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休经济不平衡原因和对策

2019-09-10章少林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普惠金融

摘要:当代我国市场经济正面临着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分析了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并阐述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减税降费、发展普惠金融、调整货币政策等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实体经济:价格泡沫:普惠金融

我国经济金融化是指当前我国总体经济活动所使用的金融工具比例逐渐增加,已经出现了与我国当前商品价值总量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我国GDP难以提振,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深入分析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

一、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在处理资金方面的观念出现了变化,由传统的资金储蓄理念逐渐转变为了资金投资理念,使金融工具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据的比例逐步增加,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金融化发展。除此之外,政府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活动的金融化程度,导致当前我国所生产商品的总价值,无法与当下的经济金融化水平相匹配,使社会经济中虚拟金融量过大,缩小了实体经济所占的比例,从而破坏了实体经济与经济金融化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经济金融化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种挤出效应,因此两者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原因

(一)经济结构危机

从相关资料上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应该是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之一,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经济结构具有自身的运作周期,当该种经济结构运作进入了萧条时期,人们就无法通过外部措施来抑制经济下行。在结构危机中,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大量的流动性溢出,而溢出部分的经济金融化并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当这部分虚拟金融进入到社会经济中时,会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导致了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

(二)价格泡沫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期间,大量的货币被投入到市场运作中,使资产价格出现了泡沫。由于泡沫的影响,流动资金过于充裕,在经济结构转型环境下,由于价格泡沫大幅度的提高资产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力,与此同时,投资者在决策时往往会被价格泡沫所干扰,影响了投资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庞大的资金流入了虚拟金融体系中,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投资市场的经济金融化,降低了实体经济的产生效率,因此价格泡沫也是造成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金融系统内部空转

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人们不断地寻找新的投资项目。但由于新兴项目的风险较大,投资人最后往往会选择将资金投入金融行业中,与此同时,传统行业领域中的大规模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收益也会将资金投入金融机构之中,造成导致非金融行业与金融行业中的流动资金都进入了金融系统中。由于金融机构不敢将资金投入风险较大的新兴行业中,导致金融体系中的资金在系统内部空转,实体经济占有的货币量越来越少,加剧了经济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从而出现了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四)货币政策不合适

通常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缓解传统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当经济结构危机出现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市场资金的流动性过于充裕,导致市场运转混乱,干扰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除此之外,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会造成通货膨胀,人们为了保留货币的价值,会大量的将货币放在金融机构中,而不是风险较大的新兴行业中,这样直接造成了流动性溢出的问题,严重的破坏了实体经济与经济金融化的协同关系,导致了金融杠杆的程度急剧加深,从而出现了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三、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尽快解决我国的经济结构危机,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推动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转型,维护我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我国产业需要向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领域中的企业都会经历市场的优胜劣汰,从而使现阶段我国经济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提高自身的定力,不能再使我国产业粗放发展,恢复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状态。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经济转型政策的有效落实,相关部门应当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夕阳产业,并加大相关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化解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缓解当前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的问题,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二)减税降费,减少价格泡沫

在货币政策不适用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的政策,来实现对资金流入方向的内部调控,减少价格泡沫。在减税降费方面,政策能够极大的缓解一些新兴行业领域的小微、民营等企业的筹资贵、筹资难等问题,减少资金价格泡沫,降低新兴行业的投资风险,开阔企业收益空间,例如:在2019年10月28日中国证券报发布消息,自5月税收连续下降以来各行业的受益非常明显,以铝行业上市龙头公司,云铝股份公司为例,其前三季度的预计归母利润能够达到2.91亿元,同比增长了163.25%。除此之外,减税降费政策,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来减少产品价格泡沫,可以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热情,有效抑制经济下行,逐步实现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三)发展普惠金融,避免系统空转

为了应对金融系统空转的问题,政府需要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系统中的资金向外流动,调节当前市场内部的资金配置,弱化经济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政府需要大力助推惠普金融占据金融金融领域机构的前沿、主体位置,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等来简化资金审批流程,全面扩大惠普金融的作用范围,确保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新兴行业企業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将金融机构塑造成一个优秀的资金载体,使资金向实体经济方向流动,逐步弱化实体经济与经济金融化不平衡的问题,例如:据2019年10月31日中国经济新闻网报道,在2019年的上半年内,平安惠普借贷服务覆盖了三线以下城市90%的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累计服务超过了1100万次。

(四)凋整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应用方向的制定不能过于依赖主观经验,相关部门要摒弃经验理论,根据当前的市场状态,深入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从而灵活使用货币政策,确保当前的货币政策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在货币政策的调整方面,相关部门应当适当的松紧货币政策,有针对性的将资金引入到需要的行业中,同时为了优化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相关部门要注意避免资金流入落后产能中,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一定要增强自身的定力,不能轻易改变货币政策的运作方向,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注意避免受到全球性的降息影响,确保我国金融杠杆率的稳定,将社会整体债务水平维持在一个可持续的水平条件下,从而缓解我国实体经济与经济金融化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与货币政策有直接的关系。在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相关部门通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产品成本、促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松紧货币政策,可以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通货膨胀、资金虚拟化、资金流入方向把控不足等现象,从而优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彬,我国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不平衡原因和对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9(11):16-19.

[2]旦增贡嘎,多吉布旦.基于经济金融化视角浅析金融与实体经济[J].商讯,2019( 11):34.

作者简介:

章少林,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关于全球低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