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9-10-03王婷黎艳梅刘秋华王娟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髋关节置换术心理状态

王婷 黎艳梅 刘秋华 王娟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SDS、SAS)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下肢肿胀、便秘、褥疮、髋关节脱位、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减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负担,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集束化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Effect of Clustering Nursing Mode on Mental State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WANG Ting,LI Yanmei,LIU Qiuhu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4):-10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ustering nursing mode on mental state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Method:A total of 1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nilateral hip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7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lustering nurs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mental state(SDS,SAS)and hip function(Harris score)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was counted.Result:After operation,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Harris score of the hip joi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lower limb swelling,constipation,bedsore,dislocation of hip joint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in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lustering nursing mod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ip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Hip arthroplasty; Clustering nursing mode; Mental state; Hip function; Com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51151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4.027

髖关节置换术是将受损的髋关节经人工假体置换,可纠正关节畸形,解除病灶,减轻患者痛苦,最终达到恢复髋关节的目的[1-2]。但该手术创伤大,加上患者年龄较大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手术效果与恢复情况造成影响[3-4]。此外,上述因素也会造成术后护理工作繁琐、复杂,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集束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的集合,其基础为循证医学,集合临床实践中证实有效的多个独立护理措施集合为一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本研究选取在本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部分患者,旨在分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纳入标准:均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18周岁;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和听力均正常;精神正常。排除标准:严重感染;肿瘤;全身炎症反应;术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方式、目的及重要性,并给予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用药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1)术前康复教育和训练。加强与患者沟通,严格要求戒烟,鼓励患者多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训练,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指导熟练使用术后康复辅助器械。术前1~2周,指导患者進行深呼吸、床上排便、肌肉收缩锻炼等功能锻炼计划,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尿潴留等,并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2)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手术创伤大,会对骨膜神经末梢起到刺激性而诱发剧烈疼痛,将影响患者情绪、睡眠与饮食。责任护士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与安抚,评估疼痛程度,使用分散注意力、按摩软组织、播放愉悦音乐等方式缓解其疼痛程度。术后24 h内给予患者镇痛泵、药物止痛;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患肢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血量,防止其出现肿胀疼痛。②饮食护理。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术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饮食保持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低盐少油;多饮水,以增加血流速度和促进大便通畅。术后6 h开始少食多餐,给予流质、清淡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多食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高血脂和高血压者多食富含碘的海蜇、海带等海产食物以及香菇、芹菜、胡萝卜。③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强度和时间,以便出院后患者在家中行功能锻炼。术后6 h,指导患者行踝关节被动运动,肌肉挤压按摩则由远端至近端实施,挤压腓肠肌、比目鱼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等,20~30下/min,15~20 min/次,4~6次/d。注意下肢保暖,保持室内温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寒冷刺激造成静脉痉挛,而导致血液瘀滞。叮嘱患者主动实施腓肠肌与股四头肌的静力等长舒缩运动。术后第2天督促并指导患者实施主动功能锻炼,床上做跖屈、背伸活动,屈伸膝关节,足踝的“环转”运动。术后第6~7天,协助患者站立在床边,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手扶助行器行走。④并发症预防。患肢关节内收伸直,将梯形枕放置于两大腿间,髋关节取外展中立位;于搬动患者时,保持下肢与髋关节在同一条直线上托起整体患肢与髋关节部位;床上大小便时,经健肢侧下放置便盆,防止关节脱位。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会减慢胃肠蠕动,加上术后进食量减少,容易增加便秘发生率,责任护士叮嘱患者增加饮水量,多食蔬菜、水果,顺时针按摩腹部,避免发生便秘,大便干燥者可服果导片、乳果糖等。⑤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在出院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继续功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有关注意事项,教会家属翻身、搬运、生活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技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心理状态,SAS、SDS标准分临界值分别为50、53分,分值高低与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呈正比。(2)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5],满分100分,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分值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3)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下肢肿胀、便秘、褥疮、髋关节脱位、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34~80岁,平均(64.31±11.84)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坏死38例,其他5例。研究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34~86岁,平均(63.94±11.49)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头坏死40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下肢肿胀、便秘、褥疮、髋关节脱位、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是针对循证医学提出的护理服务,帮助医护人员最大限度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是其主要宗旨[6]。集束化护理包括下述几点特征:

