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学性的几点思考

2019-10-21沈雁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文学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沈雁玲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学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学性的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文学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西方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重视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学性的渗透,这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基于此,围绕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学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渗透文学性的主要意义分析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能力(2)文化品格(3)学习能力(4)思维品质。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知识的讲解,所以学生对英语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而这些只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对于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但是,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学性,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让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学生的文化品格就会得到提升。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欣赏指的是以文本为依托,但是却不局限于文本,它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这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来自教师,这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而如果教师重视文学性的渗透,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并鼓励学生带着批判性的精神去阅读作品,这样学生的分析评判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学生还会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这对于其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渗透文学性的主要策略分析

1.在教材中挖掘文学元素

在英语教材中,就涉及了许多的西方作家及其作品,那么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学元素,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些作品。教材中的这些文学元素有着丰富的文化主题,其文化价值也呈多元化的特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文本的深层含义,而不是停留于文本的表层翻译上,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性的解读,以促进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如,在《poems》这个单元中,主要讲述的是诗歌这一文学元素,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这些文学素材,鼓励他们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进行阐述。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阅读思考之中,就作品的深层含义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可以使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

2.在教学中拓展文学内涵

除了在教材中挖掘文学元素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课外文学作品供学生思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作品中的几大要素,那就是who,what,when,where,how等,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这几方面着手以理清文中人物的关系,了解故事的梗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展开阅读,对寻找文章的难点,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这样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推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如《The Cop and the Anthem》《The Last Leaf》等等,欧亨利的小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在其所著的《爱的牺牲》这篇文学作品中,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音乐家和画家的故事,这两个人都非常的热爱艺术,都在为艺术梦想而付出自己的全部,并且这一对恋人都相信,当你爱好艺术时,任何东西都可以牺牲。但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拮据,为了成就对方追寻艺术梦想,两个人都悄悄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当读到这里时,许多学生都非常的感动。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作品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就这对恋人的做法进行评判分析。如此一来,不仅完成了对作品的品读,也对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进行了锻炼,还帮助学生塑造了一个正确的三观。[2]

3.在表演或者朗读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文学情感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发现作品背后的情感素材,然后引導学生品味文章,去感受文章深处的情感。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去阅读作品,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介绍了著名诗人 Robert Burns,并介绍了他的诗歌A Red,Red Rose,诗人将自己心爱的女孩比作红玫瑰,将其比作一首悦耳的乐曲。在引导学生阅读这首诗歌之前,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了这首诗歌,然后邀请学生朗诵这首诗歌,最后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这首诗歌。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他们还能够体会到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对于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语

综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渗透文学性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要想实现文学性的渗透,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学元素;要适当进行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此外,可以在表演或者朗读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文学情感。如此一来,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也会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穆晓艳.关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学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89+246.

[2]张静华.如何借助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品质[J].英语教师,2018,18(16):35-40.

猜你喜欢

文学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