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分析

2019-10-21许燕群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创新教学情境创设

许燕群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家长逐渐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同学们思想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将情境创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 情境创设 策略探析

前言

现阶段,国内的小学几乎都开设了小学科学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由此看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探究思维与核心素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再加上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传统的素质教育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结合的教学模式向同学们渗透探究创新思维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文章通过简析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教学的意义,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教学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就宛若一张白纸等待着教师的描绘,因此,在小学课堂上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给学生渗透创新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是非常好的时机。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等容易被理解的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之下向同学们传达创新思想。如果说数学是一片大草原,那么教师就是雨后的甘霖,而学生则是这片大草原中的绿草,通过教育的灌溉同学们才能在这片草原中茁壮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将情境创设的创新教学方式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完成同学们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则更加简单易行。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以核心素养的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创新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能够从多方面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核心素养的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教学中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教师以学生的性格特征与需求为教学的前提,是同学们后天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1]。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既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策略

1.设置合理情境

数学的创新教学与核心素养学习不同于语文,它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继而发散自己的思维,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怎样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多设置一些适宜的场景,借助教学道具来使课本内容更加直观。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的“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图形,教师可以用卡纸剪出相应的图形并且鼓励大家也参与制作图形的过程。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使自己的创新探究思维得到发散。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合理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积极主动的探索。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乘法口诀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这一简单的乘法表引导同学们思考以前的数学家是如何找出这些规律并且把表格发明出来的。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意识到没有什么事物的发现与发明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逐渐被人们熟知,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科学发展观,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未知的思想品质[2]。这样一来,不仅成功地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还激发了他们创新探索的积极性。

2.增加数学课堂的实践机会

从本质上来看,小学数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做题计算方面也需要学生具有周密吸引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理解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學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与自主思考的机会。另外,在课后给同学们布置课外习题时,也要注重习题的动手实践性,同学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将自己在思考问题时的漏洞暴露出来,教师及时发现之后给他们予以正确的指导和纠正[3]。例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平均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在同学们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相互配合的意识,从而更加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让同学们意识到只有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才能将学习任务完成的更加完善,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4]。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的“立体图形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上课之前提前让同学们准备好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并且在圆锥里面装满细沙。在上课教学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将原本在圆锥中装着的细沙倒进圆柱中,并且仔细观察,发现占满圆锥的细沙却只占了圆柱整体的1/3。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除了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圆锥体积为圆柱体积1/3的这个概念以外,还能意识到实践与学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道理,从而养成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结合实践的良好习惯[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情境建设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情境创设教学课堂的意义,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费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87-88.

[2]魏秋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3]朱炳林.寻根求源创情境构建灵动新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

[4]郭成,陈红.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创新教学情境创设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