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9-10-21向彬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选择题高效技巧

向彬

摘 要:选择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规客观题型。地理选择题具有题量大、思维跨度和空间跨度大、综合性强、涉及核心考点多、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设问迷惑性强、图文背景材料既新颖又多样等特点。分值比重大,容易失分,有效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及要领,是非常重要而有必要的环节。

关键词:选择题 方法 技巧 高效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好的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应对高考复习更是如此,需要遵循实用性、适用性和高效性原则,对高考选择题常用解法、核心解法、独特解法进行归类总结,指导考生运用熟练而精准的解题方法、快捷的解题思路与恰到好处的解题技巧,不断提升解题能力和追求选择题得分率,才能促进考生实现高考。

一、正确认识选择题的重要性

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在高考试卷中呈现,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一份試卷得分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得分率。高考全国卷地理选择题11道,每小题4分,共44分;地理选择题以题组方式呈现,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设计2~3题;文科综合共有35题,其中地理11题、政治12题、历史12题,每小题4分,累计140分;所占分值高,难度较大。答案客观性强,选对则得4分、选错得0分;选择题好坏对文科综合成绩影响很大,最容易拉大高考成绩的差距;在试卷编排中,地理选择题位居之首,被称为“文综之王”,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比综合题更容易影响考生成绩。因此,熟练掌握选择题解题技巧与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规范性、实效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高考成绩。

二、了解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命制特点和趋势

选择题具有题量大、思维跨度和空间跨度大、综合性强,涉及核心考点多、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设问迷惑性强,图文背景材料既新颖又多样,注重情境创设,分值比重大,易得易失。故而有“得”选择题者统“天下”之说。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解读,总结得出选择题的命题趋势主要表现为:(1)淡化单纯知识记忆,注重思维能力考查;(2)重视读图析图能力考查;(3)更加注重细节知识的考查,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深度(4)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三、有效应对高考试题新变化

地理高考试题涉及到的教材包括《高中地理》必修1.2.3,选修地理《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初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需要熟悉教材中所有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无“盲点”;需要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不断总结与反思,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需要加强识图析图能力训练,深入挖掘图文信息,准确运用图文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关注时事及热点,联系实际生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去解决生活化的问题。

四、掌握选择题解答步骤和解题方法

1.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及要领

文综试卷因小题数目多、思维转换快、时间分配占有量少,很容易失分。因此有效掌握选择题解题步骤及要领,是非常重要而有必要的环节。(1)认真审读题意,“在问什么”。(2)明确题干要求,“想考什么” 。(3)分析题干条件和选项,“给了什么”。(4)运用科学方法做出正确选择,“回答什么”。

2.提高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地理11个选择题分布于四组图文背景材料中,多为“3+2+3+3”结构。如何从图文背景材料中快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是解读选择题的关键,获取信息要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做法是:第一,认真审题、排除干扰、找准关键词注意题干中易迷惑和导致粗心的关键字词,如“方位、最、首、不正确、错误”等;注意选项中绝对性字眼“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多数情况下其表述结论是错误的。第二,提取重要信息,适当作出批注将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圈起来或勾画出来,有利于在解题过程中利用批注的知识点去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学会画辅助图对于比较抽象的自然地理知识,尤其是区时、日期范围、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物影朝向及其长短变化等方面的试题,必须学会画辅助图来解答,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第四,先易后难,提高答题效率对肯定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在该选项旁打“×”,有利于集中精力看待其他选项;对不太肯定又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的选项,在旁边打“?”,可以安排在做完其他题目而剩余时间的时候,再来专心攻克“?”题目。第五,对应涂写答案在答题卡上与备选答案比对,确定无疑的应选答案;再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试题序号“小框”内规范填涂所选答案。

3.有效应对选择题的几种解题方法

比较实用的解题方法有图解法、排除法、优选法、逆推法 、代入法等。

技法一:图解法

添加辅助线增强图像直观性,适用于各种坐标图、等值线图和日照图等。

案例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就相同海拔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 500米B.南坡2 000米

C.北坡3 500米D.北坡2 000米

技法二:排除法

①排“错”法,把表述错误或与题干不符的选项排除;②排“漏”法,对组合型选择题极为适用,如果肯定其中某个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排除没有该项目的选项;③排“无”法,有些选项虽然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条件和要求无关,可大胆排除;④排正法,选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不相符,理应排除。

案例2:(全国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解析:材料中耕地面积在减少,但粮食总产量在增加。显然与A、D选项无关;改进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产量有保障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增加粮食总产量,满足我国粮食需求。正确选项B。

(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解析:选项A、B、C、D都符合黑龙江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但题目中问及的是商品率高,商品率=粮食生产总量÷粮食销售量×100%,这与地广人稀相关联,粮食生产量大,当地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少,输送到市场销售的粮食多。正确选项D。

技法三:优选法

(1)关键词突破;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会感觉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都符合题干要求。解答这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先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直接”“间接”“根本”等关键词;然后结合已知条件,将四个选项进行深入浅出的综合分析、鉴别比较,排除其中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得出正确选项。(2)优选熟项;个别试题涉及到的知识覆盖面广,而且有些内容并不完全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把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选出来。

案例3:(全国课标卷I)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题。

(1)景德鎮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 资金充足B . 劳动力成本低

C . 产业基础好 D . 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材料中表明景德镇是陶瓷古都,生产历史悠久,已成为全国瓷业中心,由此可推得景德镇产业基础条件好,生产协作条件好。正确选项C。

技法四:逆推法

常见形式有逆用知识、逆向推理、反证法等。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倒逆,选择出这一结果或结论的原因或条件。同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找好切入点,弄清“因”和“果”;第二,复查验证。将选好的答案带入题干中反复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技法运用提示: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其结论,进而推测造成试题中已知结果的原因有哪些(自然与人为原因),之后运用已知原理或结论,去对推测出来的各种原因进行筛选和判断,找出符合条件的原因,最后利用这个原因来推测验证已知结果。

技法五:代入法

1.代入验证法 选择一个比较特殊、自身特点非常明显的选项代入题干;检验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若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该选项;依此进行逐一排除,最终确定正确选项。 2.跨题代入法 对地理关联性选择题,直接从题干中推理出答案比较困难,这时就可以使用跨题代入法。可以先完成后面各题,将后面正确选项代入前面题目中进行逐项验证;或者前面题中的选项代入下一题中进行逐一验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排除一些选项,最后得出答案。

师生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上述解题方法和技巧,合作探究下列习题,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读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回答(1)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

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

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城郊地区发展了草莓种植园,可供城市居民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园内采摘草莓。草莓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下图所示),地膜具有保湿、保温、保土作用,地膜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容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回答(1)~(3)题。

(1)城郊地区的农民把原来种植粮食的土地改成发展草莓种植,主要是因为:

A.气候的变化

B.种植技术的进步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2)许多温室大棚种植草莓使用了黑色地膜,黑色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①增加土壤温差   ②提高复种指数

③减少水肥流失   ④抑制杂草生长

A.①④  B. ②③  C. ① ③ D.③ ④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碎块会导致: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的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③④

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玉器古国,新疆和田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玉器中心,玉器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揭阳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技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玉器生产基地,但是近年来,随着玉器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揭阳玉器产业开始向和田等玉器产地转移。据此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揭阳发展玉器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原料充足 ②能源丰富 ③政策支持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和田吸引揭阳玉器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环境优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便利

综上所述,考生拥有恰到好处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学习技能娴熟的表现,是一种学习机智,它对找出正确答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解题方法需要因人因题而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做到多法结合、灵活选用,才能达到省时高效。

猜你喜欢

选择题高效技巧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