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9-10-15张玉峰胡海英张钊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张玉峰 胡海英 张钊

【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参照组使用常规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体现了更高的治疗价值,推动了冠心病治疗发展,为患者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冠心病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24-02

冠心病虽然是心脏内科常见病,但对患者机体的危害性极大,加重了心肌缺血的风险指数,让患者心脏冠状动脉出现狭小、损伤等情况。患者在冠心病的影响下生活和行动受限,增加了心脏出现血栓的风险,临床上使用冠脉介入治疗虽然起到了治疗的目的,但对心肌缺血情况尚未完全掌握,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增加了治疗的准确性,详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排除所有患者冠脉钙化病、严重扭曲、左心室严重肥厚等病变、堵塞情况,排除患者药物过敏等情况。参照组男女占比为14:10;平均年龄为(60.85±3.62)岁;高血压患者12例,糖尿病患者12例。观察组男女占比为18:6;平均年龄为(60.71±3.25)岁;高血压患者16例,糖尿病患者8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满足比较条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使用常规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至少六个小时对患者进行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等进行检测,至少手术前五天让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生产厂商: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232)每天75mg,一天一次,阿司匹林(生产厂商:QUIMICA FARMACEUTICA BAYER, S.A.;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20359),每天100mg,一天两到三次,并配合心电图检查,结合检查结果为患者进行手术,在病变位置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手术结束后,让患者继续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至少十二个月,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商:浙江宏元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國药准字H20123302)每天20-40mg,每天一次。如果患者血管出现异常,可以酌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果患者存在原发性高血压,而且年龄在70岁以上,就需要将其控制在150/90mmHg以内,如果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下就需要将其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要让其服用降糖药,糖尿病特别严重的时候要给予胰岛素治疗,并控制患者饮食。

1.2.2 观察组

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介入治疗,在患者大隐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位置注入140μg/(kg·min)腺苷,然后利用压力导丝在病变位置进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如果患者冠脉有多处病变情况,可以在冠脉达到最佳充盈状态的时候,将压力导丝缓慢撤出来,并读取各处血流储备分数数值。数值读取后利用美国GE数字平板造影机从患者右股动脉或者右侧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造影。如果血流储备分数数值小于等于0.8要将药物洗脱架放于最狭窄的位置,如果手术后血流储备分数值依然小于等于0.8要对患者进行支架内球囊扩张手术。治疗前后的检查、用药情况同上组。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冠脉血流量情况顺畅,血管狭窄程度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无其他心脏不适,心肌酶等检查数值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后,患者冠脉血流量情况有所改善,血管狭窄程度、心肌酶等检查数据等存在一定异常,患者心脏偶尔会出现不适;无效:治疗后,患者情况无明显变化,心肌缺血严重,血流量差等情况明显。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统计处理选择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选择%,检验选择卡方,(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一直是心内科常见病,发病后患者心肌会出现严重的缺血等症状,临床治疗上使用的常规冠脉介入治疗虽然满足了治疗的目的,但对患者血流量、冠脉情况等并没有很好的建设性意见[1]。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介入治疗很好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中对血流量等方面的检测,提高了治疗判断的正确性,降低了血管狭窄率等情况[2]。这种治疗方式保障了患者康复速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患者在治疗中的风险性[3]。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介入治疗更好的提升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体现了更高的治疗价值,推动了冠心病治疗发展,为患者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房兴锐, 吴剑胜, 郭攸胜,等.冠脉造影术、FFR技术及FD-OCT评估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预后的比较[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3):293-296.

[2] 高立, 袁旭春, 胡国迎,等.双源CT心肌灌注检测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4):25-25.

[3] 霍志成, 张健.病变长度对单支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1):103-103.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造影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时的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芒硝冷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方位深层次冠脉介入培训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不同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
运动试验对拟诊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血肿的护理体会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