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茶为媒 文化育人 香溢古城

2019-09-10颜利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茶文化课程建设

颜利娜

【摘要】  古城小学地理位置优异,位于风景秀丽的大山里。山上空气宜人、景色别致,特别适合种植茶叶。所以我校因地制宜,以茶为媒,文化育人,建设茶文化特色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建设具有茶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开设茶文化特色课程、举办一系列茶文化特色活动。正值国家大力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现代小学发展都非常注重特色教育,带动学生和教师共同打造特色茶文化古城小学。

【关键词】  茶文化 环境建设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01-03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要抓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茶文化进校园”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学校从实际出发,创造一个与茶有关的环境,开设与茶有关的教育活动,真正的实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把茶相关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来更好的建设茶文化特色学校。

一、以茶为媒,环境建设彰显茶文化特色校园

(一)建设茶文化特色校园环境

古城小学的校园虽面积不大,但是处处都散发着茶的气息,走在校园中,仿佛置身于茶海中,茶元素随处可见,茶文化特色已巧妙的融入到校园建设中。

1.校园主体环境与茶文化相结合

古城小学虽小,但学校里的茶园面积却不小,占地面积10亩。“茶园”的开辟,成为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走入操场,一片绿油油的茶树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孩子们茶园嬉闹追逐,快乐健康的成长。

2.校园石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

茶园的前面,在硕大的石头上,“古韵茶香”四个字显得分外的显眼,苍劲有力的字体将茶文化精神诠释的入木三分。在校园的另一处的石头上,刻着“古城头”诗句:“老城一带尽高岗,田不成梯只任荒。记取使君勤字决,松花茶叶一春香。”洋洋洒洒的字体,给校园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韵味。

3.廊道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

学校建设茶文化长廊,放眼望去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上都挂有茶诗,橱窗中有老师和孩子们采茶的身影,宣传栏中有关于“茶”的美术作品以及劳技作品,每个读书角都放置一些茶的书籍,我们利用每一面墙,每个走廊,每个转角,在无形中来“说”茶,传播茶知识,最大的限度的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4.班级布置与茶文化相结合

在班级设置“茶文化墙”,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将茶有关的作品进行布置,孩子们在浓浓的茶氛围中学习,将茶的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让茶文化变得触手可及,亲切自然,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很多关于茶元素的布置,让茶文化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你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气息。

(二)建设茶特色专用教室

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茶知识和茶技能,学校专门打造了两个专业的教室,分别是茶室和茶博馆。

1.茶室的建设,陶冶了孩子们的茶技艺

一排排茶桌在印有蓝色小花的桌布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的有味道,一整套的茶具整齐有序的陈列开来,茶室的橱柜里,整齐的摆放着紫砂壶,玻璃杯,盖碗等多套茶具,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茶艺训练,陶冶情操,培养耐心,感悟茶礼,体会人生,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身修养。

2.茶博馆的设立,丰富了孩子们的茶知识

茶博馆分为茶源、茶具、茶焙、茶艺四个场馆,占地面积近150平方米,茶源馆里张贴着12块展板,对茶历史、饮茶习俗、茶与文艺等方面知识的详细介绍,平时老师来这里给孩子们讲解茶文化知识,走进茶具馆,各种精美的茶具在架子上有次序的陈列着,这些茶具种类多樣,造型各异,非常的精致,这里也是陶艺社团的活动场所,制陶拉胚机和高温电窑有序的摆放着,孩子们就在这里完成他们的陶艺作品,茶焙馆是制茶的场所,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炒茶的乐趣,了解炒茶的方法、加工的基本原理、储存保鲜、茶叶包装技术等等。茶艺馆陈列着各种名茶的标本,帮助孩子们直观的了解和分辨中国的名茶,展板上介绍名茶的产地和特点,并且介绍茶叶的泡制方法。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茶艺,为自己和朋友泡上一杯茶,坐下来一起边喝茶一边探讨有关于茶的话题,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也给孩子们创造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茶的场所。这两个专业教室的建立,不仅很好的落实了茶文化特色校园的建设,也体现了茶文化育人的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古韵芬芳。

