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阅读

2019-10-21张凤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发展思维读书游戏

张凤英

摘 要: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一项调查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儿童6到12周岁阶段,大脑发育还未完成,对游戏怀有浓烈兴趣,学习模式可塑性强,记忆能力强。所以说游戏是低龄学生的一种主导性活动,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了解感知世界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游戏 读书 发展思维 能力

在引领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调动他们的阅读热情。引导他们在游戏中畅游书海,体会阅读的乐趣。

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统一使用的“统编本”教材特别强调读书习惯和读书兴趣的培养,教材中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等栏目正是这一理念体现 。温儒敏教授曾提 出:语文的功能就是培养读书种子。语文老师和家长要在开学初和孩子一起制定一揽子阅读计划,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一、在游戏中感受读书之乐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亲身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才会乐此不疲,读书也是如此。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在引导他们读书时,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读,在读中玩,在丰富多样的游戏中感受阅读的快乐。“我是故事小主角”是在引领学生读拼音读物时常用的一种游戏形式。学生读完一个故事后,先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然后把喜欢的这个人物变成自己的名字放到故事中,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把喜欢的人物换成自己喜欢的好朋友的名字,再把故事讲给这位同学听。这一角色的转变唤起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们在换角色的游戏中对故事中的人物认识更加深入,对故事情节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同时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演一演”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游戏,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和小伙伴进行表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例如在读《三只小猪》时先让学生读故事,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故事,然后评一评谁的表演最出色。最后引导学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在读一读、演 一演、 评一评、问一问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语言的感悟和体味,感悟到故事带给人的思考和启示。这种寓教于乐的阅读方式变被动的读为主动地演、品、悟,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在游戏中学习读书之道

1.画主线读懂故事

绘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阅读与绘画有机结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在带领学生读《三只小猪》时,先指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一起画一张故事发生、发展、结果的时间线,以此指导孩子弄懂故事的来龙去脉,再以配画的方式,给每一部分内容配上图画。这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就很到位了。长此以往,孩子们就明白了怎么样运用绘画去抓住文章的主线来理解文章内容。为以后学习画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准备。

2.在提问中读懂故事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学会提问是学生应必备的一种能力。在阅读游戏中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答小记者问”“我来问你来答”等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读完《狐狸和乌鸦》后,“小记者们”的问题耐人深思,学生们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小记者”问:乌鸦的毛明明很黑,一点也不好看,狐狸为什么偏说他的毛好看呢?同学答:狐狸是为了让乌鸦高兴故意这样说,乌鸦一高兴就张嘴说话,这样狐狸就可以得到乌鸦嘴里的肉了。“小记者”问:乌鸦开始并没有信狐狸的话,为什么后来就上当了呢?同学答:乌鸦一开始很有警惕性,但是后来狐狸一个劲地夸乌鸦,乌鸦就迷糊起来,心里一高兴就忘了嘴里的肉,所以就上了当。系列的一问一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故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学会了如何提问和阅读,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养成边读边思的读书习惯。

3.在对比中读懂故事

在儿童所喜爱的系列故事中,有很多相同的动物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老師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对全面认识同一角色。阅读了《狐狸和乌鸦》后,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狐狸的故事,再举行故事比赛后带领学生聊故事;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狐狸), 再聊聊自己喜欢哪个故事中的狐狸,为什么?在对比中,学生很快发现同样是写狐狸,有的故事中是在夸奖狐狸聪明,有的却是在批评狐狸狡猾。这是为什么呢?再引发深层思考,学生发现凡是狐狸动脑筋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做好事时就夸他聪明,凡是动脑筋做坏事时就说他狡猾。在对比中学生不但读懂了系列故事,还扩大了阅读的范围,懂得了正确全面的认识事物。

三、在游戏中发展思维能力

1.在游戏中发展想象能力

对于初入学的学生,阅读可以从听故事,猜故事开始。每天设置固定时间听老师、同学、爸妈讲故事,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的魅力。在猜故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丰富想象,感受分享的快乐。

为故事编前传和后传可以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感。如为《龟兔赛跑》编后传,孩子们异想天开,编的故事都十分的有趣。有的说兔子输的十分不情愿,于是重新找机会再进行一次比赛,这次兔子在路上发生了意外,兔子在路上看到了受伤的松鼠就把它送回家。这次虽然又没有得到第一 ,但是兔子很高兴,因为他帮助了别人。有的说,兔子再次和乌龟赛跑时,路上遇到了一条大河,可是兔子不会游泳,于是就绕路,可是却迷了路,乌龟得知后就去寻找兔子,最后他们成了好朋友。猜一猜、编一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在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低年级,故事配画的游戏就是思维导图的前身,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读《天鹅、梭子鱼和虾》的故事时,学生通过画图明白车为什么主纹丝不动,悟到了团结一致才会把事情做好的道理。阅读游戏不但能提升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入形式活泼的阅读游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拥有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发展思维读书游戏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让孩子在情境中学语文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