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2019-09-27刘丽萍谢淑慧梁美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心动图瓣膜

刘丽萍,谢淑慧,梁美艳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综合超声科,广东 深圳518110)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瓣膜畸形,发病率在2%左右,其中功能正常的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仅占15%-28%[1]。在临床检查中,二维超声属于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较为常见检查诊断方式,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检查技术设备的进步,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二维超声检查结果受到患者透声条件的影响较大,检查的准确性有待提升[2,3]。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利用三维技术立体全面地检查瓣膜形态等,在对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进行诊断时,其准确性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为26-76岁,平均年龄(52.31±2.24)岁。

患者的入组标准为:(1)符合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诊断标准;(2)均接受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患者的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3)精神异常或是过敏体质患者;(4)病例资料不完整或无法实现随访观察患者。

1.2 方法

1.2.1仪器和检查方法 使用飞利浦EPIQ7C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使用X5-1和S5-1探头,检测频率分别是1 MHz—3 MHz以及1 MHz—5 MHz。检查中患者取左侧卧位,经二维和三维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和大动脉短轴切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3D图像剪切功能以及3Dcropping功能,实施病理切片式切割,全面观察记录瓣膜数量、结构以及启闭和钙化情况等。

1.2.2数据分析定量诊断标准 通过瓣口面积、开放程度以及跨瓣压差评定主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如下表1。

通过返流分数、返流束宽与左室流出道宽比值、返流束面积和左室流出道面积比值评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如下表2。

表1 主动脉狭窄定量诊断

表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定量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数据检验,计量资料用(t)进行数据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入组的50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患者均得到手术结果确诊,其中横裂式30例,斜裂式8例,纵裂式12例,对比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结果发现,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37例和手术检查结果相同,诊断准确率为74.00%;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中检查观测的瓣膜数量、形态以及开口方向等,和手术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00%,其中的横裂式、斜裂式和纵裂式的例数均与手术结果相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效果显著;检查中有3例患者经2DE检查出现不清晰赘生物,经RT-3DE检查确定属于附着性赘生物。如下表3。

表3 实时三维超声和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结果对比[n(%)]

5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功能无异常,有14例属于单纯主动脉瓣口狭窄,10例单纯主动脉瓣反流,19例患者主动脉瓣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2.2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只能够检查到2组瓣膜,其中主动脉瓣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瓣膜增厚、回声增强以及点状和团状钙化;RT-3DE检查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检测冠状动脉发出情况,50例患者中从左右主动脉窦发出的20例,发于同一主动脉窦的30例;RT-3DE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叶赘生物,呈现蓬草及绒毛状回声。

3 讨论

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属于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相关统计分析发现,男性的发病率高出女性3倍左右,在胚胎30-32天属于半月瓣形成阶段,这阶段出现动脉干内膜隆起发育不良,会导致瓣叶异常,出现主动脉瓣二叶化[4,5]。相关研究指出,单纯的二叶瓣并不会引发主动脉瓣口狭窄,当交界处发生粘连后则会引发瓣口狭窄,进而引发瓣口逐渐变窄或是关闭不全[6,7]。在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发生后,患者常会表现出主动脉扩张、左心室壁和室间隔肥厚以及左心室扩大等影像学特征[8,9]。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当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诊断的主要方式,具备较高的检出率,但临床研究实践发现,2DE临床应用时无法有效地显示心脏瓣膜不同部位切面观,尤其是在主动脉瓣发生挛缩变形后,瓣膜平面位置发生很大的变化,检查中不能够显示短轴图像,通过二维切面来对结构进行分析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10,11]。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迅速地观测到心脏以及主动脉瓣的立体性整体解剖结构,利用任意解剖切面等功能实现主动脉瓣环剖切,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部位实现检查,更加清晰立体地观测到瓣叶形态[12-13]。2DE检查无法实现对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与主动脉瓣浅嵴融合或是瓣尖粘连的有效鉴别,临床诊断中的误诊率较高,而RT-3DE能够从心尖部位迅速平移切割面到主动脉瓣瓣下,对于主动脉窦部以及瓣叶的立体形态均能够清晰显示,临床检查中经常能够发现瓣尖部粘连属于二叶,而瓣根部实际是三叶的状况,其检查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高,能够显著提升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14]。同时,RT-3DE还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瓣膜活动度以及关闭不全位置等信息,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和细致,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奠定基础[15]。

研究结果表明:入组的50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患者均得到手术结果确诊,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由37例和手术检查结果相同,诊断准确率为74.00%;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中检查观测的瓣膜数量、形态以及开口方向等,和手术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00%,其中的横裂式、斜裂式和纵裂式的例数均与手术结果相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效果显著;检查中有3例患者经2DE检查出现不清晰赘生物,经RT-3DE检查确定属于附着性赘生物。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只能够检查到2组瓣膜,主动脉瓣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瓣膜增厚、回声增强以及点状和团状钙化;RT-3DE检查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检测冠状动脉发出情况,50例患者中从左右主动脉窦发出的20例,发于同一主动脉窦的30例;RT-3DE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叶赘生物,呈现蓬草及绒毛状回声。

RT-3DE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可以实时显示瓣膜本身状况,还可以实现对瓣膜附着赘生物的多层面观测,从而掌握赘生物的尺寸、形态以及活动度等信息,并了解其与周边结果的立体关系。除此之外,RT-3DE还能够实现模拟手术视野等功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保障。相较于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对于先天性心脏瓣膜病结构展示具有强大的优势,还能够促进临床医师与患者的交流,具有更加便捷、迅速和精确的优势,在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诊断中,能够获取更加丰富详实的空间数据,对于临床检查数据的补充和诊断准确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综上所述,RT-3DE应用于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诊断当中,能够凭借其三维立体、迅速准确的检查优势,更加全面、准确地检查瓣膜结果,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检查诊断信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心动图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