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9-09-10蔺祯荣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蔺祯荣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政策趋势下,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有新的认识和要求。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群体,需提升合作意识和自身能力来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专业发展,还要求建立新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也是社区的一员,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层面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空间。新课程改革是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适合当代人学习与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研组有诸多不能适应课改要求的方面。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管理的实体,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沿阵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舞台,是教学研究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的生力军。教研组承担着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教改实践和专业指导等职责,是学校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构建中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加快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共同体与文化,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育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情意,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共同体文化作为一种社群观念形态,是这个社群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及其成员的思想理念、行为规范的汇集与融合。成员在共同体中“共识、共为、共享、共荣”的存在范式,以及共同体具有的“共愿性、互惠性、合作性、互补性、协商性、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等思想品质,均能体现共同体文化特征。

二、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师发展创新策略

共同体、共同体文化同教师发展的关联的确立,增强了我们建构或融入不同教育共同体的能力,促进教师发展的自觉和自信。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转引自马俊峰,2011)

三、学习共同体的构成模式

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具体的学校环境和教学文化,团队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好的教师团队积极向上,合作共进,团队成员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努力勤奋、思想开放、方法互补,为团队的良好发展贡献力量。同一或不同教研组、学科组的教师的思维、知识和教学方式不断碰撞、结合和分享,最终促进成员间的协作与交流,能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区属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西北师范大学附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调查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习共同体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五、研究问题

1.以教研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否帮助改变教师文化,变“孤立”教学为“合作”教学,愿意使课堂“公开”?

2.学习共同体能否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感,提高实践—反思能力,提升专业素质?

六、研究被试

本研究首先由参加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的中学教师 68人填写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问卷,他们渴望教师发展,并希望在良好的团队合作中提高自己。然后,对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初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的个案调查。

七、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法了解初中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问卷调查。本研究在 2018 年 10 月和 2018年 12 月初分两次发放《中小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共 89份,收回 74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 68 份。

2. 观察法、访谈法。从 2018 年 9 月,進校观察访谈,共进行课堂观察 12 节(初一、初二、初三各 2 人,每人各2 节,共 12 节),观察教师学习共同体教研活动 4 次(初一、初二、初三各 1 次,初中组活动 1 次),访谈 9 人次,包括各组组长和普通任课教师。

八、研究结果

大部分教师希望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让 学 生 获 得 最 好 的 发 展,他们有职业发展的要求,急需提高科学的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能力,分析处理教学的能力,整合课程教材的 能 力,设 计 教 学、实 施 教 学 方 案 的 能 力。但任务繁重,没有充足时间,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团队气氛和专业指导,缺乏新信息的交流渠道等因素大大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由于受升学率和教学任务重的影响,很多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况。他们愿意参加学校的培训,但觉得培训课程理论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他们希望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立足于校本研修,有大学专家和优秀教师到校指导,并通过研讨交流、案例分析和教学观摩等方式提高自己,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立足于校本的团队研修势在必行。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理论——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调查和探究了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区属中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所获得的有效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简单性统计分析,得出了学校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对共同体建的支持力度不够,英语教师对学习共同体重要性的认识不深,中学英语教师的合作意识淡薄等问题。最后,尝试借鉴国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成功运行情况的经验,同时明确中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明晰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职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此建构中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167-306.

[2]陈晓端,龙宝新.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基模及其本土化培育[J]. 课程·教材·教法,2012 (1):106-114.

[3]郭德侠. 在教师的“个人主义”文化与合作文化之间保持张力[J]. 教师教育研究,2008,20(3):40—44.

[4]潘瑶珍. 以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教师发展研究,2010(8):83—87.

[5]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09(7):49—52.

[6]郑葳. 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陈颂. 创建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8]杜淑珍. 专家引领型大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个案研究[D]. 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9] Grossman, P., Wineburg, S., &  Woolworth, S.  2001.  “Toward  a  theory  of  teacher communit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03:942-1012.

[10] Hildreth, P., &  Kimble, C.  eds.  2004, Knowledge  Networks: Innovation  through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ondon:Idea Group Publishing.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