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外伤患者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减轻疼痛的效果分析

2019-10-15何秋霞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满意度疼痛

何秋霞

【摘要】目的:观察手外伤治疗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划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手外伤患者30例,对照组15例开展常规护理方案,治疗组15例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统计各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治疗组是93.33%,对照组是73.33%,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治疗期间,采取疼痛护理方案,不仅可以减轻疼痛,同时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值得采纳并推广。

【关键词】手外伤;疼痛;护理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69-02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人类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使用手,因此手的损伤是十分常见的。在实践工作中,手外伤占骨科急诊手术的40%,故精心专业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重返社会尤为重要[1]。治疗手外伤期间,通常由于手功能康复训练、创伤等因素导致疼痛,则这一症状对顺利开展早期康复训练造成了影响,延缓了手功能恢复。所以,手外伤护理的关键在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基于此,本课题主要针对我院接收的手外伤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实验30例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手外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15例,10例男患,5例女患;年龄22岁-45岁,均值36.01±2.32岁;治疗组15例,12例男患,3例女患;年龄22岁-44岁,均值35.74±2.33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案:告知患者增加维生素、蛋白质、能量的摄入,严禁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定期进行心理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根据开展常规骨科护理,也就是加强对患肢的保暖,日光灯照射大约4天-5天,叮嘱患者及早进行体育活动,术后3日,锻炼手指功能。外展肩关节、伸屈指掌关节,活动肘关节,锻炼各关节功能期间,应加强对活动幅度的关注,尽可能的避免因为神经、血管、肌腱等吻合口再次诱发断裂[2]。

治疗组疼痛护理方案:①心理指导:首先,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尊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为其讲解手外伤治疗方法,尽可能采取亲切、和蔼语气,使其保持放松心态;其次,通过播放舒缓音乐、阅读报刊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增强其疾病抵抗自信。②体位指导:叮嘱患者尽量抬高患肢,减少因患肢长时间下垂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肿胀发生率,减轻患病位置疼痛;③阶梯疼痛护理:Ⅰ级疼痛: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状态,针对负面情绪有效疏导,增强其自信心,每日评估1次疼痛程度;Ⅱ级疼痛:每日进行2-3次的评估,绘制疼痛曲线,通过言语鼓励方式鼓励患者,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有效调整其心理及生理,此外指导患者家属按摩穴位,以减轻疼痛;Ⅲ级疼痛,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药物治疗:遵医嘱予以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并为患者讲解药物服用剂量、注意事项等。对疼痛的处理采取主动预防用药。止痛剂应有规律按时给予,而不是必要时才给,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之前给予,得以持续镇痛。⑤早期康复训练:予以患者烤灯照射7日,与此同时,告知患者及早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康复训练,由关节活动开始,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开展练习,避免盲目锻炼延缓康复,如果产生不良反应则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并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率(%)表示,分别采用t值和X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治疗组是93.33%,对照组是73.33%,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外伤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其是由于软组织大范围损伤,造成肌腱、神经等组织全部显现出来,因此,需在短时间内采取手术治疗,及早恢复手功能及外观。在此期间,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尤为重要[3]。护理过程中,首先,有效评估疼痛,聯合医生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其次,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药物服用的同时,对药物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为患者讲解疼痛指导的作用,使其可以合理用药。同时,由护理人员未医生汇报患者实际状况以此调整治疗方案。疼痛护理期间,心理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关于疾病知识,并正确讲解药物不良反应,利用心理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疾病抵抗自信心。在一定时间内询问患者自身感受,并汇报自身感受[4,5]。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满意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4.29%和70.5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疼痛减轻,改善护患关系,

总而言之,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手外伤治疗中,不仅有助于疼痛减轻,同时可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伟妮,黄伟梅,钟宏丽,等.护理干预在手外伤皮瓣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59-61.

[2] 张野.手外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7):290-290.

[3] 刘开芬.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4):2857.

[4] 叶洁芳,李群英.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61.

[5] 房玉霞,张亚楠,梁欣荣.医患通信息系统用于手外科功能康复指导的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9)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满意度疼痛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