二、文化育人,教育活动突出茶文化特色校园

(一)茶文化特色活动连接学生热情

1.开展采茶活动,打造主题茶文化校园日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神往”四月是采茶的最好时节,在春色盎然中,茶园里传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声,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学习一芽一叶的采摘方法,伴随着轻盈的脚步声,他们将一叶叶细芽飞入蒌中,以班级比赛的形式进行采摘,他们在采茶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也燃起了孩子们对于采茶活动的热爱,除了校园里采茶活动,我们还会组织学生去火山茶园基地采茶,一望无际的茶园,一片片绿色的茶海,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其中,亲自去体会采茶的乐趣,还聘请茶专家来讲解茶,茶叶的外在表现形式,从种茶到烘焙,从泡制到饮用,每一套流程都是传承下来不可复制的优秀中华文化。制茶的过程,炒茶的过程,都带领孩子们亲自去实践,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加强孩子们对于茶的认识。我们还设定了茶文化校园日,这一天学生们可以一起去采摘茶叶,还可以在校园日组织老师同学一起利用茶相关的元素来布置校园。虽然学校条件有限,但是学生和老师的创意无限,只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平台,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举行特色文艺活动,打造茶文化校园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和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茶文化知识,学校开展了“茶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比赛和演出,对于茶文化的体验不仅仅只有单一的去了解茶相关的知识,应从各个方面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1)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播茶文化,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表演秀。

主题表演秀包含茶诗朗诵、茶歌联唱、茶舞表演,茶故事、茶艺表演等,内容虽不多,但每个节目都抓住了“茶”精髓,体现了“茶”魂,以一台晚会的形式呈现,更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家长朋友,在看表演中认识茶,并且热爱茶。

(2)为了鼓励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茶,开展“茶文艺班”评选

我们校园里已经实行了班班唱茶歌、跳茶舞、咏茶诗的活动,在课前几分钟总会传来朗朗的茶诗声和动听的茶歌,我们合理的利用一切的时间来练习茶活动,每个班级必须制定学习的目标,运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公开选拔,以班级为单位选出“茶文艺班级”,这不仅是对一个班级的肯定,也是对学校茶文化特色建设的重视。

(3)为了提升孩子们对茶的深刻认识,举行茶知识过关比赛。

从茶起源,茶发展,茶种类等内容着手,作为茶文化特色学校的每个孩子,必须要掌握茶文化知识,这样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不仅鼓励学生去学习茶知识,自主去了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还可以锻炼口才,更能增加学习茶知识的兴趣。

(4)发挥学生的特长,举办最美茶艺绘画大赛。

让学生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绘制自己眼中的茶叶或者茶具,这样的作品还可以对外展示,宣传本地茶叶,突显学校特色。小学生虽然没有很深刻的文学涵养,不能完全理解茶中所蕴涵的道理,但是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其中的美好。

总之,学校以多元化的活动手段,更好的来表现茶,推广茶,传承茶,来打造特色茶文化校园。

(二)茶文化特色课程丰富文学涵养

1.编写茶文化校本教程,普及茶知识

教育的创新要落在文化上,以茶道喻人道,以茶品比人品,通过茶历史、茶礼仪、茶故事、茶诗歌的分阶段学习,让学生从茶中学会良善、宽容、感恩,自信从容地面对人生,这就是给学生们最好的教育关怀。所以茶文化的学习不能只是单一的实践体验还必须结合理论,落脚于“文化”二字。想要打造特色茶文化校园,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茶文化课程。所以,我校成立教学小组,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以及接受能力,设计了两本学生喜欢易懂且具有古城小学特色的“茶文化进校园”校本课程教材。分别是:《古韵茶香》和《茶艺》,校本课程的研发是对特色校园建设的一大推进。两本校本课程的大纲如下:

1.《古韵茶香》

2.《茶艺》

特色课程的合理设计再搭配实践活动的多姿多彩,一定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校本课程的研发,让孩子们对于茶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然后开始逐渐的向外推广。

2.开设茶文化课程群,精通茶技艺

为了让茶文化教育落地生根,我们学校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文化课程群。

(1)茶艺课程开设,掌握泡茶技能

学校成立“古韵茶香(少儿茶艺)社”,经过严格的挑选,通过每次社团课上的练习,让茶艺表演成为学生的一项优于他人的技能。孩子们通过茶艺表演,对于每种茶的认识更加的深入,对于每种茶的冲泡步骤以及技巧,都有一定的掌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茶艺展示,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品质特点使用的茶具、用水、以及冲泡手法。还可以将这种形式运用到茶叶的介绍中,让学生去情景模拟、小组合作,我们鼓励茶艺表演走出去,给各种单位以及老百姓表演,让大家觉得不仅仅看到的是一场表演,更是古城小学茶文化精神的体现。

