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9-10-21唐旭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翅膀想象信息技术

唐旭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學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教学,可以以直观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引导儿童体验生活,积极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想象 翅膀

一、运用信息技术,图文结合激发想象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来自对形象的感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图片,还有插图文本。根据这些文本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形象,使这些形象成为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支柱。学生们可以使用这些丰富的图片,用生动的语言准确而连贯地表达所感知和想象的东西。感知事物的图像是直观显示的,通过颜色、图片、声音等让学生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用特写镜头让学生掌握“荷花”“荷叶”“花苞”和“小莲蓬”,然后用全景图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描述荷花的美。根据自己的观察,有的学生说荷花的颜色多么美丽,有的说荷花的姿态多么美丽,从而准确地理解了“碧绿的”“嫩黄色”“挨挨挤挤”等词语的意义。通过学习单词和阅读句子,再加上像这样的图像,抽象语言符号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图像和具体的符号,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条件。在学习“荷花”第四节时,再次允许学生观察画面,用音乐启发他们在文字中展开想象。因为先前的课文有良好的铺垫,学生们的想象翅膀立刻张开,“想象”也丰富多样:“我面对这美丽的莲花,就像我在游泳池里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莲花。我们穿着雪白的上衣,碧绿的裙子,一阵风吹来……”这样,课文内容借助课件变成活生生的东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想象力的流畅性。

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的目的地。比如生字教学中,我会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自编儿歌或谜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枯燥的生字形象化、趣味化,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图像发展想象

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已有表象,因而他们的想象更具有随意性、跳跃性的特点。当我们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深入挖掘他们创造性想象力的潜力。例如,在设计课件时,可以省略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孩子在这一方天地里插上创造的翅膀,自由翱翔。

如“美丽的生命”一课中,教师播放一个小片,全方位展示美丽的动植物生命以及美丽的世界。播放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感受,学生说出了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因这些生命的存在而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这时教师又让学生做一个猜想,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了这些美丽的动植物,那世界会变成怎样呢?学生的创新欲望一下迸发出来,对无生命的世界做出了种种猜想,与刚才看到的美丽世界进行对比,从而感悟到生命是那么美好,不可或缺。

三、运用信息技术, 以实引虚放飞想象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根据某些词语(词、词)或图案(图表、图形符号、模型)的指示,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有一些困难或不可能的事情。学生们常常感到很难认识到这些事情,并且很难理解与这些事情相关的知识。造成这些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情境线索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除了设置结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种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可能只是模拟情况,但他们可以成为虚拟的和无形的。而变得更抽象、更复杂、更难理解的内容则是直观、肤浅、动态的内容,呈现学生的“想象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想象。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制造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维和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为了打破语文教学的“瓶颈”,教师必须加强引导和控制的作用,及时结合画面,创造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效完成阅读任务。教学采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提供欣赏中的思考和理解材料,有意识地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演讲和写作训练。

如语文课件“琥珀”提供了大量琥珀化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随意选择观察,进行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创新训练,极富童真童趣的想象故事,课堂达到了“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高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再造想象能促进以独特为特色的创造想象的发展。语文教材的编排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创造想象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事物动态化,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枷锁,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例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学生往往不满足课本上的翠鸟图片,希望能亲眼目睹翠鸟捕鱼时的情景,亲耳听到翠鸟清脆的叫声,此时我“雪中送炭”,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翠鸟的录像。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翠鸟外形描述的部分,画出翠鸟,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想象性思维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是否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水平。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求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种子在发芽和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和其他条件。在教学上,要营造自由、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的形象,为学生提取和处理表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想象素质的逐步发展,帮助学生发展出一双想象的翅膀,允许他们打开思想的闸门,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未来的学习中飞得更高!

猜你喜欢

翅膀想象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快乐的想象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白色翅膀的蝉
扇了一下翅膀
长翅膀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