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规范运作与精细管理

2019-09-10冯炜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精细管理

摘要:在如今社会中,建筑业的发展迅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建设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本文详细阐述了劳务承包和企业的定位,本文提出了如何规范运行和精密的管理规范。

关键词:劳务分包企业:规范运作:精细管理

一、劳务分包及其企业定位

(一)劳务分包的概念和机制

随着项目管理法的普及,如今,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关系似乎越来越遥远了,仿佛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部门,劳务承包就是把施工的总承包人和承包工程中的劳务工作委托给承包人的活动。

2001年公布的建設部87号的发行和相关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承包企业三个层次,并从行业法规的角度提出了劳务承包的概念。我国从2005年7月1日起经过3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基本规格的建筑劳务分取制度,并在之后进行全国推广。

(二)劳务企业的形式和定位

目前,建筑市场劳务队伍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独立企业法人的形式出现,为承包和专业承包提供服务。第二,承包方和承包人所有的劳务企业是转换为“二层分离”的劳务组织,三者一般是由“承包业务长”先导,以零散用工为主构成的。

劳务承包目前已成为建筑业的基础环节和有益补充,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集中在施工的总承包人上,将总承包人作为领导。新型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采用总包以及分包相互协作的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它是整个建筑业的持续性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保证。

二、劳务分包企业的规范运作

规范运作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运作要遵守国家、一些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违法,然后在此前提下,合理合法、规范秩序、有序地开展企业运营。

(一)行业资格准入

国家和地方要求劳务承包商进入建筑行业市场时必须有一些条件,即需要获得国家的批准,并且需要具有由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发行相关证书和营业执照。

(二)经营模式选择

劳务承包商主要有以下3种经营模式,可根据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的现状等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选择。

1.劳务承包模式

承包模式由劳务集团按只管工程、不管材料或材料、工程都负责的承包方式进行劳务承包,施工企业提供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而且需要承担相关材料质量责任,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建设工程的负担一切经济责任。

2.工程分包模式

分包模型会将一部分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转发给已构建的分包商,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如下:管理强度低,人事费用高;劳务管理力和控制力弱,风险高。

3.直管劳务模式

直管劳务模式是将劳动者或劳务骨干作为企业的固定员工,然后让他们参与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该模型的优点就是:劳务成本低,对项目的控制能力强,经营风险也低,但是很考验劳动者或劳务骨干的管理能力,管理难度和强度大。

(三)用工制度完善

劳务承包商的核心业务是对职工的管理,需要加强对其规范的管理,不断完善就业制度,提高劳务派遣的管理水平。

1.招工管理

规范的劳务承包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企业,可以作为劳动主体募集劳动者。严格执行劳动者采用标准,作为劳动者管理的第一关口,所有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防止非法劳动,切实降低劳动风险和管理难度,必须采用较好的规范。

2.合同管理

劳务承包者在雇佣其他人进行劳动之前,应签订纸质的劳动合同,根据白己承包工程的特点,对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尽量不要模仿由劳动部门印刷的统一范本,逐步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劳动合同。

3.人员培训教育

劳务承包商在进入市场竞争时,必须以人为单位,优先选择资格和职业技能素质较高的劳务公司,因此劳务承包商必须进行必然的培训工作,提高整体素质,必须先训练,再就业。

三、劳务分包企业的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是指对企业的一些理念以及相关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和分类,运用一些专业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类,使它们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步骤清晰明了,方便劳务分包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合同结算管理

劳务承包人要加强合同管理,调整承包人与总承包的关系。承包人要与总承包人签订劳务承包合同。通过合同明确就业的责任,规范就业管理,明确责任,提高劳务的承包管理水平。劳务承包合同应明确以下事项。

1.合同双方企业名称及劳务管理负责人:2.劳务承包工程的名称、场所、转包范围、工作内容、劳务派遣、劳务人员数、工作日;3.劳务承包的种类、价格方式及标准、支付方法;4.建筑材料、施工设备采购供应和管理方式;5.劳务人员工资支付、支付保证方式以及必须单独计入的其他费用;6.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责任、违约责任及纠纷解决方式。

牢牢把握合同管理,确保劳动者秩序,规范合同内容,明确界定了合同成本、劳务费分配、劳动工资计算方式、支付标准、支出方式、劳动时间和劳动争议处理等。

(二)劳动关系管理

1.管理制度完善

“管理细腻,制度是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如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要制定、健全各项管理法律以及制度。

2.强化员工管控

劳务分包企业需要利用劳动方面的法律条款进行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内部必须确立规范,对违纪人员劳动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合法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把握“制度告知、强化管理、行为记录、违纪必须追究,企业根本是管理”等标准来管理员工,就一定能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3.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

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是时常发生的,遇到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的时候,双方当事人应首先自我协商解决。如果双方不能进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就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凋停,通常情况下,凋停是解决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最主要的方式。

(三)工伤保险处理

建筑劳务物流公司是职工流动性大、素质不均匀、通常劳动灾害多发的地区,在发生劳动灾害纠纷时,可以适用以下处理来源:一,《 工伤保险条例》必须优先适用,必须参加劳灾保险合同,如果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二,同时在民事上提起侵害损害赔偿诉讼时,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按照民事权利侵害法的规定处理损害赔偿的劳动灾害损害。三,根据劳动灾害的实际情况,可以逐步运用谈判、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法。

目前,部分建筑总承包人积极实施“出现”战略,部分劳务承包也同时出现在海外市场。我国现行地方统一计划的劳灾保险不能覆盖国外的劳灾事故,必须向国外的职工发放适当的商业事故损害保险,企业职工必须分化劳灾的风险。但是,在员工出国的过程中,根据医疗保险的规定,可以停止缴纳劳灾保险费,其中一部分员工回国后,就可以支付劳灾保险费。利润较低的劳务补偿企业可以谨慎计算,阶段性地停止外国劳动灾害保险费用的方式,从而节省一定的费用支出。

四、结语

作为建筑市场不可或缺的劳务承包商,需要部分实施,认识劳务的承包和企业地位,遵守国家、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运行,必须掌握建筑业的劳务供给行业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劳务企业的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提高责任承包工程的质量,最终到达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利润的目的,成为建筑业的强大生产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我国建筑劳务分包和劳务企业发展现状[J].建筑,2009(23).

[2]袁宏川,李慧民.对我国建筑劳务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

[3]李华.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经营与管理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

[4]刘文高.建筑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9(3).

[5]付年春.建设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7).

作者简介:

冯炜,保定天力劳务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猜你喜欢

精细管理
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要义
微商低迷期的一匹黑马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改革导向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析
资产设备联动集成实现“账卡物”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
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精细职工文体活动管理,提高组织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