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入脑入心

2019-09-10李露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政治认同政治课堂

李露曦

【摘要】  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标将政治认同作为核心素养之一,而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应清晰地认识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政治课堂和课外实践两个视角,围绕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致力于达到入脑入心的目标,去发掘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政治认同,从课堂上、课外实践等角度出发,以更好地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  政治认同 现状 政治课堂 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25-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正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前提。

一、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问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政治认同调查数据表明,高中生当前政治认同的整体状况较为乐观,能够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学生政治认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政治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为浅显,大多停留在表面上对政治的认知;范围比较窄,主要来源于课本知识,不能内化于心子能够成自己的认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高中生当前由于高考的现实状况,主要以学习为目的,以分数为检验标准,对真正去了解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政治工具等失去兴趣,对政治认知浅尝则止,成绩达到要求即可,这使得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基础薄弱。第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大是大非并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从而使自身已有的政治认同产生动摇。第三,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真正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难以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缺乏政治情怀。这就使得学生的政治认同不能真正入脑入心,容易受到影响。

二、依托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政治认同

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是理论学习和自身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1.发挥时政教学有用性

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作为政治教师,情怀要深、视野要广,那么就要充分利用当前发生的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如高中政治必修二讲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关内容时,可以把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加入其中,让学生知道并理解我们国家一直以实际行动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

2.提高教学方法创新性

思政教师的思维要新,那么这个新也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学方式方法的陈旧老套,也让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失去活力,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却能让思政课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如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确定议题,组织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开展讨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政治认同和辩证思维能力。还可采用对分教学,建立对分课堂平台,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一半教学、一半讨论,进行交互式学习。还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

3.注重学科融合教学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因此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应将思想政治课与历史相融合,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观。在新高考选课背景下,还可以尝试把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辅导与政治课堂相融合。

4.关注教师素养提升

习总书记强调过“学为人师,行为师表”,思想政治教师要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基本功,提高自身的修养,讲好政治理论,更好地通过课堂提升政治认同。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兴趣可能就是学生的兴趣”,“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讲的,就是老师信的”。因此思政课教授的是某种思想意识层面的知识,做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和过硬的素质。

三、搭建思想政治课教育实践平台,强化学生政治认同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在教学“人民政协”这一内容时,可开展“模拟政协”活动,亲自体验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还可开展参观政府机关活动,了解政府机关各部门的运作模式,或是革命基地的参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利用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学生政治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便民利民的政府”时,可引導学生进入当地政府网站,切实感受政府部门在各方面为人民提供的便利,更可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网站如何通过正确方式提出意见、建议。还可自主搭建网络平台,如创建专门的公众号或微博账号,每天更新学生感兴趣的时事,发起学生符合规定的讨论,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

3.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环境

首先加大校园政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学生经常关注的公告栏上及时更新时事政治和宣传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等等。其次,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可通过校园广播每日播报时政信息;举办政治基本知识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让学生感受政治参与的正能量,生成政治认同。

总之,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这一素养,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实践为辅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的政治认同真正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政治认同政治课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