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新我国国有企业降本增效问题

2019-09-10王会英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成本管理应对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要求我国国有企业必须正视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与挑战。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的重要目标,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国有企业亟待重视的问题。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缺乏先进的降本增效理念、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校本增效监督考核机制。基于此,本文将就我国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状况提出在未来我国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策略,旨在为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真正落实降本增效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成本管理:应对策略

一、引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国有企业如何从内部着手、降本增效,这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国有企业管理者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思想束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实质性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国国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客观条件,彻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思想管理瓶颈,不断创新,找出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利润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真正迎接新的挑战。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对的挑战

我国国有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了体制和结构的调整。但是国有企业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国有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隐含在国有企业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大部分国有企业经营能力不足、产品的质量亟待提升、并未充分发挥和体现出人才的价值、在运营中管理费用过高。虽然一部分国有企业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要问题还十分明显,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开展缺乏推动力

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的开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来看,总体上缺乏推动力,行动和发展的速度还存在迟缓的现象。例如:国有企业并不结合自身实际,也没有对降本增效工作进行量化处理,更未将降本增效工作的具体职责进行分解并细化到人和事:还有的国有企业在降本增效工作中缺乏明确的目标,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缺乏完善性,工作创新的内容不具体:还有的企业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出现了简单应付,松懈的情绪。这些问题都与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成本管理理念

由于长期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在财务成本管理理念、管理意识等方面还存在实施措施不明确、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例如:有的国有企业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成本管理方法,形成的成本管理信息并没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指导性的作用,成本管理信息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有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短视行为严重,分工太过细致、机构较为复杂;有的国有企业在科研创新、设计能力方面并不到位,相关人员的成长空间明显不足,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成本薪酬激励机制。

(三)对项目的风险管控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项目风险的管控明显不足,还存在明显的暂缓、暂停项目。例如:某国有企业签订了订货合同,但是在合同执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监管不到位、并未严格遵照合同中的技术参数执行的问题,最终导致该产品重新进行加工,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还有的国有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停建或缓建项目,使得材料积压问题严重,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有的国有企业对项目的管控生产组织不力,每一道工序之间衔接不到位,不仅耽误了生产周期更使得一部分生产项目出现了尾工,不仅达不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效果,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各项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我国国有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控缺乏力度。例如:某国有企业的生产制造项目成本计划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资料、外委加工合同、计划价格、生产计划等进行编制,并没有根据项目合同的价格倒逼目标成本的形成,最终造成项目成本管理属于事后的归集、管理、分析,并未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的管控作用。再例如:某国有企业对费用的管控力度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资产的流动性,近几年来的费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特别是出国经费、差旅费、工具费、内部运输费等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再加之对费用的考核缺乏完善的管理手段,并未将全部费用纳入考核的范畴中,最终导致费用的管控出现了盲区。

三、实现我国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我国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在降本增效、成本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国有企业在降本增效中存在的差距,分析比较同行业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实际状况、好的工作经验,充分運用到本企业中,旨在为完善和创新本企业降本增效管理模式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结合企业实际,成立降本增效组织管理机构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内外环境的变化,各种挑战不断增加,资金储备的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的缓慢、技术创新的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再加之当前产能过剩、逐利化竞争严重,要求国有企业必须突出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在不断恶化的市场模式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加新订单、提升营业规模。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必须从本质上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建立相应的降本增效组织机构。例如: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降本增效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下设若干个分项工作推进小组;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负责领导人、时间节点、责任单位,扎扎实实将各项工作和改进措施落到实处:国有企业可以根据环境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对计划安排进行滚动调整,将降本增效工作任务纳入企业战略重点规划中,将降本增效工作的推进效果和员工的薪酬直接挂钩,与岗位密切联系在一起。再例如:国有企业可以进一步确定降本增效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健全降本增效组织管理机构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工作起到推动性作用。

(二)树立全新的降本增效意识和成本管理理念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从降本增效工作的思想和理念着手。降本增效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理念应从企业的领导层开始落实,也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为本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制定出相应的降本增效战略。例如:国有企业可以从企业文化着手,将降本增效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相应的培训和宣传工作,让降本增效思想在企业管理层内部、普通员工心中生根发芽,细节着手切实落实降本增效工作。

(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项目风险的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各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加速技术革新、新产品的研发,做好相应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实验验证效率和技术能力,使企业科研更强调基础性、集成性和前沿性。再例如: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强化新产业技术的储备,积极定位跟踪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动态,推进技术开发,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规划一代、研制一代。

(四)从细节着手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

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对降本增效奖惩激励机制的完善,并从细节着手加强对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例如:国有企业应加大对降本增效工作的考核力度,可以在年初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将该项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推进,通过从细节着手将降本增效工作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为确保年度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有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财务管理为抓手、经济效益为中心,将成本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昱,董国相.国企降本增效的抉择[J].施工企业管理,2016(3).

[2]贾勇,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创新工作[J].经济师,2016( 10):273.

[3]徐治华.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优化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18( 25):144.

作者简介:

王会英,北京敬业北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成本管理应对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企业降本增效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