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HMGB-1、esRAGE水平的影响

2019-09-17许国文孙艳云韩振波陈永新赵洪亮宋金和韩华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控制率病死率颅脑

许国文,孙艳云,韩振波,魏 玲,李 军,陈永新,赵洪亮,宋金和,韩华柱

(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黄骅 061100)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主要指头颈部受到强大外力作用,引起头部软组织损伤、脑组织损伤及颅骨骨折等[1]。颅脑损伤主要由交通事故、坠落、跌伤等导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仅次于四肢伤[2],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占18%~20%[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伤势重、变化快、并发症较多[4],其中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9.9%~33.5%,严重的肺部感染极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危及患者生命[5]。气管切开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气管切开同样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因此,合适的气管切开时机是减少肺部感染,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应用早期气管切开与晚期气管切开两种方案,探讨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成早期组与对照组。早期组4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67岁,平均(45.13±9.12)岁;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5~62岁,平均(43.20±9.29)岁。纳入标准:(1)经头颅CT及MRI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者;(2)伤后24 h内入院者。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2)恶性肿瘤患者;(3)喉头严重水肿者。

1.2研究方法

1.2.1气管切开时间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预防感染、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早期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

1.2.2研究工具及评价指标

1.2.2.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的年龄、体温、GCS评分、性别及受伤至入院时间。

1.2.2.2肺部感染标准及控制标准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6]:(1)患者体温高于38 ℃;(2)患者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增多;(3)患者白细胞总数多于15×109/L;(3)患者呼吸音增粗,或听诊有啰音存在;(4)患者支气管分泌物呈脓性。肺部感染控制标准[7]:(1)患者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减少;(2)患者体温低于38 ℃;(3)患者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4)患者呼吸音恢复正常。

1.2.2.3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病死率及感染的控制时间 严格记录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严格记录感染的控制率及患者的病死率,统计患者感染的控制时间。发生率=肺部感染患者例数/总例数×100%;感染控制率=肺部感染患者控制例数/肺部感染患者例数×100%;病死率=肺部感染患者死亡例数/肺部感染患者例数×100%。

1.2.2.4血清HMGB-1、esRAGE水平 于气管切开前及手术3 d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血HMGB-1、esRAGE水平,HMGB-1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提供,esRAGE试剂盒由日本Shino-Test Corporation公司提供,采用全自动酶标仪(美国Thermo FC),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标准操作。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中共25例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中共34例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总发生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率、控制时间及病死率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中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注:a=t值;b=χ2值

2.4两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血清HMGB-1、esRAGE水平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管切开前,两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HMGB-1、esRAGE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手术3 d后,两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HMGB-1、esRAGE水平均低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早期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HMGB-1、esRA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n(%)]

表3 两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控制率及病死率

表4 两组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血清HMGB-1、esRAGE水平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aP<0.01

3 讨 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重型颅脑损伤则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较重、昏迷时间较长,病死率较高,同时疾病并发症较多[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如未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导致ARDS的发生,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目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为:(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时间昏迷,因此,呼吸道正常的保护反射及吞咽功能丧失,肺泡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除,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9]。(2)重型颅脑损伤常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容易引起误吸的发生[10]。(3)呼吸机辅助呼吸,容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1]。(4)患者颅内高压导致交感能递质释放及肺部血液循环重新分布,引起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以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12]。(5)各种侵入性操作破坏患者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13]。气管切开术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在两种不同时机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探讨气管切开的时机对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在患者伤后24 h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避免肺部感染事件的发生。同时,针对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说明早期气管切开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还能够促进已经发生感染症状的患者恢复,尽快控制住肺部感染,降低病死率。该结果可能与早期气管切开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呼吸能力的损耗,减少误吸事件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且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状态,以减少肺不张的发生,从而加快了感染控制的进程。

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核蛋白,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DNA结合蛋白,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免疫刺激特性的炎性因子。可通过主动分泌及被动分泌到达细胞核外,细胞外HMGB-1能够诱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多种炎性因子[14]。esRAGE是人体肺部一种RAGE的变异体,能够与HMGB-1结合,引起体内后续的炎性反应,在晚期肾病及急性肺损伤中水平升高[15]。本研究中,早期组患者的血清HMGB-1及esRA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说明早期气管切开对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有效调控炎性反应,降低血清HMGB-1及esRAGE水平。

4 结 论

气管切开作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段,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研究多聚焦于气管切开会加重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但很少关注气管切开的时机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择患者入院后24 h内及入院后24 h后作为气管插管的时机,探讨其对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减少肺部损伤,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因此,临床上针对重型颅脑患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猜你喜欢

控制率病死率颅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