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9-10-21于海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于海英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关键组成内容,为了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师则需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教学,助力学生语文综合说的提升,而文章则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应用

阅读作为写作的关键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辅助培养,而许多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是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将阅读与写作融会贯通。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这一情况有所重视,在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要在阅读教学中良好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进而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的綜合运用能力。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内容在于阅读与写作,为了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则应当重视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结合,而这也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关注的教学难点。通过对语文教材内容展开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写作更加得心应手;而通过写作训练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便会掌握更加高效的阅读习惯,准确把握内容重点。[1]可见,阅读与写作存在密切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便是对两者教学内容关系的认可,唯有对文章内容有全面且充分地理解,才能够运用其中的写作技巧、内容素材去丰富自己所写的文章。如此看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读写结合环境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计读后感写作,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设计读后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阅读结束即刻记录自己内心情感变化的良好习惯需要教师以这种读后感写作的方式进行培养,从而慢慢引导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下意识地便会拿起笔记录心得,这也是其写作兴趣得以调动的表现。[2]

比如,在对《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选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泛读,对全文所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便可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去深入阅读,更加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作者所需要表达出的情感内涵。但文章全部讲解完之后,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卡罗尔的心情有亲身体会,便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小故事,之后结合阅读中对卡罗尔故事的感悟,将这些想法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出来。如此一来,通过设计读后感写作,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读后感的写作,也能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满,跳脱出过去不知所云的局限,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结合阅读文本进行仿写,发散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教材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是教师与学生获取关键教学资源的重要参考。为小学阶段的孩子编制的教材属于众多教育专家共同研究的心血,所选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考量,并且都蕴含着丰富教学资源。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这一资源载体,结合教材文章的内容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而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可尝试让学生结合阅读文本进行仿写,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

比如,在对《北京的春节》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者利用朴实无华的书面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种种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期间的人热闹与喜庆场面,进而表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因此,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便可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中的表达思路与手法,对自己家乡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以及会有哪些热闹场面进行仿写,从而抒发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仿写训练进行巩固,不仅对阅读文本内容及情感内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在作者的写作思路引导下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体验,灵活运用写作技巧

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应当高度重视日记写作训练,通过对生活体验的记录能够让学生的写作经验有良好累积。然而,小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内容可写的情况,要知道日记并非简单地将看到的人和事进行平白描述,而是要基于情感与情绪去探究事物内涵。所以,教师要意识到通过阅读去强化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让学生对生活点滴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与深刻的感悟,进一步实现读写结合。基于生活去理解阅读和写作,便能感受到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同样能够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技巧的运用能力。[3]

比如,在对《黄山奇石》展开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进行标注与记忆,尤其是其中的形容词、动词等,如“挺秀”“弯曲”“枝干蟠曲”等等,都是对黄山上奇特松树进行描写的词语。阅读教学后教师便可布置日记作业,要求学生周末与家长一同出去游玩,然后将游玩中的真实情感体验记录下来,此时学生日然而然地便会回想起阅读文本中的写作技巧与优美词汇,在写日记的时候便可借鉴使用,这一读写结合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实现同步提升,教师需要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通过学生阅读量的积累为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进而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为其今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玉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15-115.

[2]时林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方法探析[J].好家长,2015(21):63-63.

[3]杨海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53-5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