2.陶艺课的开设,掌握制杯技能

陶艺社团主要制作特色茶具,感受茶文化中的艺术特质,“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茶叶本身,茶杯、茶具、茶食以及茶礼仪都是中华五千多年文化积淀的瑰宝。所以,要想打造特色茶文化小学就必须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感受茶的魅力。通过陶艺课,鼓励学生學习茶杯陶艺,自己在动手烧制茶杯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和茶杯中蕴藏的传统文化。茶杯的烧制需要学生给予耐心和专注,这是对匠人精神的追求,是学生们学会了能够受益终身的。

3.小茶农的开设,掌握制茶技能

小茶农社团的开设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从采摘到制茶到品茶的整个工艺流程,每个小茶农都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从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去采摘茶叶,并讲解注意的事项,再到学生要掌握一系列的制茶流程,特别是要了解炒茶的知识,孩子们亲自参与炒茶,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的看到的茶叶是由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摊凉——回潮——复烘——筛分——包装,等这一系列程序制成的,除此之外学生还需掌握泡茶和品茶的方法和步骤,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孩子们才能成为合格的小茶农。

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小小茶叶鉴赏师、茶诗、茶具3D打印、茶与保健、茶与民俗、茶与文艺等课程,古城小学自建校以来,都非常重视打造特色茶文化的教学氛围,学校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力开展茶文化课程群,让孩子们学到更多茶文化知识和茶文化技能,真正实现以茶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香溢古城,建设“茶文化”特色学校的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城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建设特色茶文化小学来育人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丰富了学生的文学涵养

我国是发现茶叶最早的国家,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知识非常的广泛,值得孩子们去学习探讨,从古至今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写了关于茶的诗句和文章,从“茶文化进校园”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茶文化知识的传播,利用茶文化课成群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对于茶知识有所了解,也开阔了眼界,更能够修养身心,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学涵养。

(二)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

礼仪教育在现今的小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作用,想要读好书要先做好人,茶礼仪有很多,有泡茶礼仪、敬茶礼仪、让茶礼、回茶礼仪等等。每种礼仪都是一种道德修养,在茶文化中渗透礼仪教学,无形中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的心理和行为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尊老爱幼,通过茶礼仪的学习,孩子们越来越懂得待人礼貌谦逊,朋友之间要彼此尊重,建立更深刻的友谊,通过泡茶饮茶活动,可以很好的增强人际关系,使人相处和谐融洽,“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让茶礼仪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教会孩子们知礼、守礼,提升孩子们的礼仪修养。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茶文化为先锋官,将中国传统文化引进到学生课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茶文化无疑是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囊括了中华文明的诸多方面,同时有着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内容,因此便可以将中国茶文化纳入教学之中,这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同时也能够使中国茶文化在学生之中广泛传播,进而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样的尝试和革新不仅推进了中国教育事业走向新的发展和高度,同时也无形之中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中国传统茶文化,打造特色茶文化古城小学时,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感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利用我国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开展学生茶文化活动是必要的,可行的,是我校教育的一条新途径,也是普及茶文化知识,为平时学习增添美丽的风景,作为茶乡的孩子,我们不紧要好好学习茶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实践茶文化活动,培养孩子们爱茶、懂茶,从而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 参  考  文  献 ]

[1]张云.茶文化思想对小学管理策略中的品德教育创新思考[J].福建茶叶,2018,40(10):435.

[2]賴礼瑚.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福建茶叶,2018,40(7):215.

[3]贾俊苓.新课改形势下的茶文化德育思维对小学教育管理的借鉴意义[J].福建茶叶,2018,40(8):393.

[4]欧阳熙琴,陈嫒萍.茶文化视野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及实践[J].福建茶叶,2017,39(12):414.

[5]王娟.刍议茶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4):39.

[6]粘根胜.茶道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10):431.

[7]檀晓芳.试论如何使茶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J].新课程·上旬,2018,(3):24.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茶文化课程建设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Cup of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