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临床应用价值

2019-09-17杨卫华王文惠杨乐园杨振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阴性

杨卫华,王文惠,杨乐园,杨振华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999)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1]。由于梅毒的病程进展缓慢,常出现长时间的潜伏感染,并且显性和隐性感染患者都具有传染性,故梅毒的发生率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近20年来,梅毒疫情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严重公共问题[2]。

在梅毒防控和治疗中,性能优越的梅毒检测方法至关重要[3]。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方法,也是目前公认常用的梅毒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但由于检测时间较长、步骤繁琐,不适宜实验室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且采用主观的人眼判断实验结果,对于一些弱阳性样本可能发生漏报,某些强阳性样本则可能由于“HOOK”效应而出现假阴性结果。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其中高敏化学发光法(HISCL)是新的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自动化程度,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4]。

本研究应用HISCL和TPPA对5 568例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阳性和不一致的检测结果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确证试验[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 568例血清标本来自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 270例,女3 298例。<1岁18例,1~18岁895例,>18~60岁3 876例,>60岁779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试剂 HISCL 5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日本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TPPA试剂盒(日本富士必欧株式会社);抗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免疫印迹试剂盒(德国欧蒙医学诊断股份公司);梅毒螺旋体室内质控品(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浓度为8 NCU/mL)。

1.3方法 所有血清标本分别用HISCL和TPPA进行检测,实验前操作人员掌握检测方法、实验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法。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以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进行。

检测样本的同时检测室内质控品及阴、阳性对照,确保室内质控在控,以保证检测质量。两种方法试剂盒阴、阳性对照应符合预期;且外部室内质控检测结果符合预期,TPPA外部阳性质控结果允许靶值上下一个滴度内,HISCL外部阳性质控结果应符合22S和13S规则。

HISCL检测结果采用临界值指数(COI)表示。COI为样本发光强度和临界值发光强度之比。COI 不足1.0的样本,判定为阴性;COI在1.0及以上的样本,判定为阳性。

TPPA检测结果用阴阳性表示,非致敏颗粒检测结果为阴性、致敏颗粒检测结果为阳性,标本检测孔肉眼可见U型板底均匀、散在颗粒,且滴度大于或等于1∶80即为阳性结果;否则即为阴性结果。

WB检测结果时,印迹膜条上出现1条以上,相对分子质量为47 000、45 000、17 000或15 000的特异度条带时,结果判为阳性;当仅出现1条特异度条带即为临界阳性,判为可疑;无特异度条带出现则为阴性。TPPA和WB检测结果均由两位以上实验操作人员进行独立复核确认。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方法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7],一致性判断标准:弱(Kappa≤0),轻(0

2 结 果

2.1HISCL和TP检测结果 5 568例血清标本中,HISCL和TPPA的均各检出阳性标本201例,阴性标本5 367例,阳性检出率均为3.61%。见表1。

表1 HISCL和TPPA符合率实验表[3](n)

由表中计算得阳性符合率=201/(201+0)×100%=100%;阴性符合率=5 367/(5 367+0)×100%=100%,即本研究中HISCL和TPPA的符合率为100%,结果一致性等级达到最强(kappa=1.0)。灵敏度可达100%,特异度达99.70%,阳性预测值为92.04%,阴性预测值为100%。

2.2结果不符及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 201例阳性血清标本中,经Western blot验证,共计确认阳性标本185例,阴性标本10例,可疑标本6例。此6例可疑标本经临床随访确认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见表2。

表2 HISCL检测性能表[3](n)

3 讨 论

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敏感度高和特异度好的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治至关重要[8]。据文献报导,上海市近年来Ⅰ、Ⅱ期梅毒发病有所趋缓,隐性梅毒发病逐渐升高[9]。然而,目前普遍采用RPR和TRUST进行梅毒的初筛,TPPA进行梅毒确诊的检查方案,该方案对于潜伏期梅毒和神经性梅毒会造成一定的漏检,不仅延误临床的治疗,更容易导致性病的进一步传播。

本实验室应用HISCL和TPPA检测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的5 568例血清样本,经统计分析HISCL与TPPA的符合率为100%。

应用Western blot对检出的201例阳性标本进行验证,HISCL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出现的16例不符合中,COI值均在4.0以下。HISCL检出阳性而Western blot确认为阴性的10例样本中,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和1岁以下儿童。有文献报告,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年龄越高假阳性率越高,阳性率随年龄增大呈阶梯性升高[10-13]。导致老年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生物学假阳性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癌症、溶栓剂或抗凝剂治疗、糖尿病、肝硬化、肝炎、肾病、自身免疫病、严重感染、代谢紊乱、手术等[14-15]。而且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老年患者经常伴随不止一个以上原因。而1岁以下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不能单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感染梅毒,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加以判定。据文献报告[16]:孕妇样本中有较高比例的抗TP抗体假阳性,可能是其体内免疫、血脂及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改变引起的干扰所致。Western blot确认可疑的6例样本经均为非阴性结果,即出现了1条特异度条带,可能为梅毒早期感染或抗原较差反应,需临床跟踪随访。按ALTER等[17]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定的“抗HCV的实验室检测和结果报告指南”中对Western blot确证试验“不确定”结果的解释,在排除检测对象处于血清转换过程的前提下,在低感染率人群中,Western blot“不确定”结果提示筛查试验的结果为假阳性。6个可疑样本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随访,确认为非梅毒螺旋体感染。

TPPA因存在手工倍比稀释、价格昂贵、检测时间长、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主观判读结果等不足限制了使用范围[15]。在检测原理上,与传统的TPPA采用“一步法”不同,HISCL采用两步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方法学上可以尽可能避免“HOOK”效应的产生,且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以COI值进行结果判断更客观简便,适宜进行大批量梅毒样本的检测。

4 结 论

HISCL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与TPPA有很高一致性,且能实现自动化、高通量以及节省劳动力成本,可用于大规模梅毒初筛试验。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COI值4.0以下的弱阳性结果,而对老年人、肿瘤患者等梅毒抗体阳性报告无法确认,必要时应与临床沟通,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并进行WB确认实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判断依据。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阴性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梅毒螺旋体四种膜蛋白克隆重组表达和ELISA法建立的应用研究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