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课的兴趣培养

2019-10-21齐鑫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美术小学农村

齐鑫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很难形成持之以恒的探究热情和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农村小学由于其自身的地域差别、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许多农村孩子在美术知识、审美能力、作品创作、艺术素养等方面与城市孩子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个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共同的心愿。

关键词:农村 小学 美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方式不但在美术课堂上,在很多学科都应用得非常广泛,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利用想象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思维。现有的教材中美术图片信息量不大,很难引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尤其是欣赏环节中相关美术素材往往比较匮乏,因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美术教材进行合理补充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丰富的图片素材,将学生从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增加对视觉对象的感性认识,在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例如,二年级《大树的故事》一课,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哪些小动物是大树的朋友,增强同学的感性认识,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展示许多经常活动在森林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同学们创作内容丰富的《大树的故事》。除了图片资料的应用,视频、音频的引入,也是美术课中创设情境的很好的手段。例如,三年级《会动的线条》中,教师可以运用播放不同旋律的声音,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律动,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线条的律动带给我们的美感。

二、运用绘画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天性活泼,尤其喜爱游戏,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体会到同游戏一样无拘无束的乐趣,那么学习兴趣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激发。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把美术的学习过程当成开心的游戏,把线条、色彩当成一种用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感情语言。让学生在喜欢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美术活动。例如,在三年级美术《水墨游戏》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我国水墨画大师齐白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会水墨画时感受墨韵的“五色”之美。通过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再对用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尝试后惊奇地发现,墨色可以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改变,而且在毛笔的作用下产生浓、淡、干、湿、焦等独特的墨韵变化可以使得普通的墨色变得十分神奇好看。学生可以用墨点和墨线中添画的方式想象出新鲜有趣的形象。“大的墨点像荷叶、小的墨点像浮萍;长的墨点像树叶、短的墨点像昆虫;圆的墨点像小花、扁的墨点像蔬菜”,引导孩子们完成一幅幅小小的水墨习作。

三、深入生活就地取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正是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对艺术创作更感兴趣,创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农村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草一木很熟悉,因此农村孩子的美术活动,更应该有一个丰富有趣的创造过程。教师应该经常带领孩子们从身边的环境中去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媒材,并能根据农村农作物多的特点,采集废弃的树叶、溪边的石块、海边的沙土、路边的小花小草、卵石和树根等物品,从中挑选出可以利用的部分。利用这些废旧物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可以展现出农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体现孩子们淳朴的愿望和创造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美术兴趣的持续发展。例如,三年级《卵石的造型》一课,通过课前与孩子们一起收集卵石,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造型特点,根据小动物的造型展开深入的联想,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四、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发掘每个学生兴趣潜能

美术校本课程是对农村美术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发展特长的最佳方式。它可以把学生对学习活动内容的需求与教师的教学计划统一起来。不同的美术校本课程有不同的创作规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参加创作。国画校本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延伸。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每册书的教材中都把国画的学习引入了课堂教学当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体验中国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传统绘画形式的韵律美。但是,每学期都只有一到两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是不够的。国画校本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作用,对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更深入了解中国画的机会,真正做到跟着自己的兴趣走。版画校本课程,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但是在創作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的肌理效果,常常有不可预见的偶发性的特点,吸引学生不断探索。学生可以在印版、制版的过程中体会过程中的乐趣,在烦琐的制作程序的背后体验和品尝成功的乐趣。剪纸校本课、手工制作校本课等等不同的美术校本课程,使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美术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自己的情感信息与祖国传统文化信息的交流,喜爱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生活化的美术学习使学生兴趣更浓,也就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教育效果。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导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它激发出来。农村是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也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审美情趣的天然课堂,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都是激发兴趣的良好媒介。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有利条件,也要清醒认识与城市美术教育间存在的情境和办学条件的差异,注意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我们相信,在广大农村美术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学生一定会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美术小学农村
美术篇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