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育人中培养学生的习惯

2019-10-21郝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教育

郝丹

摘 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事事亲为是行不通的 ,抓工作要有轻重缓急。也就是把握全局。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育人,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的育人工作就是从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学习三方面着手的。

关键词:教育 培养 习惯

一、教会学生做人

欲教人成才,先教人做人。这是教师必须树立的一种“大教学观”。教会学生做人实际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要诚实、有担当。现在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变得懒惰、自私、冷漠,缺乏对家庭、集体的责任感。在家不孝敬父母,在校不尊敬老师,在班级里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不能遵守社会公德。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xx的妈妈含着眼泪对我说,一个周末的晚上,xx让她陪自己上山玩,快到八点时xx催她快点回家,因为他要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当xx觉得她走得慢了一些,竟然说出“你怎么不骨碌到山下摔死!”令她伤心不已。随后其他家长也反应孩子在家任性、不体贴父母……家长们纷纷要求老师帮助教育。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首先想到了用一篇文章《树的故事》先教育一下学生,于是笔者连夜把这篇文章作为一次阅读考试卷打印出来,第二天搞了一次考试。在试卷总结时,我就问题“你觉得文中的树像什么人?”让学生具体说说树做的事像父母做的哪些事?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交谈中,他们认识到自己就像文中的孩子,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没有学会感恩。于是,我趁热打铁,向他们推荐国学感恩小故事像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故事等,并在每周的国学诵读课上组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与交流,很多学生家长反应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事了,任性、自私的毛病也改了不少。我也从中午和学生一起吃饭的一些细节中感受到学生的变化。以前,饭菜一拿上来,有的学生总抢在前面,不管后边的同学是否也能盛到饭菜,一个劲往自己盘子里盛,宁可吃不了倒掉,从不考虑其他人。现在,他们能主动帮助老师分饭,让值周的同学先吃,饭菜不够时,互相匀一匀,抢着下楼添菜添饭。更让我感动的是,学生们看到我总是最后盛,竟然让我先盛、先吃。送菜盆、饭盆时要是看到我还没吃完,还能来问问我还添不添再送。孩子们已经培养出了友爱之心、感恩之心。

二、教会学生做事

做人的关键在于做事,在于有一种百折不挠,坚毅自强,做事就做最好的精神。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很难成才,担大任。

我们的学生做事时,往往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缺乏耐心细心。说到底就是习惯的养成不够。我们都知道习惯决定命运。因此,我在教育教学中,紧紧把握各种教育契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各种好习惯,学会做事。学生的习惯有很多种,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造成样样抓,样样松的结果。为此,我分期、分阶段的培养学生的不同习惯。首先,我从简单习惯培养开始,例如,我发现很多学生六年级了,可是自理能力却很差,书包、座位里书本无序,杂乱无章。我于是用了2个月的时间来训练学生自己整理书包、整理座位。做到每天有检查,每天有总结、每天有评比。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继续检查、评比,直到达到自觉为止。后来连我班的垃圾大王xx都把整理座位、书包当作了一种习惯。接下来,我又陆续培养学生课堂主动发言、回家主动读课文等习惯。我告诉学生,良好的习惯往往决定所做事情的结果,要把事情做好就要讲究方法,这也是一种艺术。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孩子疼爱有加,受不了打击和挫折。几天前,xx学生数学考试落题,考了62分,这让平时成绩很高的他受不了。中午吃饭时,竟坐在座位里,赌气不吃饭。同桌同学把饭给他盛好,放在他面前,他也一动不动。同桌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竟对着同桌大吼“要你管!”当时把教室里的同学吓了一跳。事后,我单独找到他谈心,他在平静后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经他同意后就这件事,开了一个班会,主题是“我们应学会怎样处理问题、怎样做事”像这样的讨论、献言献策我搞了多次,学生们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处理同学矛盾、与老师家长沟通的方法。在做事中塑造了人格。

三、教会学生学习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漁”。信息社会,一天不学就会落后。所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很天真,从不知道忧虑是什么,每天只知道快乐地玩耍,学习上也是漫不经心,根本不去想将来,学习得过且过,三分钟过后有时一塌糊涂。怎么办呢?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却是个难题。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朝秦暮楚飘忽不定,导致学习难以持久深入。正如有的教师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淘气的孩子,成也兴趣败也兴趣,让人欢喜让人忧。我采用的方法是鼓励表扬。通过鼓励表扬的确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滋生依赖或排斥,抑制鼓励表扬法的作用,因此在表扬的同时,我也鼓励会学习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不必谈很多,哪怕就一个字的记法、一类题的解题窍门等,对其他学生来说都有收获。学习吃力的学生是班主任要帮助的主要对象,我通过观察发现,对学习吃力的学生一次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过多,特别是他们不会的题,最好设计出一个坡度,分层次的分别放给他们,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内部学习动力增强,对于学习方法的接受就更主动,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另外,我还根据数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交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和方法。总之,让学生把学习变为自己的需要,有了积极性、有了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也就水到渠成。

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育人。即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有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教育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好习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