同的思想感情。

2.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以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为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将比较教学法与评价体系结合到一起,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信心。教师可以选用同一作者在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以及不同时期下所作的不同文章,找出文章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充分体会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情感。[4]例如,在“杜甫诗三首”的阅读教学中,这三首诗是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其第一首诗是杜甫在读书时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不惧困难险阻的气概以及卓然独立的豪情壮志,另外两首都是诗人在为官期间所作,都表达了作者厌恶战争、忧国思家的情感。教师可以按照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小组,针对每一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習能力强的小组要通过合作交流以及参考课外资料对三首诗进行深度分析,能够进行翻译并理解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可以主要让学生理解诗句大意,并及时提出表扬,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信。最后,教师再将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重点讲解学生遇到的阅读困难,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比较教学法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遵循比较教学法的原则,从创设阅读情景、以同一题材的文章为主,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以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为主等方面做起,将比较教学法出充分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坤义.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8(04):18-19.

[2]徐琳.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86-87.

[3]魏胜祥.谈比较教学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4):125.

[4]陈海霞.陈海霞“对比阅读”教学法[J].潍坊学院学报,2013,13

(06):80-81.

猜你喜欢

比较教学法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泰勒公式与泰勒级数的比较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