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探究

2019-09-10马笛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控

马笛

摘要:成本核算的具体结果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制造生产的进度。因此相关企业要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管控,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度研究和探讨,意在通过新的决策和方法解决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和管控时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控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意义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组成要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和资源的使用情况,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归纳方式进行整理,最终达到计算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目的。成本核算的结果是否清晰明确,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成本预测。在制造型企业中,成本管控与成本核算息息相关。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都属于成本管控的范畴。

制造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是对企业每一个流程产生的成本进行监督和管控。从产品设计成本开始计算一直到成品制造完成,期间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成本核算。运用这样的成本核算方式,可以有效地对生产流程进行稽查和管控,通过具体问题找到相关成本损耗较大的原因,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并通过对流程相关人员进行追责,产生有效的督促作用。

清晰的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了精确详细的整改方向。对待没有对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进行有效的精简。在核算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订单、库存、生产组织做到及时的掌控。可以有效的降低因采购过程随意,计划不准确造成的库存积压、生产浪费等问题。

船舶行业中会遇到一些成本管控的问题,通过对成本核算的有效运用,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降低成本产生的“盈余”去作具有针对性的相关体制改革,做到不断强化和加深对成本核算的理解。企业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凋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会计管理意识

存在部分企业缺乏会计管理意识,主要表现为轻视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造成企业不能更新或者及时更新财务体系,影响企业核算速率,在核算数据的全面性方面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例如在生产核算中会忽略环保费用和售后费用等。

(二)成本核算不科学

船舶制造属于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各类流程费用占比不同,人工成本约占30%,原材料约占比25%、设计管理占比5%、船舶配套占比约占40%,其中配套和原材料占比65%,几乎所有的配套原材料都需要外购,存在一些企业在核算过程中计算方式单一,无法全方位的核算成本内容。

(三)内部监督制度缺失

存在部分企业不规范建账的情况,没有合理的监督制度是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诱因,从内部监督的角度来看,没有合理的资金货币管控制度会导致核算制度与收支审批程序不完善,核算执行无法完成,导致核算的考评功能失去意义。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问题解决方法

(一)合理灌输成本核算理念

船舶制造类企业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成本核算中如何树立全员重视成本的意识,首先需要对全员展开相关核算知识和管控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对生产流程和生产制度的有机结合,把知识培训和生产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全体员工通过实践加深对相关核算知识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岗位,需要深入探讨和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有相关成本核算的专业素养,也要掌握部分工艺流程和理论知识,主动关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问题。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因地制宜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通过核算理念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为管理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船舶制造行业,原材料占比高,因此在采购和招标过程中,可以利用企业的部分优势去做价格谈判,对于受政策影响的产品应该找准时机进行采购。需要有零库存思维,尽量避免因原材料积压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二)科学化的成本核算方式

1.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合算成本的主体,企业应该针对制造的产品类别不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在确立成本核算对象时应该先了解企业部分生产技术和组织要求,成本核算对象要科学合理,不能出现划分过于繁琐或者划分过于宽泛思维现象,这两种方式都会影响成本核算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2.原始记录是反应制造活动的首要数据资料

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言而喻。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数据都被记录其中,例如:产品的制造进度,作业人员工作时长和人数,原材料的公益指数等。在原始记录的编写过程中要本着详细真实的原则进行记录,杜绝一些随意更改或者记录的情况。并针对不同岗位之间的记录进行有效衔接。因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这里不做一一赘述。

3.建立详尽的财物计量、验收、领退制度

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物料使用情况进行价值核算。并综合各岗位对实物计量数量的核算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让成本核算中所用实物计量結果绝对准确。

4.成本核算电算化

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高度集成核算数据系统。提高核算工作的进行效率,及时准确的进行成本预测和核算,并通过相关内容对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制定决策,从而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理。

5.构建成本数据库

船舶制造业主要是通过产品定制模式来进行生产制造的,因此合理的建立成本数据库能够快速对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做出反应,在定制开始之前,优先了解相关产品的预估成本。针对数据库的信息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更新,以免出现成本结构异变的情况。通过对成本数据库的建设,增加企业对成本的管控能力。

6.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存在部分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导致财会工作进行散漫疏漏。从而进一步影响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注重培养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并不断加深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理念。通过思想和知识的双重助力,建设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化制造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

(三)逐步完善内部监管制度

成本核算的具体工作牵扯到制造企业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监管制度在其中主要起到助推和稽查的作用,企业不仅要加强外部的监督,更要加强财会人员的内部自我监督能力,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来约束和规范这些内容。

财务部门内部监督检查需要与财务一般管理相互区别,以财务部门作为内部监督和检查的主体,有利于开展工作,减少内部监督阻力。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是全部门的事情,一个成本核算需要生产、技术、采购多个部门负责。计算出来的成本是否具有合理性,不仅仅需要财务部门通过时间去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共同评价,例如:生产制造部门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论证监督等。

财务部门的监督需要相关部门领导统一指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减少监督部门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在强化重点检查的基础上,加大事前、事中监控的力度,将财务部门监督检查工作覆盖到总预算及部门预算中去。财务部门监督检查是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机制的组成要素和有力保证,财务监督工作从检查性监督向管理型监督转变。

以上两点是相关制度的指导思想,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管理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建立用来适应新的成本核算和管控制度。

四、结束语

在制造业成本核算管理中,预测、决策、分析是管理的主要流程和方法。这些流程与方法的实施都与成本核算有着紧密的关系。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业务控制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文章通过对成本核算与管控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展开探究,从理念深入、方法改革、数据库建设,监管制度的完善等四个方面对成本核算与管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丽敏.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9(17).

[2]杜旺华.试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8(14):221-222.

[3]潘燕華,李哲池,李向远.船舶制造企业辅助生产核算体系[J].船舶工程,2017(10):105-111.

[4]张丽.浅论工业企业会计的成本核算与管控策略[J].中国市场,2017(6).

作者简介:

闫笛,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辽宁葫芦岛。

猜你喜欢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控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建立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 打造企业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