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19-10-21杨贺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中学生习惯教育

杨贺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师应该找到最好的方法来动员学生在教学中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动性 意识

当今社会知识飞速发展,人们接受来自很多方面的知识,而学生学习的学校内的基础知识在这些纷繁的知识当中显得那么的脆弱枯燥,而这些又是学生不得不学的知识,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些人生必需的知识而不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呢?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力量。学习主动性有内因也有外因,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因素,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很好的办法。

一、明确的学习目的

在众多的生活面前左右学生学习的事情太多,生活中的电子游戏、游乐场所、美食佳肴、影视剧作等无一不影响着现在的中学生,这些外在感观的刺激,味道的吸引不单中学生难以控制,就是成年人在这些诱惑面前有时也会抵抗不了。怎样有效地让中学生远离诱惑,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面对这些富有诱惑的生活内容而不为所动仍能坚持学习呢?学校家庭对学生學习意义的明确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有什么用,有多大用,当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作用,明白学习甚至于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之时,他才会在重视学习主动学习。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有奋斗的目标,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必须学习,才会使学生有长久的学习动力,才会主动学习。老师家长要对学生理想教育,如问他:你今后打算做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这一目标呢?让其明白今后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学习,从而使学生远离生活中的外在干扰一心读书。

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主动性最重要的内在力量之源,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也是教师家长的一项基本职责,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教育才是有效和成功的学校家庭教育。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自我学习,学习效果才会达到事半功倍。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可能缺乏纪律,经历了更多的“放弃无聊的事情,寻求娱乐”,所以他习惯于享受乐趣,适应高刺激的事情。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可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从小就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字画,所以在追求刺激方面经验较少,适应了低刺激,更习惯于坚持无聊。它带来的好结果鼓励了这种友好和无聊的习惯。结果,同一本毛笔书遇到了一个无聊的章节。前者倾向于在低刺激环境中盘旋。它花了两个小时在任何时候四处游荡。后者更加集中,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两者的印纹深度相差很大。学习习惯差的人在早期可能生活在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的人体验到延迟学习的乐趣,这使得突触形成习惯于延迟学习。相反,那些习惯了它的人可能会得到巨大的回报,每次他们采取立即行动。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应对,当下解决问题,从而使学习的主动性大受打击。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勤奋学习精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最终形成一种坚韧的学习性格,使学生一生都将受益。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兴趣,是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设计诱惑力的疑问、直观的演示、形象的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学习,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切记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习的奴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想象他们的成功,期待他们的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创设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学生对外在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认知,渴望成功,作为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在实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这一分层次教学的同时,通过精心搭建分组讨论、个人演讲、艺术表演、知识探秘等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习惯,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帮助他们在生活、学习、家庭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阻力或问题时,教师要做到百问不厌,精心辅导,积极鼓励、耐心解答,真正学会做学生爱戴的知心朋友,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和教师说真心话、心里话。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学阶段,在繁重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之下,让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家长老师对他们压力,使学生不为学习而愁苦,而为学习作快乐,真正学到人生的重要的文化知识。

猜你喜欢

中学生习惯教育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好习惯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