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电影节与戛纳电影节的比较研究

2019-10-21朱翔

西部论丛 2019年29期
关键词:电影产业

朱翔

摘 要: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 A 类电影节里最年轻的成员,理应享受着举办电影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其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国际影响力不足、烂片频出。本文将通过戛纳国际电影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展开对比,提出上影节存在的问题,并从选片格局、市场自由化和扶持新人这三个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上海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产业

一、上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比较分析

(一)主题设置:贴合时政 VS 多元并蓄

上影节目前处于青年阶段,政府直接担任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角色。近年来,上影节把自身的定位转向亚洲和“一带一路”领域,政府对评委会选出的影片具有一票否决权,存在着将电影艺术传播赋予外宣思维的情况,近年来的大赛主题往往也都与当年的政策议事相挂钩。

对戛纳而言,由于采用了选片人制度,选片人对于电影艺术的不同理解创造了戛纳电影节独特的文化定位,主导着资金走向。因此戛纳在其包容多元的大背景格局下,有一定的法国文化主导性的评委喜好成为了每一届比赛主题定位的依据。

(二)评委构成:亚洲过半 VS  市场导向

由于“立足亚洲,关注华语”的定位,上影节评委更偏好亚洲作品,鼓励亚洲的作品走向世界。在评委设置上,上影节每年亚洲评委数量最多,亚洲的评委里中国评委数量最多,难免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场亚洲电影圈的自娱自乐,况且评委也并不拥有选片的最终决定权,这就导致了上影节好片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

反观戛纳,评委在文化定位的基础上也更加注重商业定位。依据不同地区的市场潜力设置明星评委可以带来所属国家观众的关注,满足更多商业利益的需求,例如,当中国很多影片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入选展映和主竞赛单元时,此时邀请一个顶流明星,如范冰冰,担任戛纳评委,能够吸引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

(三)人才培育:政策助推 VS  市场助推

上影节通过一套扶持新人的选拔政策和财政补贴来培育和发掘人才。其中,亚洲新人奖扮演着“新人摇篮”的角色,新增加了短视频单元,也设置了很多创投营: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平均每年收到454个项目申报,其中36个项目入围了青年创投项目和最佳创意项目。

70年的发展使得戛纳有一批长期合作,具有丰富电影营销经验的大公司。成熟布局的参赛影片都会搭配属于自己的宣发公司、发行公司、销售公司等,这些公司往往会通过老板亲自背书的方式为新人导演和新人电影推波助澜,专业的电影发行公司也会主动争夺导演及其优秀的作品。通过市场机制大浪淘沙,名利双收的成功新人,也能够反哺戛纳电影节和销售公司,增强戛纳电影节的影响力。

二、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意识形态管控较严,政治文化导向干预较多。

上影节注重主流价值观的输出,政府管理权责过大让电影节原本的艺术与文化定位与世界电影的潮流发生偏离,导致很多入围的影片名不副实,评审的专业性也遭到质疑。并且,由于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管控体系,即使影片参与交易和展映之后也难真正在中国市场上映,这就导致很多国外的优秀影片对上影节望而却步。

虽然初期由政府主导电影节有其优越性,况且很多国家的电影节本身也都有自己主流价值观和国家形象价值的输出,但从长期来看,政府的管理和主旋律削弱了大赛参赛影片的艺术多样性,降低了大赛的国际参与度和市场规模。

(二)忽视文化折扣,注重传统文化,电影节影响力较弱

文化折扣是指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者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外国观众对于进口影片中传递的价值或者观念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认同感折损。

对国际观众而言,中国上世纪的老电影属于弱势文化,在国际推广上或将面临挑战,最终导致影片放映仍然停留在中国市场;用政治宣传的方式来传播艺术似乎也有一些困难,策划人没有用心思考如何与将影片与国外市场进行巧妙融合。

(三)電影节产业集聚能力较差、政府的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国内电影企业马太效应显著,在对大中小型企业进行补贴的问题上,政府的服务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关补贴优惠举措的配置程度都在起步阶段。政府的补贴的模式更倾向于宏观的方针,缺少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具体的问题。

从各组织的参与度来看,上影节的很多职能都缺乏企业落实:字幕翻译、海报制作、影片宣发等各个方面都缺乏专业人才和企业来运转,政府很难凭借一己之力覆盖电影节这么多的职能,导致上影节相比其他的电影节不太成熟,来宾的体验感受相对较差。

三、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对策

(一)坚持面向亚洲的定位,树立电影节多元文化格局

“一带一路”是历史性的决策,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影响,积极效果显著。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电影节的定位中缺少一个以亚洲为导向的国际电影节,因此立足亚洲是上影节的定位优势。

坚持“面向亚洲”的目标和定位是正确的,但是在方法上要更加循序渐进。电影人要以更包容、开放的心态广泛接受各国的片源,让“一带一路”不只有基建硬实力的建设,更增添许多文化软实力的着陆。上影节要逐步提升文化自信的眼界和格局,吸引亚洲国家的好作品,让上影节成为一场能真正和欧美电影节相媲美的文化交流盛宴。

(二)平衡好政府职权的“度”,给予电影节市场一定的自由权

由于目前上海电影节处于青年阶段,需要更多的政府力量进行引导和大方向的管控。政府应该在补助中小型企业和培养新人上展开更多的补贴,逐步把影

片的淘汰权交还给市场,让市场自动地识别与淘汰影片的优劣。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政府应该逐步放松对电影节的管理,让小微企业融入行业组织填补当下细分市场和职能空白,形成上海电影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的职能。

(三)加冕为王,后浪新生,推动电影节代际传承与反哺

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这样这样一场颁奖仪式能否让参赛者成为领域内的王者,他们经过“加冕”仪式后是否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金爵奖在助力行业地位的效果和仪式感上仍有待加强。

上影节要让参评方成为电影节加冕仪式的受益者而不仅仅是文化的宣传者;应该鼓励年轻人拍摄一些具有创新精神、能体现亚洲和一带一路电影调性的中小成本影片,真正实现在市场淘汰中选人才,让人才能反过来影响电影节,达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贇姝,电影节展的文化策略与反思,产业论坛版块,中国电影市场

猜你喜欢

电影产业
浅析数字技术在增强电影视觉特效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模式下用户思维对电影内容的影响张才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
微电影:电影产业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