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2016-10-09郑刘根姜春露向必伟程桦

大学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资源

郑刘根 姜春露 向必伟 程桦

[摘 要]普通地质学是高等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非地学专业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框架为知识内容,以构建科学的地学思维方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的地球系统科学观为教学目标。针对“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问题,可以从分层次课程定位、比选优秀教材、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及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讨,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19-03

一、引言

普通地质学承载的是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它是地质学专业的入门工具。对于地质专业及其相邻学科专业的初学者,普通地质学课程承担了启蒙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任务。[1]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起着重要作用。

当代人类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靠单一的追求社会快速发展已无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复杂、严峻,单一的学科知识已无法满足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需要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甚至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协同解决。安徽大学立足安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等学科专业基础上着力打造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资源、生态与环境创新人才。目前,学科群下各相关专业已把普通地质学作为学科平台课程开设,学科群体系下如何进行该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又新颖的问题,笔者在此针对该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期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二、课程建设思考

(一)分层次课程定位

普通地质学课程内容囊括了从地质学研究的显微尺度、微小尺度的矿物、岩石,到中、大尺度的造山带及全球板块,乃至行星地质,从外动力地质作用到内动力地质学活动再到天体运行以及生命起源,从地质学大类学科的诸多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到资源-环境-灾害与生物演化、人类发展等,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2]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该课程应该分成三个层次,具体见表1。

(二)比选优秀教材

教材在课程教育尤其是专业基础课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一本好的普通地质学教材不仅要在内容内容上涵盖地质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更要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概念、复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还要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3]因此,教材的挑选必须慎重。

进入21世纪,我国地质教育迎来又一个高峰,出版了多部普通地质学教材,这些教材的显著特点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仍然以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为核心,但注意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编写的同类教材的优点,同时增加“板块构造”、“地球系统科学”、“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等科学前沿。[4]

从教材的可读性、知识的连贯性及新颖性、教材的出版水平、教材的认可程度等方面来看,南京大学舒良树主编的《普通地质学》(2010年第三版)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该教材是我国第一本全彩色铜版纸印刷的教材,其中包含400多幅彩色图表,其中三分之二的彩图是新选图件,90多幅照片是主编亲自拍摄的典型地质现象。该教材体系合理,概念准确,详略得当,图文并茂,受到国内地质教育界的普遍欢迎。

此外,国外教材相对较为注重教材的积累和传承,且出版周期较短,保持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可以作为补充教材。如Lutgens和Tarbuck主编的《Essentials of Geology》(11th edition)、Plummer,Carlson和Hammersley主编的《Physical Geology》(15th editon)。[4]

(三)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普通地质学课堂教学包含三个部分知识。第一部分是地学背景知识板块,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古生物学和矿物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地球动力作用板块及其产物,包括内力、外力地质作用;第三部分是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知识板块。[5]

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重点应有一定的区分。对于地质学专业,第一部分知识中的地质年代和矿物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应重点并详细讲解。第二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讲解和讨论为主,注重让学生理解。对各种地质作用过程,授课时应重点围绕“成因、特点和产物”这条主线来解释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内在关联性。而第三部分内容,应作为科普化、通俗化知识,力求深入浅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对于资源、生态与环境专业的学生,第三部分内容应作为重点讲授内容讲授。授课过程中要围绕“资源的利用前景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地质灾害与人为地质作用”来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地球科学探索方法,而非一味灌输地球科学知识点;重知识框架的介绍而非单纯知识点的灌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2.注重引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而非一味接受传统知识,授课教师要涉猎广阔的知识,了解地球科学各个分支领域,随时关注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课堂上授课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所关注的诸如资源开发、地质灾害、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到沿海城市生存空间)、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作为地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目前信息量大、知识丰富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来解决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7]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将学生逐步导入分析问题—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在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十分关键,既要将需要讲授的知识蕴含在问题中,又要循序渐进,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逐步解决问题,同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具体步骤可按提出问题、初步讨论问题、知识补充与问题分析、综合讨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应该做到引而不发,在关键时刻提点学生,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查找资料、进行讨论,推荐组内一名同学进行汇报。每次小组成员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教师在制作地质类课件时,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并用的优势,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介质提高课件的可视化程度,实现课件的情景再现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包含有静态的图像,也包含视频、动画和影视片断等素材,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如讲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时,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概念的准确表述,教师呆板灌输,学生的理解全凭天马行空的想象,缺乏感性认识,效果必然很差。如果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效果逼真的模拟视频,学生不仅能将抽象晦涩的概念充分理解,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的要点。质量较好的视频素材其实并不难获取,如Discovery、BBC以及国家地理等栏目录制的科普纪录片,经典的有《地球的成长》、《地球形成的故事》(BBC)、《活着的石头——地质学概述》(PSB)等影片,这些影片制作精良,是理想的基础地质学类课程的教学素材。[8] [9]

慕课具有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教学模式灵活、能够获取相关学分和学位等多种以人为本的优势[6],也可以引进普通地质学教学,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五)优化课程考试方式

目前通行的考试以闭卷考试方式占主导地位,促使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且以客观题为主,答案唯一,学生无需主动思考,仅凭记忆就能获取高分,这样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转变命题方式,将强调记忆的试题转变为开放的自主命题,引导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实现教考合一。

一方面应增加平时考核的适用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其亲自动手查找文献,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来的“授予式”教学模式改变为学生主动的“发现式”或“探究式”学习,转换教学的主体,使学生由教予对象真正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对待,如将出勤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情况、课后思考练习及文献资料检索等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10]

另一方面要提高试卷考核的开放性,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没有建立起地学思维模式,多数学生很难通过一门基础课的学习就形成地质学知识的框架体系,甚至对地质术语的表述都很难精准。[11]在实际考核中,基本概念和术语考核可以让学生自主列出20~30个重要专业术语,并自主选择6~8个进行解释,这样就赋予学生在考试中较多的自主性。此外,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熟悉的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类型,要求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地质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同时,让学生针对一些简单的野外实际现象进行专业描述,并讨论其成因,所有题目不限制必须用文字作答,也可用图作答,而且鼓励用图作答,因为一图胜千字。如果学生能用图准确地作答,说明其对相关内容真正做到了理解并运用。对学生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是其答题是否能熟练运用规范的地学术语及基本概念,同时也要着重考查学生的表述是否符合地质作用过程及地质逻辑。

[ 参 考 文 献 ]

[1] 舒良树,解国爱,王博,等.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43-147.

[2]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3] 杨治东.对高校优秀教材研发要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0):19-20.

[4] 魏智如,李凯明,王春庆.我国普通地质学教材的出版历程与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5(2):36-39.

[5] 陈健,刘文中,陈萍,等.新就业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调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5-48.

[6] 袁爱华.普通地质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举措[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1-34.

[7] 朱锐,张尚峰.任务驱动法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63-164.

[8] 徐慧,章国安,严燕.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模式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7-80.

[9] 隋振民,王宇,冯军.多媒体“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地质教育,2012(1):75-78.

[10] 姜春露,郑刘根,程桦,等.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1):146-147,149.

[11] 张尚峰.普通地质学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67-168.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资源
外卖房等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