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信息化下政府审计的思考

2019-09-10李凌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政府审计大数据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信息化受到了深刻影响。一方面需要加快信息化进程以适应高效审计工作的需求,一方面却受到数据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审计人才不足的制约。借鉴发达国家的政府审计信息化,本文对审计信息化下政府审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政府数据收集全覆盖、加快信息安全建设、培养具备信息化能力的审计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政府审计:大数据

一、信息化背景对政府审计的影响

审计署于2012年向各级审计机关印发了[2012] 11号文,关于《信息系统审计指南——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34号》,此公告为政府审计机构组织、开展审计信息系统活动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政府审计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发生深刻了变化,审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审计实务中逐步成熟并得以广泛应用。

(一)大數据环境加快审计信息化进程

当前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会计核算和经济活动中普遍实现了电算化和信息化,为政府审计采用数据技术,推动审计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同时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政府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于是大数据环境加快了政府审计的审计信息化进程,使审计信息化成为了必由之路。

(二)系统安全性更受关注

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改变和影响了各行各业的运行方式,成为社会飞速发展的生力军,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也面临着各类数据安全风险,政府审计采用信息化后,如何在保护数据安全、维护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开展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如何在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的同时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节奏?如何更有效、安全的利用电子政务、数据信息开展审计?这都成为从制定审计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审计方法到系统风险监测等一系列保护被审计单位信息安全更受到关注的问题。

(三)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多

以前政府审计中采用的主要是采用核对、函证、检查、调查、询问等传统审计技术方法。随着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对审计信息化的要求更加急迫。当审计信息化逐步深入开展后,催生了新的审计技术方法,国家审计署先后推出的“审计管理系统”(OA)、“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系统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审计方法。未来,随着信息化深度和广度不断深化和提高,审计技术方法仍需不断创新以适应审计信息化。

二、审计信息化下政府审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审计信息化为政府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创新审计方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数据搜集和分析存在困难

政府审计面对的是大量的政务数据,而当前政务数据的多样化与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兼容性不足,给政府审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带来了困难。

目前各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务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公共事务服务水平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政务工作获得广泛好评。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务目标层次多、政务服务对象多样性等原因,加之一些政务平台不互通、数据共享率低等问题,使得信息系统获取数据困难,并且碎片化数据不利于数据分析。另一方面,政务数据在形成其的政府部门和获取分析其的审计人员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分析和判断出现偏差。

(二)保障数据安全任重道远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审计也加入到政府审计的行列中。云审计可以通过调取云端存储的数据开展共享和计算工作,能够大螭提高审计效率。但是利用云计算时,政务、商业等重要数据均存储在云计算服务器中,无保留的暴露在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商面前,这直接关系到政务数据的安全。因此审计信息化下,对保障数据安全,加强风险控制仍然是重中之重。

(三)掌握信息技术的审计人才储备不足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亟需具备审计专业素质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审计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求能够在复杂的数据环境下,不仅能收集到有效数据,还能分析数据:不仅能鉴别数据的真实有效,还能保障数据安全可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据使用效率,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但目前审计队伍中,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既有较高审计业务水平,又精通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审计人才非常匮乏。这就导致出现技术先行,而人才不足的状况,从而难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对经济决策难以形成参考依据,由此审计信息化的推动也将出现阻碍。

三、国外政府审计信息化的借鉴

美国最早提出计算机审计,美国审计总署利用信息资源在各政府部门共享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由此使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数据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得到了解决,使政府审计获得的数据更具有效性和价值性,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实施效果。

目前美国的云计算和云审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用先进的云审计技术为政府审计提供了有效信息,节约了审计工作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云审计软件更有专业性,从计划到实施能取得客观的信息,从而保证了审计质量。另外,美国审计总署以吸收多专业、复合型人才,从政府、教育和社会等各方面配备专业人才,并逐步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增强信息化下的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加拿大注重审计软件的研发,以专业软件的针对性和通用软件的普适性为研发重点,针对特定范围和目的的审计,选择不同的审计软件为政府审计服务,于是数据的交互性和信息的共享性较强。另外,加拿大非常重视数据的安全性,以开展各种调研为基础,时时了解数据有效和数据安全情况,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稳定和安全使用。

四、推动政府审计信息化的建议

(一)推进数据收集全覆盖

政府审计需要全面、客观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为维持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服务,因此政府审计任务特殊、跨度大、范围广、数据杂。在审计信息化的要求下,必须先收集、整理根据审计目标选择的有效数据,才能保证数据分析有意义。很多学者开展研究表明,数据全覆盖能够消除部门数据鸿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在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经济责任等公共管理活动中应首先推进政府审计数据全覆盖。

实际操作中,首先在海量数据中收集有效的原始数据,确保针对不同审计目标的审计范围足够广泛,样本规模足够大,具备特征性。其次数据具备可转化能力。数据需要经过整理、结构调整、数据库间相互兼容等一系列转化,才能将数据整理转化为符合审计目标需求的可操作数据。第三,需要专业审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应用价值的信息。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且创新的审计技术方法,确保数据适用于后期分析和处理。另外,数据全覆盖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使数据不仅为了一个审计目标而产生和存在,多角度、立体化的数据才能更好的为审计信息化服务,从而提高数据应用的价值。

(二)加快信息安全建设

政府审计数据涉及公共信息,应特别注重信息安全。这需要内部和外部双渠道加快建设。一方面,对政府审计内部而言,审计人员首先应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数据安全。例如审计人员需要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时,采用导出数据、另存的方式,再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而不能登录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直接进行检查和分析数据,以防止数据错乱、丢失和系统被攻击。另一方面,对政府审计外部而言,加快自主研发,设立专用且私密的云计算和存储,对所有政府数据信息进行安全防护,避免数据泄露,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三)培养具备信息化能力的审计人才

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审计业务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首先需要匹配同时具备业务能力与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

首先,需要转变现有审计人员的工作意识,提高其信息化能力。在审计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工作出现了新要求、高要求,审计人员应该自觉学习新知识和技术,有大局意识,将审计信息化作为自我成长的目标。政府审计部门定期开展审计业务培训,重点加强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培训,对现有审计人员开展培养。

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具备信息化能力的审计人才。将有复合能力、先进技术、思想道德品质高的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中,营造审计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氛围,全面带动和提升其他审计人员的审计信息化能力,利用审计人员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再一方面,高校财经专业需要加快培养信息化审计复合型人才的步伐,为审计信息化提供新生力量。从指标上,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大力促进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从教学实施上,通过审计软件、计算机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大面积培养会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够运用审计信息化的审计人才。

大数据、云计算的普及,审计信息化的诉求越来越高,针对政府审计的工作新特点,审计环境和审计技术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从制度和技术上不断完善,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同时也需要各级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为提高政府审计的信息化提供政策支持、技术贡献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夏维华.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19(16):113.

[2]张璐.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8.

[3]裴晓宁,王姝蓉.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动态及启示[J].电子政务,2016(10):114

作者简介:

李凌,广西国際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广西南宁。

猜你喜欢

审计信息化政府审计大数据
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浅析企业如何开展ERP风险审计
政府审计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风险与防范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信息化现状与解决办法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审计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