(1)根据不同疾病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2)可使治疗与护理的可靠性持续性提高;(3)不具备强制执行性,若护理措施不利于患者,可立即取消;

(4)具有团体协作性,能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集束化护理模式经优化护理服务和规范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变得有预见性、计划性,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可行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7]。

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有效恢复患肢功能、重建关节活动度的关键环节[8]。李莉等[9]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模式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集束化护理模式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行肌肉按摩、伸直与屈曲等被动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并逐渐过渡至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跖屈背伸、膝关节的外展功能训练等主动训练,可早期下床活动,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手术创伤会促进乳酸、组织胺等疼痛物质的释放,刺激游离神经末梢,增加疼痛程度。疼痛持续存在可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会使患者疼痛感加重,对病情恢复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周昀霞等[10]分析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术后负面情绪障碍的影响,结果显示,集束化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ICU老年患者术后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SDS、SAS評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集束化护理模式中经按摩软组织、播放愉悦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及使用药物等,能淡化疼痛的意念或摆脱疼痛,对缓解疼痛有重要的作用,利于不良情绪的消除[11-12]。术前康复教育、训练可增强患者对治疗、护理和相关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安抚,使其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负担[13-14]。

因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牵拉血管、组织等损失可使内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血管壁的损伤和手术应激可造成血小板在血管壁上黏附[15-17]。手术引起的脱水、失血可引起血液浓缩,使其处于高凝状态,加上患者多为高龄,各脏器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差,术后需长期卧床,会减慢静脉血流速度,容易诱发下肢肿胀[18-20]。本研究研究组术后下肢肿胀、便秘、褥疮、髋关节脱位、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集束化护理模式实施中通过叮嘱患者卧床时抬高患肢,按摩患肢肌肉和早期行肌肉收缩训练,可增加患肢血液回流速度,避免下肢肿胀;术后早期实施合理、规律的康复训练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可减少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等,均可有效避免便秘。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减轻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恩博,杨威,徐宁.综合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血栓和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21(1):100-103.

[2]况丽,叶明.协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及情绪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6):672-674,684.

[3]郭淑娟,王春秀,蔡颂娟,等.早期离床活动对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272-277.

[4]陈俊,衣静,胡月婷.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5):2839-2841.

[5]张秀欣.集束化护理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术后下肢运动及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9):3294-3296.

[6]王丽华.集束化护理在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8,40(15):1754-1756.

[7]俞凤彬,王秀会,刘薇群,等.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效果[J].中华创伤杂志,2018,34(7):643-647.

[8]何梅,陈晓莉.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1):71-77.

[9]李莉,李玫.集束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0):1596-1598,1600.

[10]周昀霞,蒋运兰,曾洋洋,等.集束化综合护理对ICU老年患者术后负面情绪障碍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8,30(8):1238-1241.

[11]林勇,柴生颋.益气活血通络汤辅助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0):1094-1096.

[12]叶志扬,简国坚,王俊,等.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骨水泥对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19):2922-2925.

[13]王爱巧,石彩英.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76-78,82.

[14]叶健.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2):35-36.

[15]宋婷婷.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6):85-86.

[16]朱丽.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8):266.

[17]吴庆飞.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9):183-185.

[18]罗亚秀.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79-82.

[19]谢淑君.协同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6,24(6):530-531.

[20]丁兰束,刘曙光,朱燕娴.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2):174-175.

(收稿日期:2018-12-24) (本文编辑:董悦)

猜你喜欢

髋关节功能髋关节置换术心理状态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