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

2019-10-21李莹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李莹莹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内容都与生活有关。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本文先围绕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主要意义,然后就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情境教学

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弱,而且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一、創设生活化情境的主要意义

1.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对照教材或者教辅书去讲解知识点,忽视了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之中,这使得许多学生感到数学学习非常的沉闷无趣,甚至使一些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过于理论化,而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如果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他们的探究欲望就会更加的强烈,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继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1]

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涉及到许多的定义、概念以及法则预算,这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困扰了不少学生的学习。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薄弱,他们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过多的讲解理论化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那么就会将知识更加形象地展现到学生面前,进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好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供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人民币的换算规则,并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鼓励学生使用人民币去购买自己需要的日常用品。由于许多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所以教师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

1.情境的创设应当立足于教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创设生活情境,若情境的创设与课本的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就会导致生活情境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使一些学生感到非常的茫然。故此,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内容来进行创设,而且要确保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所联系,如此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够被调动。

例如,在“周长的认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所了解,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围绕操作步行或者慢跑一圈,然后设置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去猜测下操场的长度。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然后他们就会认识到其实自己所走操场的一圈便是操场的周长。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量自己的腰围,看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学生就会非常的感兴趣,就会投入到先估后量的活动中,这样不仅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周长的概念,还知晓如何去测量周长。

2.基于学生生活来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创设生活化情境之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调查,以保证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否则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他们就会非常的迷茫。例如,在讲述到“小数的性质”之时,由于许多学生都曾经跟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前往超市或者菜市场购物,所以教师可以为他们创设一次购物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如苹果7.99/斤、黄瓜2.44/斤、香蕉3.08/斤、香芹0.99/斤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价格中的标签小数,如果将小数部分的“0”去掉,或者是将小数点后面的数值去掉,这些商品的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动?然后经过思考与分析,学生就会对这一课的内容更加的理解。这种基于学生认知能力所创设的情境,能够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简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创设实践活动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各项情况,然后让学生将这些数据统计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力合作,然后利用统计表或者统计图将这些数据统计起来。如此,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就会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结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在创设生活化情境之时,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创设,否则会让学生感到一种陌生感。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此,就能够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比翼齐飞,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雪萍.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9(15):8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