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60例疗效观察

2019-09-17李斌唐旭霞赵荣祥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咽喉炎多潘立酮咽喉

李斌 唐旭霞 赵荣祥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分,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持续清嗓、声嘶、发音疲劳、咽喉疼痛、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喉痉挛、哮喘等症状,以及声带后联合区域黏膜增生、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肉芽肿、喉室消失、声门下狭窄等喉部体征[1-3]。由于其与慢性咽喉炎的部分症状类似,故常被当作慢性咽喉炎治疗,因而收效不佳。据统计约有4%~10%慢性咽喉炎患者的发病与咽喉反流有相关性[4-5]。本科近来针对难治性的慢性咽炎考虑为反流性咽喉炎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潘多立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门诊2018年1月至8月就诊的120例LPR患者。按照随机量表法分为A组(奥美拉唑组)和B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用药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65岁;病程2个月至5年。B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1~64岁;病程3个月至4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采用Belafsky[6-7]制定的反流症状指数评分表(RSI)及反流体征评估量表(RFS)进行评分。反流症状评估>13分和(或)反流体征评估镜电子喉镜检查>7分者。排除标准:咽喉部肿瘤、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未成年患者;8周内有抗反流治疗的患者;有对奥美拉唑或多潘立酮过敏的患者;严重的肝、肾、心及其他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治疗方法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主要包括减肥、戒烟、戒酒。尽量避免进食巧克力、脂肪、咖啡、浓茶、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红酒、番茄酱的摄入,睡前2h不再进食等。(2)A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次/d,20mg/次,早晚饭前30min服用。B组加用多潘立酮10mg(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次/d,每次10mg,早中晚饭之前30min服用,连续使用8周[3]。

1.3 疗效评价 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VAS评分减少>75%为显效,评分减少26%~75%为有效,减少≤25%为无效。RSI评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RSI≤13分和/或RFS≤7分为有效:症状改善50%,RSI降低,但仍>13分和/或RSF>7分。无效:症状无好转,RSI无降低和/或RSF无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SI与RF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SI与RFS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LPR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仔细的体格检查,进行RSI及RFS评分,将其与慢性咽炎进行区分开。LPR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抗反流的屏障或结构功能异常;(2)咽喉部抗反酸能力较弱;(3)迷走神经机制;(4)日常饮食习惯不良会引起食管括约肌固有张力下降从而加重胃内容的反流,此外神经精神压力、烦闷、紧张等心理因素也可以引起胃肠功能失常从而发生LPR的可能;(5)部分学者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是导致LPR的诱因[8]。因此,现阶段的LPR的治疗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非药物性治疗,一种是药物治疗。在非药物治疗方面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宣教,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其主要是减肥、戒烟酒、避免过多酸性食物的摄入及避免夜间较多进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在LPR的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9-10]。

在药物性治疗方面,因胃酸反流是LPR最大的发病原因,故抑酸治疗是咽喉反流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作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具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咽喉黏膜的直接损伤,阻滞炎症反应过程,使损伤的组织局部PH为中性或接近中性以便上皮修复机体的抗反流防御功能,促进喉炎的恢复,所以PPI治疗是抗反流治疗的国际公认首选药物。然而PPI虽然能够较好的抑制胃酸分泌,单独使用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其针对性较为单一。使用促胃动力药物能够促进消化道顺蠕动,加速胃排空,增强食管黏膜对反流内容物的清除功能,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止压力以缓解反流症状。两者联用一方面可以抑制胃酸生成,另一方面可以清除反流内容物,最大限度的减少LPR的发生。系统综述研究发现[11],促胃动力药在改善咽喉反流患者的症状或体征方面有显著意义,与PPI联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PPI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方案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治疗咽喉反流疾病取得较好效果,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不佳。由于咽喉反流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关于难治性的咽喉反流疾病的治疗原则方案及8周后的停药后续治疗等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咽喉炎多潘立酮咽喉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绿茶加冰糖缓解冬季咽喉炎
咽喉炎患者的护理
我家秘方
心脏病患者:慎用多潘立酮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芦荟冰糖治疗慢性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